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保險又不能阻止疾病發生,有什麼用?讓醫院來告訴你!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聊聊重大疾病保險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重大疾病不是絕症,沒有錢才成了絕症;癌症不是絕症,沒有錢才成了絕症。買重大疾病保險,不是因為我們會死,而是要好好活著。

我們知道:發病最高的年齡是41歲~50歲之間,而31歲~40歲和51歲~60歲之間,只佔了它的一半左右。這樣看來理賠年齡大概是在45、46歲左右,按照預期壽命,還得活好幾十年,可是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收入降低,沒有錢瞭如何生活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重大疾病的治癒率越來越高。

一系列數據顯示:器官的移植,癌症的治癒率,都在不斷提升,也就是重大疾病的存活率越來越高。

重大疾病保險又不能阻止疾病發生,有什麼用?讓醫院來告訴你!

從醫療的角度來看,都是有機會存活的,但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也許又不得不死,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發明的意義所在。

它確保:在醫生能讓病人存活下去的前提下,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確保病人有康復存活的機會,免於金錢的壓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說,健康包含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身體健康、社會心理健康和財務健康。

健康是日常生活的根本來源,最基礎的來源就是收入、房屋和食物。我們強調“健康是一切的一切”。

我們常說健康是“1”,其餘的都是“0”。每天起床上班,都是為了賺取收入,為什麼要起床呢?因為我們還健康。如果沒有了健康,生活的基本來源就會受到威脅。

健康概念包含了兩方面含義:第一、身體健康。只要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機會勝任一份工作,賺取一份收入。第二、財務健康。它是你擁有精神、社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所以,人生的追求就是:health、wealth、 happiness,這是幸福的源泉。

重大疾病首先傷害的是身體健康,也就是我們的身體一定會變壞的,這是必然的趨勢。

重大疾病帶來的健康惡化,早晚都會引起病人家庭不可避免的財務惡化,傷害到財務健康––wealth,這些財務問題是十分嚴重的,它對健康恢復也是個巨大威脅,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病人因為擔心不能承擔責任,支付不起醫療費,還不上按揭貸款,這些會帶來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每年世界各地有許多人,因患病而還不上房貸,房子就被銀行收走的悲劇發生。

重大疾病保險又不能阻止疾病發生,有什麼用?讓醫院來告訴你!

每個人都應該很理智的思考一個問題:問自己,如果下一個小時,遭遇了心臟病或腦中風,是願意失去家庭、房屋,還是失去抵押給銀行的財物呢?如果你不想賣掉房子,毀掉家庭,甚至斷送孩子的未來去支付醫療費,那麼就需要準備一種方法,一個金錢系統來確保一旦罹患了重大疾病,馬上有一筆資金可以兌現。

這種方法到目前為止,只有重大疾病保險,所以每個保險代理人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生活當中,她扮演了在我們遭遇重疾災難的時候,唯一能提供資金來支持我們的人,我們要感謝這些夥伴。

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被保險人確診患了重大疾病時,給付的一筆大量的急用現金。

這筆錢可以用來支付醫療費、後期的康復費用;也可以用來彌補收入損失;還可以用來償還債務比如房貸,或者身故之後作為家人的生活費。

醫療費是人生中公認的最大問題,一個病人拖垮一家的事兒常有,人人都在解決,有的人靠銀行存款;有的人靠家庭親友;有的人靠單位報銷,而保險是一種自助+互助的科學方式,買的時候是自助,用的時候是互助。

重大疾病保險又不能阻止疾病發生,有什麼用?讓醫院來告訴你!

一個人患了重大疾病,能不能治好是醫療技術水平決定的,是醫生和醫院的責任,而有沒有錢去醫院治,卻是家庭的能力決定的,治就一定得花錢,只有重大疾病保險能確保在患病的時候,一定可以支付一筆保險金。這筆錢如果醫療費有別的報銷渠道,就可以作為康復費用、生活費用,如果沒有,就用來彌補醫療費。

重大疾病保險本身跟重大疾病無關,只是給付的條件是:罹患重大疾病。它屬於約定給付,不要發票。錢給了之後,怎麼支配,完全取決於經濟狀況,甚至可以用來置換房屋、購買汽車、旅遊基金,這些都是可以的,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悽慘,它會在我們絕望的時候,給人生帶來新的希望,今天就講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