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餐飲復工,堂食恢復後,老闆們才發現——“2月的苦原來不算什麼,更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頭”

面對餐飲業爆發的門店轉讓和關閉潮,廣東餐飲協會甚至無奈公開向美團外賣發佈聯名交涉函,呼籲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減免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而美團外賣的回應則是每單平臺利潤不到2毛錢。

“灶王爺”注視下,餐飲行業裡苦苦掙扎的中小微創業者和企業主們,在忽明忽暗的煙火與希望裡,直言2020年“自己真的太難了”

餐飲業、消費者、門店、外賣……唇亡齒寒背後的唇齒相依,餐飲業究竟要如何走出至暗時刻?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01

沒迎來報復性消費

就從“報復”消費者開刀?


從一組數據,來看看餐飲業究竟有多難。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餐飲業註銷企業達到1.3萬家。而據中國飯店協會調查顯示,有一半餐企選擇接下來關閉20%-80%的門店,還有3%的餐企將完全退出行業。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曾表示,“目前的主要行業困境集中在現金流極度困難,預計總體營業額下降至少90%以上的情況下,現金儲備平均僅能維持1.63個月。”

疫情最嚴重時,支撐餐飲行業的一株稻草是疫情結束後的“報復性消費”,但好不容易迎來複工,卻發現擺在眼前的才是接踵而至的意外和麻煩。

根據投融界對合作餐飲企業的調查,94%的受訪餐飲企業表示堂食客源較疫情前大幅下降。

人們對疫情抱持的謹慎程度,讓復工後的餐飲從業者面臨更多的考驗。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在接受紅餐網採訪時,廣州盛宴餐飲社群創始人梁遠慶也提到,復業後多數餐企壓力更大、支出更多、現金流更緊張了,一些人決定關閉部分門店,還有一些決定開業再延期,他推測,疫情後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餐飲門店會消失。

危機之下,有人嘗試漲價自救,但掀起的波浪更為洶湧。

3月下旬,有網友曬出海底撈的消費賬單,從賬單上可以看出較疫情前菜品價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漲,不久後“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的消息登上熱搜,再不久眼尖的網友又揪出“暗調”價格的西貝莜麵村,一石激起千層浪。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新冠之下,眾生平等”。

面對困境的餐飲企業選擇以漲價的方式對沖損失,但暗調漲價的行為,卻像一根尖刺扎進了同樣生活不易的普通消費者心裡。

有網友戲稱,“餐飲企業沒等來報復性消費,就轉身選擇開始報復消費者。”

一簞食一瓢飲,突然就吃下了世界的荒誕。

4月份,海底撈、西貝相繼發佈公告,就漲價事件道歉,並將價格調整回疫情前水平。

但這並不能解決疫情下餐飲行業的困境,漲價或不漲價,一切都很艱難。


02

數據化、科技化、性價比?

餐企的自救之路


當前貿然漲價看來並不可取,但從有些餐飲人的故事裡,我們或許能得到一些正向的啟示。

疫情下全國關停500家門店的老鄉雞在3月中旬以一場由村頭喇叭,標語條幅,二八大槓,搪瓷茶杯,長條凳上三三兩兩的村民而組成的戰略發佈會走紅網絡,人們說老鄉雞是品牌鬼才,這背後還有他們通過增開營業門店和“餓了麼”平臺流量導入,提升交易額和訂單的果斷決策。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廣州胡桃裡門店董事李斌每天都會拍下一條抖音視頻記錄自己工作的日常,並附上“餐飲人加油”這相同的一句話給餐飲同行打氣,他說:“也許別人刷著短視頻就能看到我了,能留意到胡桃裡。”同時,李斌快速決策用團餐外賣打開市場,和團隊用了三天時間改菜單、改配置,將店內堂食的菜式改成了“小而精”的川菜快餐。

廣州酒家方面負責人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推出的速凍、半成品、成品等食品,在電商平臺上的訂單量都有明顯提升。餐飲版塊會加快半成品菜的研發及運營,同時利用食品標準化生產的優勢實現規模化。

對於餐飲行業在危機下的發展之路,投融界餐飲行業融資分析師提到了兩個重點——服務數據化科技化、極致的性價比

·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科技正在進一步改變著商家的經營方式,以及用戶的消費體驗。如移動下單技術、智能化的機器人服務員、高智能的無人餐廳、全息影像在餐廳中的應用,等等諸如此類的改變使得餐飲經營和服務形式得到了更加多樣化的發展。

· 另外經濟寒冬也不僅僅只是針對商家,面對愈來愈高的物價和原封不動的工資,消費者亦是叫苦連天。消費者的購買慾更加的理性,而對於性價比的對比和選擇也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圖便宜。極致性價比的本質是向上趨優,向下好省。


03

79%餐企需融資

如何藉助資本逃離“修羅場”?


上文我們所提到的海底撈和西貝在疫情爆發後漲價決策前,其實都已經相繼拿到了數目可觀的貸款——海底撈從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獲得的21億元,第一筆放款資金已於2月19日到賬;西貝也在繼獲得浦發銀行5.3億授信之後,獲得農業銀行2.5億元授信。

或許真的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與頭部企業相比,

餐飲行業中更多的是無處可哭的中小餐飲門店,他們既缺乏外來的資金支援,也沒有漲價的話語權,他們受客源下滑、資金鍊短缺等問題影響更為嚴重。

據投融界餐飲行業調研顯示,約94%的企業期望得到減稅降費或延期繳納稅費的政策支持,有79%的餐飲企業半年內需要融資,但他們融資的難度遠大於頭部企業。

因缺乏抵押物,中小餐飲企業很難從銀行拿到支持生存的低息貸款,便只能更多寄希望於資本市場。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整體規模達到46721億元,但市場融資在經歷了2015年的爆發後,一直呈現下滑趨勢。

不過雖然投資案例數逐年下滑,但總投資金額仍有所增長。這代表著,所獲得投資的餐飲項目數量越來越少,但金額越來越大,資金開始向優質企業聚攏。

NCBD數據顯示,從融資事件的數量分佈來看,餐飲服務最受資本關注,佔比達到25.7%;個人天使和戰略投資機構開始進入到餐飲投資的早期,天使輪至種子輪佔比超過50%;在融資金額方面,500萬~1000萬為主流。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此次疫情下,投融界作為投融資信息服務的老牌企業,也不斷提升對餐飲行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大數據的投入和研發,精準匹配再升級,為中小餐飲創業者打破融資信息壁壘,實現融資提速,並從不同維度深度賦能企業及項目,讓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能夠不斷收穫價值。

投融界權威專家吳燁維也提到,疫情讓餐企重新審視資本的力量,餐企對於資本比以往更加積極,而資本對具備食品屬性、零售屬性的新餐飲更感興趣,餐飲服務機構也在逐漸走入資本視野。

從投融界近兩月實際融資對接情況來看,疫情並未影響餐飲企業融資,已經有幾個知名的餐飲公司相繼獲得了融資,並且融資金額都不小。

或許現在對餐飲從業者來說,真的是至暗時刻,但由資本及如投融界這樣的融資信息服務平臺一起在烏雲中鑿穿裂縫,讓光透進來,希望這般努力,能攜手中小創業者走出無助的嘆息。

關於“這頓飯”,他們這樣說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投融界董事長 陳宇飛

這次疫情給帶給行業一個很重要的轉變,疫情倒逼餐飲行業數字化向全面、深度發展,餐飲商家可以通過更多形式實現對現有流量的深度運營,拓展銷售渠道,提升盈利水平。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百福控股董事 王小龍

此次疫情將成為行業洗牌的催化劑,疫情過後的中國餐飲業將進入數字化、品牌化的新時代,懂得用戶至上和運營私域流量的品牌將脫穎而出,從而開始強者恆強的時代。

2個月倒下1.3萬家餐企,5萬億產業下創業者如何走出“修羅場”?

後疫情時期對餐飲行業發展的建議:一是門店的營銷裡面,需要不斷地建立對顧客有效的連接的方式;二是可以不斷地加快門店自助化服務的建設;三是需要加強外賣私域流量的培養;最後是可以關注餐飲食品化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