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做自己,其次才能賦予別的角色

1、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你的角色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你是嬰兒,你是父母的孩子,你是家族的子孫,你是………..

首先是做自己,其次才能賦予別的角色

最近#何猷君#備大禮獎勵奚夢瑤#再度登上微博熱搜(閱讀5.8億,討論4.1萬)

生個孩子就獎勵,很顯然,孩子已經成為家庭的戰利品,當然“何猷君”後面做了澄清,但越解釋越說不清。總之希望你們一家三口幸福!

雖然那個時候你還不懂事,但其實你已經揹負了很多個角色,所以你成為了怪蜀黍與怪阿姨的玩具,成為了父母的戰利品,能為了大人們的日常談資;而你反正也不明白,所以乾脆就任由人擺佈,配合所有人演出,不就是讓大家開心嘛!我只負責咧嘴笑就能讓她們個個興高采烈................然後每天過著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也挺舒服的!

2、幾年後,你稍微長大一點了,你得開始上學了,父母為你選擇了最好的學校,希望你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其實這些並不是你想要的,可現在的你還沒有成年,一切是按照父母的安排!

因為反抗無力,還不如乖乖聽話呢!

而唯一能反抗的是父母每天早上送你到學校,離別時“撕心裂肺的哭” ;

父母同樣也留下了不捨的眼淚,可還得心裡和你說“孩子慢慢適應吧,為了你的將來,爸媽其實也不捨,但也沒辦法!吃的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

其實寶寶心裡已經夠苦了,只是寶寶有苦難說啊!

所以經過多天的哭鬧後,你只能妥協,乖乖的去上學,乖乖的接受各種補習班,各種的家庭作業,其實那個時候你比狗都累,但你無力反抗,只能乖乖的作業。

如果你不聽話,父母就會說,你看爸媽每天這麼為啥,還不是為了你,為你讓你上最好的學校,為了讓你住最好的房子,為了讓你享受最好的生活。

說到這裡寶寶特別想說一句話“難道房子只是給我一個人住?如果是,寶寶真心承受不起啊!寶寶寧願不住這大房子,來換得父母的陪伴!

3、高考後父母扎堆離婚了,理由是孩子終於考上大學了,現在離婚就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了,請問誰說不會影響,有沒有問過寶寶?

在寶寶的內心,寧願沒有考上大學換得完整的家庭。當然我也不是說應該為了孩子而勉強支撐這段婚姻,但是起碼應該和孩子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決定,有的孩子可以理解,那他自然會順其自然接受,可還有一部分難以接受的孩子呢,沒有人考慮過他們的想法,他們會在缺票愛意的環境下長大,自卑環繞著他們的一生。

4、再過幾年後,考大學了,然後就會面臨考哪所大學的難題,你本來想考這所,可父母不同意,她們認為那所會更好,原因是名牌大學,再說了你們班上誰誰誰也是報考了這所大學,我們也不能輸給別人…….所以最終你還是被說服了,你就勉強選擇了這所學校,很不情願的心態去上了學校........

5、還有一個現象,大學畢業後,你該考慮個人問題了,如果你的家庭是屬於家族企業,那麼你的婚姻未必能自由,得聯姻,得門當戶對;可對方並不是你喜歡的類型,你們兩個只有兄妹情,可無論你旭何解釋,父母依然會用理由說服你。在父母看來對方無論是家庭背景、學歷背景都和你匹配,所以你們合適.............

6、緊接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了,你該承擔起責任了,所以你被安排到家族企業,可管理企業並不是你喜歡的職業,你更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經過多次無力的反抗,宣佈無效,好吧!

你就這樣踏上了管理家族企業之路.........

而整個企業畢竟經過父輩一點一滴打拼起來的,大家辛苦付出的時候,你在哪?“這些是蜀黍伯伯們的各種不服氣”於是各種障礙就出現了,你得像打怪一樣,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這些障礙一一斬獲,你將才能展開下面的工作。

在蔡康永看來,所謂的做自己,他其實並不是一種祝福,而是一種責任。講的就是,如果你想要做自己,那你就必須先把你自己所需要擔負的責任扛起來,就是在我們進行抉擇的時候,不要把責任賴給別人。

想要真正的,做到做自己的話,那首先就需要,能夠自己進行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你喜歡音樂,想要做音樂的父母不同意,但是你覺得父母不應該阻礙你做自己。你能否做到在未來的生活當中自行負責,自己生活當中的花銷而不靠父母。就算再苦再累,你也能夠為今天自己所決定的這個目標,而去奮鬥,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而進行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