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師網:巧用直播間彈幕形式,實現課程互動

近期,不少地區的中小學開學時間終於確定了下來,如北京地區將實施“優先組織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高三年級為4月27日開始返校;初三年級5月11日做好返校學習準備”的方案。“全民網課”的狀態將告一段落。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學生第一次經歷瞭如此長時間的線上學習,大家對於線上教學的體驗如何呢?根據疫情期間一份題為《2020年中國學生/家長對疫情間線上教育優勢調查》的問卷結果顯示,有高達55.3%的受訪者認為,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的預期效果比在學校學習效果差,而認為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效果差不多的被調查者,僅佔到了22%左右——線上教育的效果似乎不太如人意。


聚師網:巧用直播間彈幕形式,實現課程互動


線上教育效果為什麼不盡如人意?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網課的效果差於真實課堂”的感覺?箇中原因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吐槽中窺知一二:首先,網課這一形式本身依託於直播平臺這一媒介,而大部分的直播平臺在此之前還並未做好承接如此巨大用戶人數、同時在線人數的準備,因此網絡延遲等情況便不可避免地出現,極大地影響了使用體驗。而教師尚未熟練掌握網課軟件的使用方法,沒有足夠的在鏡頭前授課的技巧等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網課的效果。

針對以上的客觀原因,聚師網逐步優化了產品,提升了直播的穩定性,簡化了用戶界面,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教師也不斷練習,提升自己在鏡頭前的授課水平。

另外,除以上客觀的原因外,聚師網在用戶調研中發現: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互動,也是線上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的一項重要原因。在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師可以即時地觀察臺下學生的表現,對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進行提醒;也可以根據學生給出的反饋,瞭解到學生對於正在教授的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靈活地調整教學節奏——對於掌握情況較好的知識點可以一帶而過,對於學生普遍難以理解的內容再深入介紹,並輔之以習題鞏固。

線上的課程則天然地缺乏這樣的互動性與參與感,教師面對直播鏡頭教學,無法觀察到每個學生真實的上課狀態,因此也出現了“同學們要注意上課時的狀態,起碼要從床上坐起來”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網絡段子。缺乏學生的即時反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對於教學節奏的把握,也是線上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的重要原因。

直播互動,在線答疑

針對線上課堂互動性差的問題,聚師網給出了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利用直播間的“評論”功能,由正在觀看直播課程的用戶發送即時彈幕,教師邊授課邊留意彈幕內容,對於某一時間段出現頻次高的問題做即時的解答。


聚師網:巧用直播間彈幕形式,實現課程互動


每一節直播課還配備了幾名“教學助手”,對直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並對所有評論進行記錄,在課後梳理出來,反饋給授課教師。教師將根據這些反饋,在下一節課上進行統一解答,並且定期對原有課程進行優化。


聚師網:巧用直播間彈幕形式,實現課程互動


聚師網的課程設置中還專門設置了“答疑課”,用於解答學員整個學習過程裡積攢下來的疑問,對課程的重難點進行鞏固,彌補薄弱環節,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此外,直播中的評論功能還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如在一節直播課上,評論中有學員說老師看起來臉變圓了,老師打趣道“我開了美顏中的胖臉功能”。即時評論功能,很大程度地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拉近了師生間、學員間的交流,有效地優化了教學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