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养宠大军日益扩大,除了常见的猫和狗,鸟宠也是家庭中常见的一员。在养鸟的过程中,不少人也遇见了这样一个问题:家养鸟总是在啄自己的羽毛,尤其是鹦鹉。


鸟啄自己的羽毛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清洁的举动,正常情况之下并不会给鸟造成伤害,反而可以达到清洁皮肤梳理羽毛的效果。但是,当这种正常的鸟类清洁行为变得偏执甚至病态起来,那么你的鸟正在遭受困扰,而这种行为就叫做啄羽症或者啄羽癖。


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什么是鸟的啄羽症,哪些鸟更容易患上此病?


鸟类自啄或互啄而引起体表某部位羽毛过度脱落的现象称之为啄羽症或啄羽癖。常见的非洲灰鹦鹉、凤头鹦鹉、玄凤鹦鹉、金刚鹦鹉、锥尾鹦鹉等笼养鸟多有这种倾向。其中,鸟的羽毛不正常或者过度脱落是常见的表现,多见于背腹部和翅膀,互啄双方还常见于头部,严重者全身羽毛几乎被啄光。


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啄羽症是常发生在人工饲养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相反的是野生的鸟类基本上不会去通过啄的方式将身上的羽毛损坏。对于野生鸟来说,生存和繁殖就是它们的全部,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两项任务,它们对于自己的羽毛分外爱惜。即便是日常情理中啄下的羽毛,也基本都是因为自然生长周期结束已经快要掉落的,也可以说是处于换羽阶段正常掉落的羽毛。


对于鸟类来说,通常情况之下一年要换羽两次:在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冬季及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或婚羽。换羽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可使羽毛常年保持完好,并能应对羽毛的损伤,有利于完成迁徙、越冬及繁殖。正常来说脱落的羽毛会在六十几周的时间内长出来,但是患有啄羽症的处于笼养环境中的鸟会出现相互啄或互啄羽毛的情况,以至于羽毛还未长出就已经再次被啄掉了。这样就导致鸟身上的羽毛过度脱落,皮肤裸露面积过大,从而影响鸟的美观、保暖以及其他一些健康隐患。


鸟类正常的清洁梳理羽毛的行为是没有必要去纠正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通过啄扯等方式损坏自己羽毛的异常行为。


  1. •正常梳洗动作轻柔。鸟在梳洗过程中,会用自己的喙拉起一根羽毛从头到尾的进行梳理,有时重复一次后更换另一根羽毛重复梳洗动作,动作整体是轻柔的。有时也会有羽毛脱落,但是脱落的羽毛基本为整根,且羽毛根部没有血丝或者细碎的皮肉。
  2. •鸟类之间的互相梳理行为也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加强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
  3. •鸟异常啄羽的时候动作急躁且粗暴,用喙拉起一根羽毛进行短暂的梳洗甚至没有就将其咬断断或者连根拔起。
  4. •多鸟笼养会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那些患有啄羽症的鸟类会互相啄对方的羽毛。同时啄落的羽毛是断掉的,即便有整根的也可以观察到根部处有异常的红色血迹或者粘黏的皮肉。


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笼养鸟出现啄羽症是由哪些因素导致,宠主应该如何人应对?  

导致笼养鸟出现啄羽表现的主要原因包括精神压力、笼养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亲鸟营巢准备、寄生虫或者其他疾病原因。


1、•精神压力,人工饲养的鸟,包括宠物鸟、动物园以及宠物店里面的鸟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些鸟长期待在笼内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那些独处且没有配偶的鸟,没有同类的陪伴,没有足够的玩耍空间和玩具,同时还要面领噪音、其他宠物(猫或者狗)带来的潜在捕食者的威胁。长期处于这些大大小小压力之下,鸟很可能出现各种行为或者精神问题,啄羽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应对:独鸟增加一个玩伴,同时给它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玩耍玩具,比如可以啃咬的木头、安装上活动栖木、提供沙浴或者水浴的条件等。不要将鸟长期捆绑在室内,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带着鸟外出透透气。


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2、•多鸟笼养密度过大,鸟的日常活动受到影响,极容易同“室友”发生矛盾互啄羽毛。此外,笼子过小活动受限,就容易因为无聊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因为无聊啄自己的羽毛。

应对:调整饲养密度,根据饲养的鸟的数量更换更大的鸟笼,保持通风且避免强光照射。


3、•长期喂食单一饲料、饲料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当鸟缺乏生长所必须的氨基酸、钙磷铁锌以及各种维生素时,会导致鸟烦躁、羽毛生长不良断裂、皮肤瘙痒诱发啄羽。

应对:平时保持多样性的喂食,不要长期喂单一的饲料,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物质,放置一些新鲜的水果或者蔬菜可以保证维生素的供应。此外,煮熟地鸡蛋黄、羽毛分、鲜活的昆虫等也是不错的“零食”,可以适度供应。


4、•营巢准备,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构筑巢的话,亲鸟会啄下自己腹部的柔软羽毛来构筑巢,如果亲鸟已经成功孵化并养育了一窝雏鸟并且准备孵化下一批雏鸟的时候,它们也会叼啄自己上一批雏鸟的羽毛来筑巢。此外,当它们需要休整旧巢的时候,也会叼啄自己、或者其他同伴的羽毛来进行修理。

应对:对于长大的雏鸟适时分笼,同时在繁殖筑巢阶段提供足够的合适的建筑材料。


宠物鸟啄羽症应该怎么办,看过来

5、•寄生虫(笼养鸟出现情况一般较少)或者蚊虫叮咬等其他的一些体外刺激。

应对:加强鸟笼卫生.要定期清扫、晾晒或烫洗笼舍,消灭螨虫。要定期驱杀体外寄生虫。


6、•皮肤或羽囊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最后:对于鹦鹉等比较经常发生啄羽症的鸟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断喙手术。此外,类似猫狗常用的伊丽莎白圈进行DIY也是不错的选择,根据鸟的大小剪出一个合适的硬圈,戴在鸟的脖子上可以阻止期啄羽行为。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