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行走徽州67】和許國同一支的就田村許家,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司馬狂/文

許家,顧名思義就是姓許的人家。但它又是個小地名,因為許氏族人聚族而居,久而久之,人們便以“許家”,稱呼其地,這樣的地名在徽州有很多。而今天我所說的許家,在就田村。我小時候進城裡,公路是翻越稠木嶺而入縣城。後來新修的公路,穿就田村而進城,這造成了許家和就田村委會被馬路居中隔離開來。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就田許氏和徽州地標八腳牌坊的主人許國,是同宗同支,都是東門許,明朝嘉靖年間遷至就田,繁衍至今。至今留存著的就田東門許氏祠堂,去年著手翻新,村子裡的顯眼位置上,張貼著鄉人們慷慨捐資的佈告。頗為少見的是,許氏宗祠是男女祠並立,僅從前門看,兩祠規模不相上下,倒有些男女平等的先進理念。上得女祠二樓,可以瞧出,女祠應該晚於男祠修建,借用了男祠的一堵牆,省下新修牆的成本和人工,因為那牆上類似“馬上封侯”的磚雕明顯是以前獨立外牆所有。我揣測著,應該是許家後人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後期才新修的女祠,具體如何,或許唯有許家老人才能知曉啦。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前後兩進的許氏宗祠,規制完整,典型的徽派祠堂建造風格。那場浩劫時期,鄉人們沒有毀去祠堂,當時應該用作辦公之用,牆壁上留下那個時代鮮明特點的標語,默默述說著尚未遠去的故事。不僅紅彤彤的“忠”字留存完好,祠堂的牆壁上寫著的民間習俗流程,柱子上的修殿時候留下的文字,亦都被妥善保存下來,沒有直接刷白牆壁和去掉柱子上的文字,就田村翻修祠堂還是很有保護意識的。女祠只有一進,男祠有兩進,女祠背後有一片荒廢了的地基,這裡或許以前也有房舍,應該同屬祠堂的部分吧。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去年去就田,是歙縣博物館王紅春博士受許謀虎先生之邀,我覥著臉跟著一起,午間還在許謀達先生家蹭了頓午飯。謀達先生新宅邊上,就是其祖宅。此宅營造在山坡之上,石匠砌的地塝上形成院子。兩間古宅並立,謀達家這邊立了有圍牆。到得宅前,青色磚雕,多層雕刻,人物栩栩如生,門罩之上還開有一個小窗戶,頗為精緻。老宅雖然人去樓空,牆壁上那位名叫“許麗妹”的阿姨少年時候得的獎狀,依舊顯眼。那隻不再走的時鐘,彷彿將時間永遠停留在古宅最是人聲鼎沸的時候……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或許是因為早些年的馬路不從就田過的緣故,就田許家的很多老房子都保存了下來,只可惜近些年城鎮化的日趨嚴重,鄉人紛紛搬離出去,老房子大多沒人留守,逐漸顯出頹廢的氣息來。我遊走在徽州的村落裡,最喜歡的就是這些充滿著歷史歲月沉澱的老房子,每一棟房子背後都有一個家族的興衰故事。只可惜,去年前往的時候,沒有時間多尋幾個老人家,多打聽打聽關於許家的那些往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通過朋友圈的關係,努力找尋著就田本地人,試圖能夠將更多故事呈現出來,卻發現,這已然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或許這就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的必然吧。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留在許家的大多是年歲漸長的長者,他們把村子收拾得整潔而乾淨,對自己家更是悉心備至。謀達先生家那個矮矮的架子,爬了有菜蔬,雖然我不認得是什麼,卻感覺頗為有趣。還有那不知是誰家門口,種了許多盆蘭花,也只有心境平和的灑脫者才能養得好,我輩蠅營狗苟之徒,怕是難有那份雅興。日出日落,歲月流淌,留在人們臉上的不只有皺紋,還有愈發恬靜下來的生活,怡然自得,此間樂,外人不知也。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感謝所有為我聯絡就田人的朋友們,感謝被我的問題叨擾到就田人們,謝謝你們。就田的文章還會有下一篇,別急,今天先寫許家,後面還要寫何家、朱家那邊,還有承舊嶺高家,記得關注我哦。


歙縣就田村許家:和許國同宗同支,這裡男女祠堂並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