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知識丨姓氏郡望:陳郡

亦稱陳國郡,秦朝時期置郡。陳郡轄境相當於今天的河南淮陽、太康、西華、鹿邑、柘城等縣地,其中太康縣為大部分姓氏以陳郡為望的生活聚集地。西漢初期改為淮陽國。東漢章和二年(88年)改淮陽國為陳郡,陽夏縣屬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漢獻帝時改回郡,至隋開皇七年,陽夏更名為太康,陳郡廢黜,隋、唐兩朝時期皆改為陳州淮陽郡。

陳郡謝氏聚集於陽夏今太康縣。今天的河南省太康縣老塚鎮謝家堂村的《 謝氏族譜》將謝纘尊為陳郡陽夏一世祖。代表人物有指揮淝水之戰的謝玄、謝安等人,陳郡與陳留郡古代地理位置相差不遠,只是一個屬豫州、一個屬兗州。兩地都有謝姓族人開枝散葉,但更多的謝氏名人出自陳郡的陽夏。

陳郡何氏發祥於太康。該家族的奠基者是東漢末年的何夔。其代表人物是何夔之子何曾,在廢曹立晉的過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晉朝建立,他官至太保兼司徒,爵位也由侯晉升為公。晉“永嘉之亂”中陳郡何氏家族慘遭滅族之禍,以至舉家“滅亡無遺”。

陳郡袁氏則為袁濤塗裔孫的直系地望。天下袁氏出太康。夏王太康曾在此築城居住,秦初置陽夏縣,故太康又有陽夏之稱,西漢時,袁氏族人開始活躍官場,地位顯赫,成為陽夏當地的一大望族。秦朝把原陳國設為陳郡,陽夏是陳郡下轄的一個縣,所以袁氏族人以陳郡作為郡望,是為陳郡袁氏。

陳郡長平殷氏是西漢北地太守殷續後裔,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南渡過江僑居今南京中華門外正好與琅琊顏氏的僑居地為鄰。陳郡殷氏與琅琊顏氏五世聯姻,著名書法家顏惟貞、顏真卿父子兩代都因自少失怙而養育於孃舅殷家,陳郡長平殷氏南渡後,一躍成為東晉至南朝宋、齊、梁、陳政治舞臺上一股重要力量,若從東晉立國算起,南渡江左的陳郡長平殷氏實際上已上升為東晉至南朝宋、齊、梁、陳的五大僑姓之一,它們分別是琅琊臨沂王氏、陳郡陽夏謝氏、陳郡陽夏袁氏、蘭陵蕭氏、陳郡長平殷氏。

以此為望姓氏有:何姓、殷姓、丁姓、謝姓、袁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