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生活中有時會碰到這種人,他和同事相處時雷厲風行,說話有力乾脆,但在家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妻管嚴”。這種反差常常讓人感到意外,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其實啊,這是因為他需要在不同的場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引起的。在公司,他需要做一個處事幹淨利索的好員工,而在家裡,他只需要當一個聽話的好老公。當然,他能這麼做,也是他希望同事和老婆會對他留下好的印象。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歐文·戈夫曼用戲劇中的術語,為我們提出了一個理解人際互動的新模式,“擬劇論”。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中,我們正是通過“角色扮演”,來完成和他人的互動。而我們表演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塑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在社會學領域,歐文·戈夫曼是個相當出名的大人物,他擔任過美國社會學學會的第73任主席,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也被評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十本社會學著作之一。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今天,我們將從歐文·戈夫曼的“互動擬劇論”入手,與大家聊聊,在戲劇角度看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是怎樣進行的?又有哪些特徵?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使我們的人際互動變得更好呢?

1

從戲劇的角度看,我們的人際互動是怎樣的呢?

當我們和他人接觸的時候,總會採取一些行動來表達自己。可能是幾句話,可能是幾個動作,也可能只是一個眼神。不過這些語言、行動、眼神,並不一定就是我們最真實的想法。

比如雖然對某件事不太滿意,可因為不想讓別人覺得你太挑剔,所以違心地說了不錯。雖然為人並不高冷,但因為不想和陌生人親近,所以故意擺出了一張毫無表情的冷酷臉。這些在人際互動中刻意塑造某種形象的行為,就是歐文·戈夫曼所說的“表演”。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不過呢,生活中的大多數表演卻並非只有你一個演員,而是像電視劇一樣,通過多個演員的合作來完成。在這裡,我們使用作者的說法,把由一個演員或多個演員組成的團隊,都統稱為劇組。

通常,劇組表演是為了突出表演者所做事情的特徵,而不是表演者這個人身上的特徵。舉個例子,大家應該都對海底撈的“變態服務”印象很深吧,不誇張的說,他們的服務簡直就是有求必應,沒求也必應。

海底撈的服務員,在顧客入座以後,會全程觀察顧客的需求。為久等的顧客主動送上水果、飲品,為帶孩子的顧客照顧孩子,如果顧客獨自一人,他們還會在顧客的對面放上大玩偶,玩偶面前再擺上一副碗筷。

這些服務人員,在工作的時候觀察仔細,體貼入微。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在私底下,也是這樣的人。海底撈服務員,是海底撈與顧客互動的活招牌,這群人,為了給顧客留下良好的品牌服務印象,在工作中,扮演了一個體貼服務員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劇組我們就瞭解到這裡了,接下來請大家回憶一下,演員都是在什麼地方表演的呢?沒錯,就是舞臺。其實啊,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的劇組,我們的表演,都不能僅靠人來完成。正如戲劇演出需要舞臺,現實中的表演,也需要合適的舞臺。那現實中的舞臺是怎樣的呢?

就像戲劇中的舞臺一樣,現實中的舞臺也被分為前臺和後臺。前臺,是我們用來表演和與他人互動的地方,而後臺,則是我們休息放鬆的地方。

在家裡,如果客廳有接待客人,那客廳就是我們的前臺,而外人不能隨意進出的臥室,則是我們的後臺。在公司,如果要離開自己的格子間去會議室開會,那會議室就是我們的前臺,而短暫停留的衛生間,可能就是我們的用來放鬆的後臺。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第一部分到這裡就結束了,在這部分,我們瞭解了從戲劇的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的互動由劇組和舞臺兩部分構成。而舞臺,則包含用來表演的前臺和用來休息的後臺。

2

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有哪些特徵?

先來說說工作中的一個特徵,無法靠行動呈現的內容,會轉化為表演。不過,什麼是無法靠行動呈現的內容呢?大家可能在工作中都有過這種感覺,明明有些事已經處理了,可領導就是不知道。比如查了個資料,整理了一些只有自己要看的數據,為ppt找些素材。這些事情,就是無法靠行動呈現的工作內容。

那我們是怎樣做,來讓別人,特別是領導知曉這些內容的呢?大多時候,我們會想辦法把“做過得事”變成“表演”。比方說,把所有的東西整合到一個文檔或者PPT裡,然後和領導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就是工作彙報。這個彙報過程,就是一次“表演”。

通過這個刻意的“表演”,我們能讓領導清楚地看到我們做了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要主動向上級彙報工作的原因。因為沒有這個彙報的“表演”,領導很可能就忽略了那些默默處理的工作。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瞭解完工作中的一個表演特徵,我們來看看生活中的一個,為了使外界對我們有更好的印象,我們會在表演時掩飾一些事實。作為一個群體動物,人總是渴望被他人認可,被社會承認。於是,我們在表演中總是傾向於迎合社會認可的價值,比如有錢、可靠。但有時我們並不具備這些條件,怎麼辦呢?那就是隱藏與表演目的不符的事實。

電視劇《小美好》中,黃磊飾演的角色方圓是一箇中年失業的爸爸,可孩子們正在高三的緊要關頭,他並不想大家為他擔心,他怎麼做的呢?他堅持每天按時出門,嫌外面太冷就選擇在商場溜達。他向家人隱瞞了自己被公司辭退的事情,以此讓大家放心,並且維護住自己在家人心中“頂樑柱”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方圓這樣做,是為了維持現有的形象,而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則是為了“向外界展示更好的自己”。比如在朋友圈曬看書,曬加班,跟異性朋友外出時刻意打扮得精緻,雖然這些人私下並不一定就是愛書、愛工作、生活精緻的人,但這些有意的表演,確實在別人心中,為他們塑造了更好的形象。

我們通過表演,讓事情往對有利的方向發展。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渴望通過表演,來為自己塑造一個更好的形象。既然表演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那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的表演更完美呢?

3

怎樣才能讓人際互動中的表演更加完美?

首先啊,我們有三個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忠誠、紀律、謹慎。我們從忠誠說起,忠誠呢,意味著信任,而信任是一切團隊合作的基礎。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對家中保姆最大的要求是什麼?勤勞?整潔?都不是,最大的要求,是要能夠保守秘密。

我們不會喜歡一個在背後嚼舌根的保姆,也不希望我們在和他人互動時,保姆不留情面地戳穿我們。如果一對正在吵架的新婚夫妻,突然遭遇客人的意外到訪,他們只好被迫地演出一個和諧相處的畫面。可誰知這時候保姆出現了,還不合時宜地問了一句“你們和好了嗎”,那該是多麼尷尬啊。

所以說,任何一個劇組的成員,不論是因為自身利益,還是無心之舉,都不應該洩露劇組不想讓觀眾知道的密碼,特別是那些會破壞他們形象的秘密。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瞭解完忠誠,我們來說說第二個原則,紀律。有紀律意味著我們要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來呈現自己的角色。這就面臨著一個關鍵的考驗,那就是在互動中,學會隱藏自己的實際情感,甚至有些時候,還要給出適當的情感反應。

比如重要的人物說話時,我們不僅要放下手中的筷子,還要面帶微笑作出認真在聽的樣子。或者會上領導搶走了我們的功勞,但還是要表示祝賀。社交是個複雜的場合,只有扮演好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才能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

通過這點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父母或上司,不會隨意帶我們出席嚴肅正規的飯局,除非我們成長得足夠成熟,或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畢竟在要求較高的場合中,我們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即使能夠控制情緒,還要根據形勢隨時變通。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談完忠誠和紀律,最後我們來聊一聊謹慎。在講紀律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提到了一個合格的演出者,必然是個謹慎的人。對於劇組表演來說,忠誠和紀律是表演必須要具備的品質,但謹慎,則是一項錦上添花的素養。

謹慎的成員對待表演時,會更加深謀遠慮,減少失誤。對於大多數表演來說,謹慎都是非常受人喜歡的優點。為了劇組的利益,在表演者表演時,都會要求他們謹慎縝密。謹慎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提前準備,不要人來瘋等都會降低犯錯的幾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截止到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忠誠、紀律、謹慎三個基本要求。那麼,是否滿足了這三個要求,我們就能使觀眾認為這是一場好的表演了呢?

並不是的。任何一個多人劇組,都會面臨臺上的表演和臺下的溝通。而劇組成員的相處,則與臺下,也就是角色外的溝通密切相關。也就是,我們沒有在扮演角色時的那些交流。

在電影《中國機長》中,三位機長與五位空姐,就通過制定暗號的方式,在危機降臨時維護住了航空人員的專業形象。在飛機上,機長和空姐分別位於不同的空間,但因為空姐身邊都是乘客,所以當出現緊急狀況時,他們並不能直接拿出對講機告訴對方,那他們該怎麼辦呢?

電影中的機長是這樣做的,他在起飛前的飯桌上,提前安排了一個暗號。一旦飛行中發生重大問題,客艙提示音會連續播放三聲。因此,在後來飛機真得出現問題時,空姐們一聽到這三聲提示音,就立刻進入了戒備狀態。

即便氧氣罩脫落,飛機晃動,空姐由於提前做好了準備,並沒有向顧客顯露出不知所措。這波操作,也避免了乘客因發現危機而產生恐慌,讓空姐們的指揮更加順利。實際上,很多工作崗位都有隻屬於他們的特殊暗號。大家通過這些暗號,來處理一些突發情況。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我們都是天生的表演者

因此,想要表演更加完美,我們要遵守忠誠、紀律、謹慎三原則,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利用好角色外的溝通,為我們的表演提前做好安排。


在人際交往時,為了控制他人對我們的印象,我們往往會在互動過程中進行表演。表演包含劇組和舞臺兩個部分。當我們在表演時,會發現工作中有些無法通過行動表達的內容,於是我們經常選擇“刻意表演”來讓他人知曉。而生活中,為了使外界對我們有更好的印象,我們會在表演時掩飾一些事實。。

因為表演對塑造形象非常有益,所以我們會用一些方法,來讓表演更加完美。那就是遵守忠誠、紀律、謹慎的三原則,以及利用好角色外的溝通。

當你在社會上和他人互動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借鑑一下這些辦法,讓自己的表演更有信服力,更加自然呢?你的一點點改變,可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