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01 童話很美好,何必過度質疑

前天半夜把準備好的聖誕禮物放在孩子床頭。昨天早上醒來故意說:哇,這是什麼東西呀?女兒一骨碌的起來,說:禮物掉下來了,媽媽,聖誕老爺爺給我禮物啦。然後開心的一個個取出來。

前幾天孩子在床頭貼滿了聖誕老人的貼紙,我和孩子說,等聖誕節到的時候,禮物就會從上面掉下來哦!面對禮物的誘惑,孩子每天都問我聖誕節到了沒,今天是25號嗎?

看著孩子開心的樣子,我不禁覺得,十幾塊的小東西能讓她保有童真與開心真好!

尹建莉老師說:

兒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裡,聖誕老人才千真萬確地存在;等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聖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剛好刷到“萬人迷”陳好的頭條,曬聖誕節的照片,底下清一色的評論是說:

這些都是國外的節日,我們中國人不過。

你身為一個藝人,應該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建立崇洋媚外的思想。

聖誕節都是商家的噱頭,我從不給孩子過洋人的節日,也告訴孩子那些都是假的!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我不禁要說:人家曬一個節日,就要上升到愛國的層面嗎?何必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呢?身為父母為什麼要毀滅一個孩子的快樂呢!

02 世界很殘酷,不必讓孩子過早參與

其實很早之前西方國家也不怎麼過聖誕,但因為狄更斯的《聖誕頌歌》聖誕節才重新火起來!如果你知道就一定不會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假的,童話都是騙人的!

主人公史克魯吉是個很成功的商人,也是個刻薄的吝嗇鬼。他特別痛恨聖誕節,因為聖誕節要給員工放假,要給窮人募捐。他甚至覺得那些又窮又病的人應該早點死掉。當外甥興高采烈地邀請他去家裡吃飯,他卻說:聖誕節都是騙人的玩意兒。

史克魯吉是個空心人,為了追求成功,不惜把快樂、情感、夢想通通扔掉,只剩下賺錢的心思。故事就在平安夜他獨自回家後遇到三個精靈開始發生轉變。三個精靈分別帶他回到過去、現在、未來。史克魯吉目睹這三個場景,大徹大悟,他發現自己身前孑然一身,死後無人牽掛,這樣的人生,擁有再多財富有什麼意義呢?於是,他開始做出改變。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聖誕頌歌》不僅是一部優秀的童話,更是扭轉了西方對聖誕節的看法。聖誕節開始有了更好的意義,它提醒人們要懂得感恩、關心他人、關注弱小。

而這些我認為和文化、宗教都無關,他是屬於人性的層面。聖誕老人的禮物因為神秘的魔法,用特別的儀式,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值得被祝福、值得擁有美好的孩子。

《奇葩說》中傅首爾說:

如果你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童話都是假的,是快進了他的成長;不告訴是為了陪著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這種成長的驚喜,才是母子一場的風景。

心理學家皮亞傑發現:孩子對世界及事物的瞭解是逐步擴大的,一直到七歲左右,孩子都分不清虛構和現實。

是的,我的孩子才4歲,為何要那麼早的告訴她童話是假的呢。你要知道,到了7.8歲,孩子不用大人解釋,她也已經能分辨到底是不是真假。而身為父母,僅有的那麼幾年時間陪孩子保持童心真的很難得!

陪著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而不是提前劇透,也許是每個父母該做的事!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03 孩子需要童話的存在

  • 生活的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需要什麼儀式感,不明白儀式感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儀式感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和美好回憶。也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被愛的,是被人珍惜的。

我們總說要富養孩子,其實不一定是要花多少錢,多少時間,而在於適時的誠心的付出與陪伴!

比如認真給孩子準備每個生日、節日等,週末陪孩子去郊遊、爬山、一起去遊樂場;亦或是每天睡前的一個晚安,傷心時的一個擁抱,一起製作的圖畫....

接納自己,充滿自信,懂得感恩的孩子,背後一定擁有個充滿愛與儀式感的家庭。

蘇芩曾說:

生活需要儀式感,這跟矯情無關,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留點時間給相愛的彼此,生活也許不能一直有趣,但有儀式感的人總能不斷地激活情感。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 讓孩子學會感恩與付出

想要孩子學會某種行為習慣或者待人接物,與其給孩子講一堆的道理,還不如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童話故事不僅有趣,還會傳遞出一定的哲理!孩子易於接受!

經常接觸故事的孩子,不僅想象力豐富,也更懂得付出與分享。比如聖誕節,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聖誕老人與他人分享的行為,給孩子準備禮物的過程多開心。就如我家大寶收到禮物後,特別開心。說這個要給媽媽,那個要給奶奶!哪個又要分享給誰!這也讓孩子從實際行動中明白,分享,是一件讓自己和他人都感快樂的美好之事。

很多父母一味的強調自己的付出,卻不理會孩子接不接受。也許你是愛孩子,反過來要求孩子要感恩你,要體諒你。就像我明明要蘋果,你卻給我不愛吃的香蕉。貌似你給了我水果,可是並不是我需要的,反而要我來感激你。

想要孩子學會付出與感恩,多給孩子講故事,給孩子講道理是最沒用的家教!

“媽媽,聖誕老人送我禮物啦”,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 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表達愛的機會

汪國真曾說:

“最好的禮物不一定是最貴重的,而是別人急需卻又一時無法獲得的。這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各種節日或者一些特別的日子都可以成為增強親子關係的機會。比如勞動節,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勞動,讓孩子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與收穫。國慶節可以和孩子一起畫國旗看閱兵,講述祖國的歷史。兒童節,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玩的遊戲吃他喜歡吃的東西等等,這些節日都將積累孩子的一點點美好回憶。

特別的日子必定有它存在的意義,如何充分的利用這些意義來教育孩子,如何利用好這個機會更好的增強親子關係,我認為才是家長該深思的問題。

如果節日賦有一定的意義,我們何嘗不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