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教育投資的“38”線

教育行業是一個高速變化的行業,不斷有新的品類、新的巨頭和新的模式出現。以年齡為界,依據對人需求的拆解,從早教階段到素質教育,小學到高中的 K12教育,大學到成人職業教育。這裡面需求最集中,最剛需,復購意願最高的依然是K12教育市場,但是增速相對最快的是素質教育市場。

最近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傳統教育公司不斷入局,政策引導、技術革新、產品模式升級對傳統的教育業態不斷顛覆。

受疫情影響, 2020年經歷了一個最漫長的春節假期,線下教育全面停課,線上教育全面爆發。在需求端,海量用戶經過市場再教育,從小白變成了挑剔成熟的在線教育產品體驗師,通過“好評”“卸載”決定產品的生死;在供給端,暫時告別講臺的老師們,練就了線上新本領;以及,幾乎所有幸存下來的線下教育機構都學會了線上化。

在當前局勢下如何去理解這個加速變化的行業,從變和不變之中尋找投資機會?

線上認同度提高 滲透率加速實現

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報告,2020年春節後(2月3日-2月9日),教育學習類APP的日均活躍用戶規模比平日(1月2日至1月8日)增長了46%。教育學習微信小程序的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在春節後比平日增長了218.1%。此外,騰訊教育副總裁陳書俊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春節期間,使用騰訊課堂進行在線學習的師生人數整體增長了近128倍。

線上的春天,源自疫情期間線下培訓受阻,所有人都被“逼”到了線上。不論是作為需求方的學生、家長,還是作為供給方的老師,都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適應、嘗試在線教育。所有擠進線上教育賽道的人,都能從中瓜分一部分流量。

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佔斌告訴融中財經,短期內,線上用戶還會激增;長期來看,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也會得到增加。

“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用戶可能一開始只是嘗試性地在體驗在線教育,但一旦嘗試以後,就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趨勢。用戶能夠明顯感受到在線教育的好處,尤其是家長這一端,對在線教育的認同度會提高,會比從前更願意把線上當作線下學習的有效補充。”

在線教育雖然在近幾年經歷了快速發展,但實際上,整體用戶滲透率還很非常低,在很多地方,學科類在線教育以往滲透率不足10%,但經此一“疫”,這一數值可能達到20%甚至更高。原來預計五年時間能達到的效果,加速實現了。

當然,任何新事物都需要一個學習、熟悉的過程。因為疫情來得突然,原本習慣傳統教學的老師們也是倉促上陣,顯然對於新興上課方式不夠熟悉,發生了不少“翻車”事件:有的講了半天沒開麥,有的下了課忘關麥還順便直播了吃飯……

另外從直播工具來看,老師們都是架部手機就開始工作,輔助教學工具也是五花八門,很多都用玻璃、牆壁作為白板,沒有一些成系統的可以使用的網絡課件。

而實際上,如果是成熟的線上教育機構,老師們在進行網絡直播授課之前,需要經過為期幾周時間的培訓。

優化全鏈條效率,抓住三類機會

任何一家線下教育機構,從招生、教學教研、老師招聘留存、績效考核、學生服務等所有環節都要具備。

在線教育的核心是供應鏈的重構,讓行業的分工更加明晰。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機構能夠同時服務上千萬的學生,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在全國建供應鏈。教學教研可以交給在線機構去做,招生、建立用戶關係等可在各地方再單獨進行。

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佔斌認為,那些因為疫情可能導致的不可逆轉的生活方式,會更有長遠的投資價值,在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此次黑天鵝事件讓大家有更多時間思考未來,尤其是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理念的長遠影響,這些都有可能改變未來。

在疫情下,傳統線下教育品牌為了留住用戶、守住陣地擠進線上,使得線上教育市場的玩家和對手變多;另一方面,宅在家的這段時間,用戶用遍了各種在線教育產品之後對產品性能有了更明確的認識,篩選產品的標準也隨即提高。這兩種變化,都在加劇在線教育市場的競爭程度,勢必會淘汰一批缺乏競爭力的在線教育企業。

董佔斌稱,能存活下來的企業,都還有機會。但同時,在線教育市場湧入了更多新玩家,用戶也更為成熟,整個市場的競爭比原來更為激烈。線下教育品牌掌握了運營線上業務的武器,優化全鏈條效率之後,反而比只做在線教育的品牌更有優勢。

如果想要超過同行,還是得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模式上要有改變。從青松基金投資的一些企業表現來看,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內容類”,在供給端,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成本結構和提高效率。比如像洋蔥學院、咿啦看書,這種原本即在線上提供互動內容的企業,這段時間的用戶是顯著增長的,處於明顯受益的階段。歸其原因,從用戶行為來看,那些從未接觸過在線教育的新用戶,第一階段可能會比較傾向於內容類,因為參與門檻較低。

第二種是“服務類”,在需求端,把互聯網特性用到極致,提供線下難以帶給用戶的體驗。比如主打一對一、一對幾教學的教育公司,也會有一定用戶增加,但是從效果上看沒那麼直接。

第三種是“學科類”,將會迎來最直接的收益,這是學生應對升學壓力的剛需,並且這種轉變,能夠把原來在線教育比較難觸達的領域激活,在教育內容上做創新,拓展收費類教育內容的外延。

“社會迴歸正常節奏後,我覺得這一波線上教育的流量轉化還會繼續,哪怕是疫情得到控制後,人們的恐懼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在線教育對用戶的直接滲透可能會持續到2020年暑期。宏觀來說,讓大家逐漸接受在線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深遠影響的。從數據來看,在線教育不管是收入還是模型,應該都會有好轉。會有一批在線教育公司在今年受到市場的追捧。”董佔斌稱。

To B方面的投資機會還有很多,比如課外在線教育公司對於中小學課內教育的滲透。當然,想直接進入課堂還有困難。從國家層面來看,董佔斌認為還需要一個自上而下的主體平臺來提供學習工具,但在這個框架裡面,課外在線教育公司開發的內容可以做一些很好的嫁接。

此外,在線教育是解決中國師資不均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如果中小學要進行網絡授課,也會需要用到統一的網絡多媒體課件,這些開發工作是非常耗時耗力的。所以這對於課外教育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結合機會,只要開發出與中小學課堂匹配的好的教學內容,便更容易被學校去採購或者免費使用。

頭部效應增強 教育投資進入下半場

融資——補貼——投放——再變現,是早些年許多教育創業者的邏輯。如今,這套邏輯已經完全行不通了。互聯網流量見頂,在線教育曾經優於線下的獲客便利,現在也面臨枯竭。

這兩年,依靠一級市場拿錢的渠道已經越收越緊,整個教育行業在一級市場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銳減。據統計數據,2019年共計有371起教育企業投融資事件,從融資企業數量上看,2019年教育投融資交易比2018年減少208起,下降36%,數量接近2014年,這將對未來2-3年的可投資金額產生持續影響。

從融資額來看,2019年全年共有42起上億元融資交易,這些交易基本全部集中在K12及素質教育兩大賽道,包括高瓴、IDG、華平、中投公司、金沙江創投等明星創投機構重金加持,加碼K12賽道掌門教育,素質教育平臺火花思維、編程貓、河小象等;阿里、騰訊、百度、新東方、好未來等巨頭企業紛紛佈局,投資了DaDa、VIPKID、作業盒子、凱說講故事等。

那些處在頭部的B、C、D輪以後明星企業一年可獲多次投資,A+早期融資佔比不斷下跌,相對靠後的尾部教育企業想要獲得資金變得更加困難,頭部效應顯著增強。

據IT桔子數據,2020年前第一季度,國內教育行業投資數量共有56起,總投資金額118.8億元。

其中,3月31日宣佈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的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佔了近一半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這輪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IDG資本跟投的10億美元融資是教育行業迄今為止融資額最大的一筆。交割後,猿輔導最新估值507億人民幣,也將成為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品牌。

教育行業正在不斷走向成熟,無論是市場格局、經營管理模式,對於未來入場的企業和正在拼搏的企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