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博士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你看到的,看不到的,現在有很多人,以後也還會有很多人,為了博士學位煞費心機。

想弄清博士學位有多重要,不如去想想,這些人當初為什麼要冒著頭禿的風險讀博?

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1/為了找好工作,或者為了名聲

一定有很多人是為了就業找工作,或者已經有體面的工作了,讀博是為名聲。

這個還挺好理解的,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想要花錢買名聲的人,在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單調的古代,要想成為大人物,除了做官就沒有別的途徑了,尤其是一些商人,已經賺了足夠的錢後,想提升自己的名聲來“光宗耀祖”也無可厚非。

當然,高學歷也有更大的幾率找到更好的工作,博士畢業想進四大、互聯網公司或者其他企業就職相比之下可能還是會比較容易。

而且能堅持到博士階段的同學大多也更喜歡挑戰。我就有一位十分優秀的博士同學,2016年就在深圳成立了“通用低空飛行”公司,自己任董事,同學任經理,他們敢於創業,也富有激情與挑戰。

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2/為了人類未來發展做出理論貢獻

那如果我們都去“苟且”了,誰來推動社會進步呢?讀博士是個探索人類知識邊界的事情。

比如,在著名學者施一公院士之前,發國際頂級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對於中國學者來說是“魚躍龍門”。

到了施一公,發CNS易如反掌。不僅一年能發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發兩篇姊妹論文在Science上,還能在這些期刊上發一個主題的連載。讓發表一篇文章要吭哧吭哧好幾年的研究人員幾乎都想撞牆。

人家是怎麼做研究的?施一公告訴年輕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創新、立志將研究做到世界前沿,除了無人能及的專業知識,你還要對科研有無比熱愛的心和奉獻終生的理想信念。

就是因為有很多像施一公這樣很純粹的學者,在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對人類未來發展做出理論貢獻,我們的視野才更加開闊。

博士不是誰都能讀的,中途主動或被迫放棄的人大有人在

不管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其實是為了培養科研人才。

尤其是讀PhD,這個“博士”稱號,尤其在國外,是很難讀完畢業拿到學位,在美國基本需要讀四五年算畢業早的,有的讀八年也沒科研出成果畢不了業也大有人在。所以如果沒有信念和興趣的支撐,只是為了名和利,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來自CompleteDissertation的統計數據顯示,該研究調查了54,000名學生,他們參加了54個學科的30個機構,包括330個項目。令人驚訝的是,學生開始攻讀博士課程十年後的完成率仍然很低,為56.6%。

這意味著經過多年的研究生涯,以及數千美元的學費用於攻讀博士學位,43.4%的學生將無法完成他們的課程。換句話說:幾乎一半的學生都沒有畢業。

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來自CompleteDissertation

同時,根據在AAUP, AALS, AAMC找到的資料,美國應屆畢業的博士平均年齡是33歲。醫學博士(4年)平均年齡最低 28~29歲,法學博士(3年)平均年齡 29歲,文學最高(5年) 34-35歲,理、工博士(5年)大約32歲+。

所以讀博士,真的是一個很耗費時間和青春的艱辛過程。

你不但要有毅力恆心,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研究的專業領域有極大的興趣,這個科研的熱情會指引你一直走下去,直到取得博士學位。

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最後,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還是有些差距的。

碩士畢業,你的相關科研少,項目經驗不足,論文發表也就一兩篇,如果您想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碩士學位畢業就比較難。

因為相較於博士學位而言,碩士科研項目實踐確實少,一兩年學習難做出什麼成果。

而博士一般需要四五年時間,你可以利用博士學習時間充分做出科研成果,發表三四篇核心和權威期刊論文,在博士階段你已經成為精通某一專業方面的人,博士畢業後就基本可算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了。

博士畢業後大多都混學術圈了,一般會去研究所或者研究型大學當老師,國外名校博士一般都會優秀人才引進,提供很優厚的福利待遇,碩士的話在工作起點也是會有點差距的。

當然了,無論是碩士學位還是博士學位,還是要看你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科研興趣和性格。

如果你偏實踐型,就碩士畢業,儘早去社會上工作積累經驗。

你要是偏學術型,能踏踏實實,不甘寂寞做學問,喜歡搞研究做學術,那就選擇博士之路吧!

為什麼總有人,要冒著頭禿的風險去讀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