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鄙視八面玲瓏,但請不要吃“個性”的虧

有人說性格即命運,天賦也是命運。因此我們都在修煉自己的個性,尋找自己的天賦,為的是不枉費自己的人生。但是,你究竟瞭解自己多少?別人瞭解你多少?你又瞭解別人多少?


我們想要了解人,但卻又不夠了解人。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鮮少思考別人,用我們習慣的模式去溝通,去講我們想要講的。但是,這些未必是別人想聽的,即使人家想聽,講的方式不對就讓效果大打折扣。出色溝通就是要讓我們知己知彼,在溝通或說服的場合能夠百戰百勝。


你可以鄙視八面玲瓏,但請不要吃“個性”的虧


01.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和個性


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真實的自己,探索自己無限的可能性。不同的生活歷程造就了大家獨特的個性,而這些個性又在多方交互作用下逐漸整統合一,並生髮出持久性。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認為,個性是一些持久不變的性格特徵,而特質則可視為是引起行為的先天傾向。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為人處事其實是有一定先天傾向的。為了更好地幫助你瞭解人格特質,這裡將其做一下區分,即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兩類。


你可以鄙視八面玲瓏,但請不要吃“個性”的虧


共同特質


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常受到類似因素的影響,像是種族、文化、社會生活方式等方面。當然人格結構中也有共同的部分,例如東方人熱衷“集體主義”性格,西方則是“個人主義”性格更為突出。這說明了人格結構中是存在著共同特質的。


共同特質是屬於同一文化形態下人們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質,並且普遍的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的。從共同特質看,個體間的差異只不過是個人所具備這種特質的多寡或強弱不同而己。


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可再分為首要、中心和次要三種特質。


首要特質

指代個人最獨特個性的特質,這個特質主導整個人格,又稱“核心特質”。這是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如我們常說的暖男、渣男就是在形容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核心特質。


中心特質

即個人性格方面的幾個特徵。最適合用來描述此人的五到十個特質,即構成人格的中心特質。例如開朗的、主動的、精力充沛的、勤奮進取、樂觀等等。


次要特質

個人只有在某些情境下才會表現的行為,是調節環境時的暫時性行為。例如有的人在演講場合可能會滔滔不絕,但在一般人際關係中則顯得比較木訥。

你可以鄙視八面玲瓏,但請不要吃“個性”的虧


02.

見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


在諮詢過程中,準確判斷一個人的個性對後續的諮詢動作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有些來訪者本身比較感性,這個時候心理治療就得先建立關係並採取相同的感性路線;而對於比較看重理性層面的來訪者,治療師就可以提供比較多的數據和具體方法步驟的解決方案。


在職場上或者在家庭裡,大多數人常常把“對話”誤以為是“溝通”。對話只是把你想講的講完,但溝通卻包含了說服和情感交流的過程。當我們誤以為對話是溝通時,我們把想講的話講完了,卻沒有達到共識,甚至常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狀況。


在面對不同個性的人時,只有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才能夠達到有效的溝通。同樣是一句話語,可以選擇講完就好,不必在乎效果;也可以選擇被聽見並且獲得改變。前者是“對話”,後者是“溝通”。


你可以鄙視八面玲瓏,但請不要吃“個性”的虧


03.

個性好與壞,要知己與彼


個性或許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只是在不同的場景中有時候能創造自己的優勢,有時候則是限制自己的弱勢。瞭解自己的個性和別人的個性,其實是可以在職場上互相補充,而不必走到針鋒相對的地步。瞭解是為了能有更多的包容,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代表著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有屬於它的色彩。


當我們在說話前,先依照對方個性做好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學會出色地溝通並不代表溝通成功率就會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減少失敗率。


如果說每種性格代表一種顏色,那麼每個人未必只有一種顏色。但唯一確定的是:這些不同的顏色交錯在一起,就會創造出這個世界的繽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