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家養的草魚要買魚苗,不會自己產卵呢?

小拾叄


草魚為什麼不會自己產卵?草魚與青魚,花鰱,白鰱,並稱為四大家魚。他們的養殖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四大家魚都屬於鯉形目,鯉科。

首先,魚要產卵都要達到我們平時所說的性成熟,即鰱魚在6Kg以上,鱅魚10Kg以上,青魚在15Kg以上,草魚在8Kg以上(這裡指我們一般用於人工家魚繁殖的重量)筆者曾用3KG白鰱,用於繁殖。

其次,四大家魚產交配及產卵需要流水刺激,以及溫度,水流,時間,氣候等一系列外部條件(人工繁殖需要提前注射性激素,以保證魚大同一時間排卵排精,同時,將魚放入圓型蓄水池,同時一端用流水刺激,以促進魚類在裡面交尾(產卵受精)青魚需要人工授精)。

最後,天然條件下受精卵在野外需要順水順流而下,漂流上百公里,才能最終孵化成小魚苗,這期間沉入水底的卵都會死亡(水底溶氧還足是主要原因),人工繁殖的家魚亂需要在環道里經過2-4天(時間與水溫有很大關係)的流水衝擊就能,破卵而出,直到長出腰點(魚鰾),這時的魚苗,我們稱之為水花。

這就是為什麼四大家魚不能自己繁殖的主要原因(需要流水刺激)。

這裡你們可能會問到為什麼鯉魚鯽魚就能自己繁殖?

其實四大家魚的卵是浮性的,而鯉魚,鯽魚的卵是粘性的,粘性卵是靠粘在草上石頭上以保證卵在水的中上層,從而有足夠的氧氣支持卵分化形成小魚,而浮性卵則需水流帶動。

有什麼水產上的問題可以關注我,一一解答





雛瘋


請問為什麼,家養的草魚要買魚苗,不會自己產卵呢?

養殖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種情況,魚塘裡的本地鯉魚、本地鯽魚之類的有時會繁殖很快,特別是本地鯽魚如果魚塘消毒沒消好或是加水時混進去了野生鯽魚,到年底時很可能自己繁殖出一塘的小鯽魚。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鯽魚之類的自己可以在塘裡繁殖,那同一個塘裡養殖的草魚怎不自己產卵繁殖呢?


其實不是草魚不能產卵繁殖而是條件還不夠成熟,正常情況下草魚要自己繁殖的話需要以下條件才行,而且是缺一不可。

  • 達到性成熟的年齡:這個是關鍵,年齡不夠一切都是白說,正常情況下對於草魚而言要達到性成熟其年齡一般要達到4冬齡以上且體重8公斤以上才行(華南地區草魚性成熟時間會稍提早一些),對於一般的商品魚養殖戶來說,很少有養到這麼久這麼大一條的魚,所以說塘裡的魚也不可能產卵。
  • 洄流水:自然界中的草魚之所以可以產卵,是因為有洄游水,草魚這一類的魚產卵時必須要有強的水流刺激其卵才會發育成熟,也只有這種水體中才會產卵出來,因此想讓你家塘裡的草魚自己產卵就得人工製造大的水流才行。
  • 其它因素:魚會不產卵,還與當時水溫、天氣、水質有關,正常情況下草魚要在水溫20-26度之間才會產卵,而且在產卵前還要不斷有新水刺激魚或是打催產素魚才會產卵出來,否則就算魚的肚子裡魚卵也不會產出來。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很多朋友都已經說出來答案了,其實就是人工養殖的草魚生活在封閉性的水體裡,沒有水流刺激其性腺發育,無法保證卵巢從第Ⅳ時相末完成成熟排卵,而是走向生理性死亡,也就是卵巢的退化。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卵巢及卵子的發育分期入手。

在這裡我們就先簡單介紹下卵子的生長髮育過程分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卵原細胞增殖期

2.卵原細胞生長期

3.卵子成熟期


隨著發育過程向後推遲,卵子的卵黃含量不斷增多,在卵原細胞生長期將要結束時,卵黃基本充滿了整個卵母細胞,這時候的卵母細胞已經進入了成熟的第Ⅳ時相。

在第Ⅳ時相的卵子如果沒有及時打催產針,卵子就會退化,雌魚就不會再排卵,因而卵細胞也就失去了再次受精的可能。

自然界中的草魚不用打催產針就能自然排卵受精,因為草魚在洄游過程中皮膚不斷與水流相對摩擦,水流的刺激作用通過魚體側面的側線等感覺器官傳遞給下丘腦,下丘腦會因此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該激素作用於魚類腦垂體,使其產生促性腺激素,最終能作用於卵巢並促使處於第Ⅳ時相末期的卵細胞排出體外、完成受精。

其實,有些催產激素就是魚類腦垂體制劑,它代替了草魚繁殖所需要的水流刺激等環境條件,因而可以在封閉養殖的條件下人工催產育苗。


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魚類的繁殖生理原來是受到了環境刺激的巨大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與性腺發育有關的激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一般來說,草魚親魚的卵巢會在每年4月份進入第Ⅳ時相,5月份至6月份上旬處於第Ⅳ期末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草魚親魚對催產藥物反應敏感。抓準時機,在合適的時間給親魚注射藥物,那麼就算是人工養殖的草魚也是可以實現繁殖的!


最後,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果您也對水產養殖感興趣,可以關注 ,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