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这年头什么最贵,大叔最贵!成熟男人长相犹存,事业有成,粉丝大半也已经是掌握经济支配大权的“成熟粉丝”。所以只要大叔系演员吃香,一定会有舍得花钱的家长。

而被按头看了两天《如果岁月可回头》的笔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则会充当起快递员、取件员的工作。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相比靳东,黄晓明看起来似乎“顺眼”了许多。当然,这不是指代本人,而是角色。

演员这个职业,容貌一般来讲都是拉普通人一大截的,因此单纯只看人的外表会感到厌烦是不存在的。看的让人想要跳过最主要的原因是附加在人物表象下的内核。

也就是演技与角色设定。

黄晓明的油腻,应是从《神雕侠侣》开始有苗头的,《神雕》时期,黄晓明开始进入帅而自知的阶段,顶着一头飘逸长发被摄像师花式怼脸,当然还是帅气的,越是接近他本来年龄的阶段越是帅气,演技在这里虽时有用力过猛,但还算看得过去。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但似乎是这部电视剧给了勇气,接下里的《鹿鼎记》《泡沫之夏》《锦绣缘之华丽冒险》《上古情歌》正式开启油腻副本。

《泡沫之夏》中三十几岁的人演十多岁的高中生,留了一头遮头避脸的发型,遮住了本可以用来讲故事的抬头纹,成为霸道总裁。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之后《锦绣缘》虽然造型很好,但角色形象又是霸道总裁。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其他两部也是变今为古的霸道总裁人设。既然是霸道总裁自然就少不了狗血的台词和奇葩的举止,比如:“女人还不快快投入我的怀抱”之类的自恋buff。

这种无脑的情节一旦多了,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个表情、那几句话,演员自然怎么轻松怎么来。毕竟能够在短时间里拍完一部剧,还能轻轻松松拿钱,换谁不干?

从演员变成“资本本身”后,黄晓明开始找补形象,《梦想合伙人》《琅琊榜2》《烈火英雄》《鬓边不是海棠红》平凡岗位、创业才子、古代将军、民国总裁。不说收视多好,但演员口碑眼看着是回升的。

有人说他的演技回来了,实际上他的演技一直在,不在的是狗血的剧情故事与霸道总裁式的台词。

接上了地气,少了“哗众取宠”“虚伪造作”来吸引眼球,观众自然就能看到演员本身的内容。加上生活上的自嘲自黑,如此这般,油腻感也就没有了。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靳东,通过《伪装者》走红,剧中的风头一度盖过胡歌。他饰演明楼这个地下工作者,精明能干,风度翩翩,这样的人设符合了少女对帅气大叔的标准,也成为家庭主妇们的心头好。

炙手可热的偶像派脸型(他这个年龄段),同时兼具实力,为他接上了诸多的口碑剧。

出演《欢乐颂》,剧中的谭宗明风度翩翩有内涵,一下子让他成为妇女之友,大叔首款。

此后,他开始了自己演艺生涯的上坡路,青云直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似曾相识的相似的干部人设,冒险元素、有风度;胡八一这一人物助靳东登上了自己演艺生涯的高峰。凭借着这个IP,靳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事业转折点。

不过,连续三个人物都与文气、风度翩翩这些类词挂上钩,如今事业开拔,关注增多,也就有了风险。

而《我的前半生》放大了这一点。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人说:成也如此,败也如此。但一个人存在一个固定印象时,久了也就有了审美疲劳。

《我的前半生》里又见事业有成,温文尔雅、喜欢心灵鸡汤的角色时,观众开始有了审美的疲软。演技上没什么毛病,但舒适区下的人物弧光太过相似。

过犹不及,观众对靳东团队营造的,从角色到演员自身,近乎完美的老干部人设开始出现抵触的心理,也就是所谓:“人物油腻”。

在某节目中,靳东使用了歧视性的话语,观众纷纷抨击,老干部人设瞬时分崩离析。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淡圈,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靳东依然是老干部的路线和戏路。《恋爱先生》《精英律师》,每年一部电视剧的速度稳定输出:熬鸡汤、有风度、有事业的成功男性。

虽然观众将“鸡汤=装=油腻”联系在了一起,但或许习惯成自然,一部分观众已经开始脱敏。

而今年的《如果岁月可回头》甚至可以说没有人会感觉惊奇。

因为白志勇这个角色形象,除了靳东之外,脑子里一时之间竟也找不到别人可替代。

黄晓明已经除油去腻了,靳东为什么还一直在这条路子走下去?

将一种人物个性塑造到除非他,别人就少了味道,这也算是一种成功。尽管这种成功仍伴随着“油腻”“尴尬”的观感,但舒适区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出去。

做艺术家的前提是吃饭。

靳东的那一角色让你感觉最油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