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2020年初爆發的疫情本是黑天鵝,如今卻像多米諾骨牌引發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球經濟衰退在所難免。

然而,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似乎也沒有得到什麼紅利。反而從瑞幸咖啡造假開始,多家中概股被做空,包括市值3000億人民幣的好未來也承認造假,愛奇藝被做空,全球去中國化,同時海外排華情緒高漲,針對華裔犯罪接連發生?為什麼今年會如此命途多舛?

1 疫情黑天鵝創造了沽空時機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過去10年保持經濟復甦、增長,已經到了一個週期峰值。頂點轉衰已經叫了好幾年,卻一年推一年,遲遲沒有發生,大家都在等待一個導火索,去點燃引爆。

歐洲債務危機,地緣政治衝突,民粹主義等等,都有可能引爆經濟危機,大家都有所防範。然而,新冠病毒這一完美的外生衝擊,成為了全球經濟的黑天鵝。即使年初在中國爆發,大家原本預期會重創中國經濟,沒想到如今全球除中國外,疫情在歐美嚴重得多,加上還未爆發的南美、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拖累深不見底,成為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空頭往往比多頭更難賺錢,因為大多數時候,市場都處於上行通道。因此,空頭更講究時機,而且給空頭的時機往往不多。

早在瑞幸去年上市時,傳承君的眾多好友都表示不知為何估值那麼高,充滿了質疑,大家普遍認為這就是一家靠說故事、營銷、不賺錢的公司,早已埋下了了對它有一天神壇落下的期待。

資本市場從來不缺這樣的爭議。

就像明星,不怕有人黑你,不怕你有爭議,就怕無人問津

資本市場也類似,不怕有爭議,就怕沒人理。如果有10個投資人,7個不看好你,有3個相信了你的故事,投了,就成了。

比如,Wework本質就是非常古老的辦公室租賃模式,把整層辦公室租下來,配置特定的裝修、咖啡機、複印機等辦公設備,會議室、沙龍交流等等,再分租給其他小公司,針對初創公司的裝潢、加一個網站並不會改變本質,卻曾經搖身一變,估值高達470億美元,還是在一年虧損20億美元的情況下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也有很成功的故事演說家,比如特斯拉。同樣長年虧損,備受爭議,紅黑粉參半,股價就像過山車,起起伏伏,高高低低。但就有人願意為馬斯克的夢想買單。

在瑞幸承認自己造假之前,儘管備受質疑,沒有人能100%確定它是下一個Wework還是特斯拉。

2 不怕你虧損,就怕你撒謊

為什麼沽空中概股往往都在國外,中國卻很少見呢?

首先,美國市場有效性高,而非政策拉動,比較少有人托盤。在中國,幾乎看不到做空報告。正如前瑞銀投行中國區副總經理張化橋談到自己曾經的經歷,2000年他曾揭露兩個做假賬的公司,受到多重威脅,國內股民和媒體都罵他黑嘴,承受極其巨大的壓力。如果真的做空,國內馬上會有市值管理團隊出來闢謠,關聯機構出來托盤,必要時,找找政府關係,還可以靠政策拉動。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而在美國,市場都是自由交易,如果沽空報告屬實,會很快反映到市場,持有機構拋都來不及,誰會這個時候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來托盤?比如,瑞幸4月2日承認自己造假後,股價跌了85%,做空可以迅速賺得盆缽滿滿。

其次,中美上市標準不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比香港、大陸A股都要寬鬆,不要求公司盈利。而且美國GAAP會計準則比較粗放型,不是精細化,這樣的準則公司有很大的做賬空間。

美國的邏輯是節省大量的人力和成本,相信專業投資人的判斷,相信公司企業的誠信披露,因為不誠信在美國會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美國是“寬審查,嚴懲罰”的制度。

而中國A股上市會計最為複雜,非常精細化,要求高,會計、審計耗費大量人力和成本,來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然而,中國做假賬懲罰非常低,最嚴重也就坐牢5年左右。所以中國採取的是“嚴審查,寬懲罰”的模式。

美國寬鬆的會計準則造成中概股有很大的造假空間,而“嚴懲罰”對於中概股的高管不太適用,比如這次的“背鍋俠”劉劍,美國SEC證監會可以進行民事調查,美國司法部可以進行刑事調查,嚴重可以坐牢。但劉劍是中國籍,如果以後再也不去美國了,

中美沒有引渡條例,人都抓不到,美國所有的懲罰都很難執行,甚至連罰款可能都收不到。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另外,除了自跳造假的劉劍,其他高管包括CEO、CFO、創始人陸正耀、股東曾子墨的老公黎輝等等,都可以被調查和起訴,關注的焦點就在於這些關聯人是否知道公司造假還有意造假。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

不可能不知道造假,就可以定罪。但取證十分困難,比如:證人會來美國嗎?拿微信聊天記錄得經過騰訊,中國的騰訊是否願意配合呢?

3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所以,中概股高管,沒有“嚴懲罰”的威脅,造假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瑞幸靠著第三季度財報造假,股價最高上到52美元,市值超過45億美元,靠著造假的紅利,每賣一杯咖啡就虧23人民幣的瑞幸才撐過了2019。

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既沒有中國的“嚴審查”,也沒有美國的“嚴懲罰”,造假、誇大自然不意外。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所以沽空機構盯著中概股,屢試不爽。

瑞幸承認造假後,更是給了各大沽空機構一個千載難逢的做空機會。所謂“順勢而為”,做空也一樣,順著勢頭很重要。如今,疫情+瑞幸承認,這個做空中概股的東風終於來了。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首先,市場暴跌,只要疫情不結束,就沒有大幅上漲風險,大大減少了做空的風險。

其次,瑞幸自己承認,造成中概股的信任危機。哪怕其他中概股沒有造假,光是信任危機造成的恐慌拋售,就能讓沽空方大賺一筆。況且,要自證清白,也不容易。尤其是疫情過後,業務都大幅縮水,與去年不可同日而語,如何證明去年沒有造假呢?

4 造假的最大代價:劣幣驅逐良幣

造假到底誰受到了最大損失。中概股和股東。

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瑞幸造假,造成其他誠信經營的中概股一波下跌,實乃無妄之災。

10年前,傳承君剛畢業進入華爾街那會兒,中概股很流行反向併購,俗稱借殼上市。到2010年,已經有300多家中國民營企業通過借殼上市登錄美國交易所。當年,渾水成功獵殺包括東方紙業、大連綠諾等數家中國公司,在資本市場名聲大噪。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做空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市場大跌,給了沽空方千載難逢的做空時機。那一波大部分通過反向併購上市的公司,都遭殃了,有18家中國公司被停牌,4家被勒令退市。剩下一眾還沒來得及轉板的反向併購公司,大多擱淺在納斯達克OTCBB這個估值低、成交量小、無法自由交易的股票市場,很多股價在0.2美元左右,成為垃圾股中的垃圾股。

從此,通過“反向併購”上市的公司幾乎就意味著這家公司肯定存在虛假報表,成了“造假”的代名詞,反向併購這條路幾乎就被葬送了。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果前人不是種樹,反而寅吃卯糧呢?那就變成劣幣驅逐良幣,因為市場充斥著造假的劣質公司,好公司不跟著造假都得不到資本的青睞,誠信經營反而顯得保守,增長太慢,造假就變成一種司空見慣的風氣。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漸漸地,市場中就只剩下造假的劣質公司,而誠信的優質公司就被擠出市場。為了維護市場秩序,我們也亟需類似渾水、香櫞研究等這樣的做空機構。

誠信積累需要幾十年,造假譭譽只需要一瞬間。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類似事件,就變成一種既定印象,前人造假,後人來洗白的機會都沒有了。

2010年造假做空風潮後,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數量急劇下跌,到2012-2013年只有個位數,到2014年才漸漸恢復。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5 80後成背鍋俠

即使那些成功從OTCBB轉板到納斯達克或紐交所的中國公司,用雪球創始人方三文話說,“沒有一家是冤枉的”。因為其實絕大多數的中國概念股並不滿足轉板到這些主流交易平臺的資質,如果沒有財務造假,他們不可能成功轉移上市。而且,這些企業即使上市成功之後,依然在孜孜不倦的造假。

連成功轉板的企業都造假,沒有轉板的就更不用說了。根據傳承君多年的見聞和經驗,這些公司之所以選擇買殼,就是因為正常上市是達不到標準的,其次,可能連正常上市的費用都付不出,需要融資才能付的了。

達不到標準為何要上市呢?原因就在於很多國內的非專業投資者投資是衝著能夠迅速套現退出才願意投,所以買個殼,無非是為了給投資人看我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了,投資是能夠套現退出的,投資人才願意投。所以,變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只有買了殼,才能融到資,融到資,才有可能做大做強,轉板上市,甚至付上市的費用,否則根本沒戲。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造假的後果誰來付呢?這些公司一般都找好了“背鍋俠”,要造假、上市的是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準備要上市了,來找CEO、CFO、COO等背鍋俠。2018年,傳承君就碰到一個企業家願意付高薪(100萬美元)請一位CFO,幫助公司兩年內上市。

不知有多少80後,碰到這樣的高薪,能抵得住誘惑?又有多少80後能夠辨認這到底是機會,還是個坑?

不管是機會,還是坑,傳承君選擇了放棄。

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如今的80後要實現“上岸”,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承擔多少風險。就像瑞幸咖啡,陸正耀、錢治亞、黎輝等都是60後、70後,只有劉劍是80後。這位在自爆造假前,僅在公眾視野出現過一次,2019年9月小鹿茶上市發佈會,而且他沒有公司股份,是0股份,只有股權,如今這些股權如同廢紙。誰會相信沒有任何公司股份、幾乎沒有公眾視野中出現的劉劍擁有公司造假的拍板權啊?

6 ”去中國化“,美日撤企業出中國

疫情帶來的另外一個影響,就是世界各國都發現了自己產業鏈依賴於中國的事實,碰到疫情這種黑天鵝,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地位堪比石油等戰略物資,沒有完整產業鏈,無法迅速提高產能,變成了巨大的風險。

繼日本宣佈支援22億美元,協助日本企業的工廠生產線撤出中國後,美國白宮顧問Larry Kudlow也提出建議,美國應該支付所有搬遷費用,協助想離開中國的美國企業。

美日這樣大規模的政府出錢,資助企業的行為歷史上還從未見過。

因為資本主義國家,這樣政府資助企業的行為通常被看作是不公平競爭。

中國商品物美價廉,產業鏈完整,想讓製造業迴流美日,談何容易?

但如果疫情持續發酵,難以控制,影響長遠,使得部分製造業物資真的變成了一個國家的戰略物資,恐怕任何一個有能力的國家都會考慮把戰略物資生產線迴流。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所以,世界疫情控制的優等生中國,對於世界疫情爆發的迅猛態勢,

應當竭盡全力幫助世界各國控制疫情,使得經濟正常恢復,而不應幸災樂禍,逞口舌之快,這也是對中國經濟恢復、和保持中國為世界最大最全的產業鏈地位的最佳選擇。

7 海外排華在所難免,最心痛來自同胞的歧視

更可悲的是,美國有遠超過人口比例的亞裔醫生、護士正奮戰在一線,他們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國家和人民,背後的同胞卻遭受著一系列的不公正對待。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在疫情發生以前,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過去15年呈下降趨勢。

造假、做空、去中國化,海外排華,為什麼都在2020?

不僅如此,善良守法、不爭不搶的亞裔在各族裔中,被仇恨犯罪概率是最低的。太不關心政治,常常讓亞裔被政客當作可供宰割的羔羊,常被看成是“啞裔”,福利沒你份,監獄、垃圾站等就專挑亞裔聚集區建。

但不要忘了911以後,穆斯林在美國被看作怎樣的一個族裔。

如今,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911,而且不限於紐約,波及全國。

儘管不是亞裔刻意為之,不能與恐怖襲擊相提並論,但也不要太高估美國普通民眾的智商和情商。

就像穆斯林大多不是恐怖分子,但對於其他族裔來說,說起穆斯林,大家很容易聯想到恐怖分子一樣。往後,對於其他族裔來說,說起亞裔,大家難免就會想起新冠病毒,儘管美國的病毒大多來自歐洲,而非亞洲,尤其是倘若新冠病毒一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即便如此,對於海外華人,最心痛的還是來著祖國同胞的異樣眼光。在西方國家的民眾眼中,正是海外華裔在當初中國疫情爆發之初,搶購了全世界的口罩等物資運到中國,才造成今天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如此嚴重的疫情。

這種觀點我們很難改變,也使得海外華人如今深陷疫區危險的同時,還要面對被歧視、被仇恨犯罪的威脅。

然而,國內媒體、網絡卻充斥著“建設家鄉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祖國拿你當親人,你把祖國當冤大頭”等輿論腔調,顯得十分狹隘。

如果華人本身不團結,又怎麼應對其他國家和族裔從2020年開始對中國和華人發生變化的看法呢?

8 今年開始,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將發生改變

中國的體制,在疫情的控制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任何把疫情防控與中國體制相結合的言論,都極有可能被解讀為中國對自己意識形態的宣傳。

而西方對於這種體制的方法來控制疫情是不屑一顧的,對於意識形態的宣傳更加警惕。所以無論怎麼宣傳也無法改變,這是由意識形態決定的。

所以,儘管中國是疫情防控的資優生,越是強調這一點,反倒越會加劇“去中國化”、“海外排華”、“做空中國”等反效果。

如今,中國經濟也受到疫情影響,十分脆弱,失業潮等社會影響還沒完全顯現。如果因為疫情導致“去中國化”等世界離開和孤立中國的行動加劇,對於已經受到重創的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雖然說美日等企業離開中國,他們也有損失,但損失更大的還是中國

。這樣的雙輸局面,應儘量避免。另外,如果疫情的發生將很難扭轉“去全球化”、“去中國化”的進程,倒不如,趁此機會加速產業升級和轉型,從低端的加工製造業迅速升級為高端科技創新和服務業,迎接新的局面。

全世界對抗這場疫情,還是要靠中國和美國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領頭,首先取得勝利,其他國家才有希望,世界才能早日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疫中取得勝利,這才是對中國最好的選擇。

作者:傳承君CC,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美國經濟學博士生,美國華爾街工作多年,原紐約上東區私校招生顧問。現居紐約,育有一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