讀《人間採蜜記-李銀河自傳》有感

人間採蜜記,這個名字我想只有李銀河能想的出來,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引出無限遐想,採蜜,採人的蜜還是花的蜜,無論人和花,難道要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嗎,這是我看這本書名想到的,看來我也比較邪惡,擁有冠希的夢想。看完全書才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兩者都要,無論是性還是吸取人類的精華。“我就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流連忘返。每日從各色各樣精彩紛呈的花朵中採擷那一點點精華,認真品位,不知饜足。生命不息,採蜜不止,直到老的再也飛不動了,才躺在花叢中靜靜的死去。人的生活本身就應當是個藝術品。我並不覺得自己比那些樸拙的人高明多少,只不過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這稍縱即逝的生命。”怎樣吸取人類的精華,閱讀古今中外先人經典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至於性更是上帝賜予人類不多的美好事物之一。


讀《人間採蜜記-李銀河自傳》有感


性,食色性也,無論是本性還是慾望,性都是美好的。在所有的物質和精神享受中,性愛這個東西有點不好歸類,說它算精神需求吧,他有生理慾望的成分,說它算純粹的生理現象吧,它又常常能夠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所以它介於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之間,屬於無法歸類的一種需求。古有文人云:志不出於淫蕩。就連吟詩作畫的志趣都全部來自性慾,精神的愉悅怎能完全擺脫性慾的範疇呢?佛羅伊德說的更明白:所有人類精神產品都是原欲受阻而昇華的結晶。所有的藝術家都是性慾特別充沛滿溢的人,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只有昇華到音樂美術文學創作之中,從而創造出璀璨的精神之美。從本能來說,上帝賜予人類的性,已經超出時間和繁衍的限制,帶給人類愉悅的體驗,人一輩子太苦了,性是一種解脫哪怕只有片刻的歡愉,《無影燈》中的直江用性來對抗自己的骨癌,《挪威的森林》中更是用性做到了對孤獨的昇華,看來日本還是對性理解比較深刻,無論是作品還是愛情動作片,都表現的很好。但性還是要懂得節制,不可無度。

閱讀百利而無一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閱讀都給人帶來很大的幫助,但認識到的人不多,實踐的更少,這才造成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的。無論是巴菲特讀書之多,芒格更是成為兩條腿的書架子,到李銀河。人生稍有成就的人無不是熱愛閱讀的。閱讀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性價比最高的事,幾乎沒有成本,但你卻讀到了別人用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寫出的精華,如果只吸收其中一二,這輩子也不會抱怨自己老的太快,智慧的太遲了吧。用李銀河的話說“讀書的結果確實是終身受益無窮的——在世界的文學寶庫中的這次漫遊使我獲得了基本的審美鑑賞力,獲得了脫離周圍愚昧環境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當時的感覺是,我似乎得到了一張特殊的入場券,用它開啟了已到神秘的大門,見到滿眼的珍寶,而其中最寶貴的一件就是幸福的人生”。

李銀河這輩子註定是快樂的,她聚焦的都是人類美好的事物之中。和王小波的愛情也是互相成就的一生,在物質很匱乏的階段,李銀河從來沒有因為生計讓小波去幹其他工作,既使有一天自己單獨工作,也要支撐王小波的文學夢想,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成就,這才是婚姻應該有的樣子,讓你變成了更好地自己。不勝唏噓的是,王小波勞累過度,英年早逝,世界少了許多文字可以跳躍的帶有王小波特色的文學作品。所以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在什麼時候,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身體永遠是自己的。

李銀河是性社會學家,很多著作給中國同性戀,虐愛帶來了啟蒙效果。書中有段說的很振聾發聵,“我從很小起就對虐戀有感覺。有時會自我檢討:我為什麼會喜歡這樣的性呢?為什麼別人的性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表達,而我的就是如此可恥呢?僅僅是因為喜歡的人少,它可恥嗎?僅僅是別人不理解,他就可恥嗎?僅僅因為與眾不同,他就可恥嗎?它真的與眾不同嗎?有時我覺得,他只不過是在性慾從強到弱的色譜當中屬於較強的一端,口味重的一端,而較強的性慾就比較弱的性慾可恥嗎?口味重就比口味輕的可恥嗎?有時我又想,它只不過是將性與懲罰,羞辱,權利聯繫在一起,把痛感與快感聯繫在一起,而與痛苦聯繫在一起的性慾就是可恥的嗎?不同的社會學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人口中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的人有過虐戀實踐,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四十九的人有過虐戀現象。由此可見,既使虐戀的確是少數人的愛好,那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少數”。照福柯的說法,他是對快感的全新可能性的真正創造,這種快感的可能性是人們以前從未體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