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人民抵抗白蓮教的歷史故事

白蓮教起義,又稱川楚教亂,是1795—1804年清朝中期爆發於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政府的事件。清《廣安州志》載,因與白蓮教匪戰鬥犧牲的團練義勇達637人,不屈受辱死難的貞節烈女和無辜百姓更是數以千計。

達州白蓮教首領王三槐率領數千兵馬沿渠江而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生靈塗炭,百姓無一倖免。發生在廣安抵抗白蓮教的歷史故事較多,廣安大良城由於地處川東北白蓮教起義的腹心地帶,不可避免地成為教軍與官軍爭奪的焦點,大良城西門外保存的“大良城避白蓮亂紀事”題刻,記述了大良城的來歷、白蓮教起義的經過,成為研究廣安與川東北白蓮教起義的重要實物資料。當然,還有甘溪場姜氏一家23人被白蓮教追殺集體投江的故事。


廣安人民抵抗白蓮教的歷史故事

一、大良城“避白蓮亂紀事”

“大良城避白蓮亂紀事”石刻,由順慶府學生員鄭嘉量撰寫,廣安州學生員鄭瑞玉審校,學生向浩、向瀛參與,順慶府及廣安州兩級士紳生員諸人於嘉慶十四年(1809)六月初一立,石匠吳□□刻。具體內容為:

廣安大良城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寨,這個地方原來叫蓮花山。南宋淳祐二年(1242),四川安撫制置使餘玠為抵禦蒙古軍入侵,以其戰略地理位置險要,在方山頂修築立城,將廣安軍治所移駐城上,這裡就成了川東北的軍事重鎮。元、明時期的多次戰亂,周邊各地居民在這裡躲避兵災人禍都能轉危為安,老百姓把大良城當作長城一樣的堅固屏障依仗。清朝建立後,歷經康乾盛世,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一百多年來少有戰事。

乾隆五十七年(1793),河南白蓮教支派混元教首領劉松、劉之協秘密傳播白蓮教,被朝廷追捕。劉之協逃脫後又在湖北各地發展了宋之清、齊林、樊學明、謝添繡等徒眾,白蓮教很快蔓延到四川。乾隆五十九年(1795)冬天,各地白蓮教開始相約起事,商定湖北荊州、襄陽一帶教徒先揭竿而起反叛朝廷,川東北達州和陝西的教徒隨後響應。

嘉慶元年(1796)9月,達州的徐天德、王登廷、張泳壽、趙麻花等率教徒數千人在亭子鋪暴動,東鄉(今宣漢)王三槐、冷天祿,巴州(今巴中)羅其清、苟文明、鮮大川,通江冉文儔、王士虎等隨後附和,雲集響應起義的教眾達10多萬人。教軍按青、黃、藍、白分旗號,設掌櫃、總兵、先鋒、千總等職務,由各號總教師統領。川東北一帶的州縣成為白蓮教起義的重災區,百姓遭受苦難和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入境時一樣。嘉慶二年(1797)11月,教軍由儀隴、蓬安、營山等地進入廣安境內,所到之處,攻城掠寨,燒殺慘烈,唯有大良城上數千人口得以保全。嘉慶三年(1798)春,利用賊勢退卻的空隙,廣安軍民才將大良城加以維修,渠縣、鄰水及周邊各地軍民百姓10餘萬人聚守避亂在這裡。嘉慶四年(1799年)3月,冷天祿教軍再次進攻廣安時,白市人向啟昌剛從北京參加會試回來,就被推舉為大良城寨首,教軍來攻時他就督理團練鄉勇防守,賊退時就安排百姓下寨耕種,就這樣在炮火中堅持到嘉慶九年(1804)起義最終被平定。如果不是有像大良城這樣堅固險要的堡壘,有如向啟昌一樣英勇無畏的軍民抗擊,廣安百姓不知還要遭受多久的災難啊!後來向啟昌憑軍功由皇帝賜給“義衛鄉閭”匾額,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這些事情必須要讓後人明白並以此為鑑。(資料收廣安市文管所陳杰傑提供)

廣安人民抵抗白蓮教的歷史故事

二、白蓮教追殺姜氏家族的故事

據《姜氏族譜》載,清嘉慶二年(1797)冬月初四日,達州白蓮教首領王三槐率領數千兵馬佔領廣安州渠河以東的甘溪場(今華鎣永興鎮),家住觀塘蓮花村人和寨下的姜氏家族老祖母向氏聞訊,立即叫來家族大小男女緊急商議。向氏是蓮花村公認的能幹人,與丈夫姜淑民含辛茹苦,耕讀為生,家中其樂融融。向氏42歲時,丈夫去世,留下9個尚未成年的子女。

當時年已76歲的向氏得知王三槐率白蓮教人馬即將渡過渠江,她便開始籌劃,大兒子姜學富、二兒子姜學貴奉公守險,防賊西渡;三兒子姜學泮、四兒子姜學聰率男丁到遠處躲藏,以保姜家種族留存;而家中婦女因為行走不便,由向氏帶領,乘坐一條木船到渠江邊躲藏。於是姜學聰囑咐侄兒姜國禧僱來一隻木船停靠在門前的小河裡,一旦賊兵到來,就立即攙扶向氏率全家婦女登船,渡到渠江對面的東岸躲藏起來。待這一切都安排妥當,姜學聰等人隨兄長們離去。

這天傍晚,王三槐部竟然西渡渠江,直奔蓮花村而來。得知消息,向氏立即帶領全家婦女(兒媳4人、孫媳7人、孫女10人)登船渡河,到河東岸邊的亂石叢中藏匿。誰知第二天清晨,王三槐部從渠江兩岸同時搜索,眼見就要靠近向氏等人的藏身之處。此時此刻,前面是步步逼來的王三槐部,後面是浩浩東去的渠江,姜氏22名婦孺已無路可逃,危急萬分,為不被俘獲,向氏決計保全名節,率先躍入渠江之中,其兒媳陳氏、鄧氏、潘氏和姜學聰的夫人程氏見狀,欲救無法,而前面搜索的王三槐部愈來愈近,見婆婆躍入江中,她們便與侄媳蒲氏、李氏、遊氏、丁氏、程氏、夏氏、向氏、侄女么姑、二姑、三姑、四姑、女兒細姑、引姑、三姑等21名女性全部攜手追隨向氏躍入渠江,姜氏家族22位女性加上駕船渡江的姜國禧,一共23人全部遇難。

等到初六日,清兵趕來,王三槐部才退逃。姜學聰兄弟乘機返家,聽說家中20餘位婦女皆跳河身亡,聞此噩耗,弟兄幾人痛不欲生,決定跟隨清兵消滅白蓮教賊匪。

次年二月十二日,姜氏23人的遺體被安葬於廣安州明月鄉石羊裡羊角壩的新房樑子。姜學聰含淚撰寫《先妣向老孺人及闔家婦女二十三人溺亡慘狀》。著名數學家何魯為向氏撰寫詩文《薑母向太夫人贊》,民國名人蒲殿俊撰詩《吊薑母向孺人蒙難事》,著名農學家周建侯撰寫文章《祭薑母向太夫人死難事》,原國民黨陸軍上將、二十軍軍長楊森題詞“貞烈永昭”。

在與白蓮教的鬥爭中,廣安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悲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