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新冠已成烈火燎原之勢,它已經跑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遠赴寒冷的冰島,奔赴炎熱的南非,七大洲只有南極洲置之度外,因為無人居住。

此次疫情有很多人感覺分別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中國跑,下半場世界跑。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是接力跑,最後的成功扼制必定源於疫苗的普及。現在讓我們看看我們處於接力跑的那個階段。

第一棒,中國;第二棒,日韓,東南亞;第三棒,歐洲;第四棒,美國,接下來是南美,北美,澳大利亞。。。(如下圖所示)

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全球新冠時間線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目前歐洲、美國是疫情爆發的前沿地區,讓我們再來看組數據,這個是目前的患病人數。

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全球患病數據

筆者相信大家不難發現,第一的是歐洲,67萬人,第二是北美洲,40萬人。讓我們再看下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南美洲(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可以相信目前新冠發生的大國中人口占比份額並不大,而且其醫療條件遠遠大於非洲、南美洲等地區。所以疫情控制與數據的真實性明顯高於其他落後地區。

那麼,問題來了,那裡將是下一個新冠疫情“火藥桶”呢?

筆者給出了第五棒接力人員的備選名單:非洲、南美洲,南亞(印度、孟加拉)。為什麼統稱呢?因為這些地區存在群體性爆發的可能極高。


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非洲

首當其衝的是非洲,非洲政局不穩、經濟條件,衛生條件、醫療資源均落後與其他大洲,同時人口稠密,8億多的人口基數讓新冠大規模爆發成為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56個非洲國家中54個有新冠報告,新冠覆蓋率達到了96.4%,可以說只要有1個國家或者地區沒有控制住,就有全蔓延的可能,換句話就是全面感染路徑已經鋪開,按照現行1個傳播3.5人,相信不遠的。第二,現有新冠1萬餘人,新冠檢測費用高昂,目前主要檢測依靠國際援助,優先檢測人群也多為非洲權貴階級,貧困人員即使染病也未必能進行檢測。第三,目前非洲除了新冠還有瘧疾、埃博拉等傳染性疾病。醫療系統脆弱,面對新冠疫情,非洲應該是最有可能獲得群體性免疫的大洲了。

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南美洲

南美洲,現有確診3萬多人,涵蓋了所有該洲國家和地區。第一,阿根廷,智利與意大利,西班牙有著較深的淵源,所以早期人員的流動,形勢更加嚴峻,不可避免將新冠病毒,從兩大歐洲病源中心,帶到了南美!現就連南美的復活島也進行了封島舉措。第二,醫療系統等級低於歐洲、北美洲、亞洲的部分國家,同時也處於雙線作戰,登革熱的爆發夾雜新冠,面對雙重打擊,如何才能兼顧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也是對國力的一大考驗。第三,該洲人口基數僅次於亞洲,非洲,歐洲,基數大,同時南半球也即將進入秋季,天氣的轉涼也給疫情傳播帶來了春天的可能性。第四,因其相應的基礎建設高於非洲整體水平,故將次排在次席。


誰是海外疫情爆發的下一個“火藥桶”?

南亞(印度)

南亞,為什麼單獨拿出來列項,是因為其人口基數遠遠大於整個非洲或者整個南美,單單印度人口就達到了13.24億人。乍一看就是一個大洲的實力呀。第一,印度環境落差大,一邊城市,一邊貧民窟,人口密度和孟加拉國一起可以排上全國前5,當真的人口大國。為新冠的滋生提供了溼潤的土壤。第二,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三六九等,讓醫療檢測的傾向性大打折扣。有可能會形成針對婆羅門、剎帝利等權貴階級的檢測,而人口密度大,流傳廣的賤名階級,可能連檢測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在貧民窟肆虐傳到城市中心,形成星火燎原之勢。第三,目前印度官方確認感染人數5千多人,卻已經採取了21天的封國措施,不可謂有所暗喻。第四,印度醫療條件不佳,全球排名145(中國48),可見其抗疫醫師力量較為薄弱。而孟加拉比印度在此情況上更弱一層。第五,但是印度國際外交左右逢源,背靠大國,擁有強大的國際支持,相信等歐美迎來疫情拐點後,如印度疫情爆發,將獲得強有力的國際力量支持。所以將其排在末端。

衷心希望,非洲、南美洲、南亞的火藥桶及時得到控制,千萬不要一波接一波,接龍到明年。我們是地球村上的村民,共建人類抗疫命運共同體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