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2018年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同年年4月19日,針對中興被美國“封殺”的問題,商務部表示,中方密切關注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一年後,美國再次對華為進行打壓,這讓國內網友認為,美國似乎是在限制中國高科技公司發展,隨著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許多企業家紛紛站出來表達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和立場,以及對未來中美商業發展的看法。但話說回來,商人的共同特徵是追求利潤。儘管經濟形勢特殊,但他們仍然會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潤。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一些企業家的某些行動將受到產業界和外界的特別關注和討論。臺灣企業家的兩項不同舉措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人們談論最多的兩位臺灣企業家是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和富士康的郭臺銘。對李開復來說,每個人都應該熟悉。他出生在臺灣省新北市,11歲時赴美留學,先後在美國三大知名公司蘋果、微軟、谷歌擔任要職。可以說李開復是在美國發家的,並且和美國有很大的關係。對於富士康的郭臺銘,大家就更熟悉不過了,畢竟他的富士康在中國是非常有名代工企業。

李開復長期活躍於互聯網行業,而郭臺銘則是一位實業家。但事實上,除了聯想的柳傳志和新東方的俞敏洪之外,李氏創新工場的九大股東中還有郭臺銘。因此,這兩家臺灣公司實際上有很長的業務交疊歷史。最近,這兩個人被很多人拿來比較。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對李開復感興趣的朋友應該知道,自從他回到中國創辦創新工場以來,李開復已經從“創業導師”變成了高級投資者。如今,他的創新工場管理著110億,並擁有6支基金,主要投資於互聯網和雲計算等領域。創新工場之前已經投資了18家硅谷公司,並在硅谷佔有一席之地。之前,李開復開始帶頭將資金撤出美國,並將退出美國市場。此舉預計令花費美國1200億。李開復還說,現在95%的資金用於中國市場,未來幾年將增加到100%。為此,他在幾個月前解僱了硅谷總部的負責人。現在,他計劃完全關閉自己的總部,並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事實上,2018年的數據顯示,有8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已經離開了美國。在李開復的影響下,毫無疑問,將來會有更多的公司離開美國。2016年,中國在美風險投資達460億美元。但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大幅降至270億美元;2018年,中國對美投資降至48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每年的企業融資約為1,300億美元。這意味著其中至少有20%至30%來自中國。因此,中國投資者的離開將是美國的巨大損失。

雖然李開復是撤出美國,但是郭臺銘卻在正大力投資於美國市場。據悉,郭臺銘投資600億元在美國新建了一家工廠,為1.3萬個工作崗位提供支持。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近年來,很多製造業已經遷出中國,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現在是每小時3.90美元,是東南亞平均水平的四倍。因此,許多企業家把他們的勞動密集型工廠搬到了東南亞。但郭臺銘投資美國的決定顯然不是前進的方向。據瞭解,郭臺銘在美國的工廠提供的工資是國內的六倍,相當於勞動力成本增加了六倍。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為了讓郭臺銘在美國投資,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們不僅派出重量級人物,還在15年內提供3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另外還將提供大約10億美元。因此,郭臺銘決定在美國投資也就不足為奇了,儘管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的六倍。

同樣是臺灣富商,前者帶頭從美國撤資,而後者卻忙著去美國建廠

按照之前的情況看來郭臺銘要在美國打一場“持久戰”了。此外,郭臺銘已宣佈,富士康今年將在印度開始大規模生產iphone,並計劃將深圳工廠遷往印度。據報道,他在印度投資了300億幣建廠,這意味著富士康在中國的20多萬員工可能會失去工作。

事實上,無論是李開復的帶頭撤出還是郭臺銘大肆在美國投資,這些舉措的本質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出於商業考慮。李開復透露,他決定改變方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中國新企業的前景比硅谷更樂觀。他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單一市場,並認為中國的科技產業、人工智能等領域可能在五年內超過美國。在華為事件的背景下,李開復此舉的重要性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無論如何,他宣佈退出美國市場的決定無疑將起到帶頭作用。因此,比較李開復和郭臺銘誰更“高尚”並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