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鄉手記:逆襲的短腿,活著或許有希望


封鄉手記:逆襲的短腿,活著或許有希望


對於韓劇的接觸,起初於鄉下90年代的黑白電視機,那時只能搜到三個臺,一箇中央臺,一個湖北臺,一個漢川臺,偶爾也會收到鄉里的臺。那時,可能連手機都沒聽說過,何談今日的wifi。就是這臺黑白電視機,讓同村的孩子和自己開始想知道一個大黑匣子裡的奧秘,正是那個電視劇剛剛埋植國人心底的初刻,港臺劇和韓劇逆襲祖國大陸,包括筆者那樣並不發達的鄉村,自己對港臺劇的認知比較深刻,比較經典的有黃日華的《天龍八部》,亞視的《雪花神劍》,90年代的港臺劇是亞視的天下,至於今日的TVB還是相對弱勢的,那時亞視給筆者印象,古裝劇較多,翻拍古龍小說的居多。但筆者還是更加鍾情於打打殺殺色彩濃厚的港臺劇之外的韓劇,張東健的《天橋風雲》是筆者看到的第一部韓劇,當然,張東健現在仍是韓國炙手可熱的巨星,其後便是崔智友、柳承元、裴勇俊……

至於新千年以後的韓劇新星面孔,筆者就難以熟知。“先入為主”是筆者那不值一提的傳播學專業概念,什麼是經典,一般都是先入為主。同樣,與筆者一同成長起來的電視機,哪些才是經典,當然是那些先入為主的人和故事。揮之不去的是記憶與懷戀,才可謂之精神百爽。筆者從沒懷疑自己是個念舊的人,也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只可惜抹了點流年的無奈,便作罷。兩袖一擺,空空的眼簾在想,或許筆者也是個短腿,或者才有希望。在一個人不是人,人不認人的荒漠化的光怪大陸,你有什麼辦法,只有活著。

活著讓筆者在學校這個離經但不能叛道的地方,流放了近15年,可以扔掉那些無聊的學習,但無法抗拒意識形態的潮流。接受吧!或許真有點麻木了,便把注意力轉到了電視劇的身上,無聊時消磨時間,有聊時增加談資。韓國是個現代化的國家,可韓劇卻也總離不開家庭的影子,站在首爾的大街上,你呼吸的都是現代化的汽車尾氣,而下了班或休息在家的時候,家庭或許是韓國傳統的最大保存和最大體現。90年代伴著筆者的韓劇大都為悲傷系列,自然筆者也被渲染了多感了。後來接觸韓國的家庭情景喜劇,便知道韓劇中的喜劇,可不想筆者這回的頭熱,便看完了《搞笑一家人》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共416集。

其中,在第一部的《搞笑一家人》中,李氏家族李順才的大兒子李俊河讓筆者有所同感,整天無所事事,出去求職總面臨各種“被學習”,這也算筆者近期的一點抱怨吧!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爺爺李順才是說一不二的家族老大,兩個孫子李允浩和李敏浩的兩個極端自然會引起不和諧的爭吵,小兒子李民勇和大嫂的滑稽內鬥,還有徐敏靜的愛情苦追路。筆者承認藝術高於生活,但藝術也來源生活,畢竟,這樣的電視劇也側面反映韓國的傳統在家庭。爭吵的李氏家族便是一場華麗的逆襲,李俊河面對強勢的老婆,依舊堅持自己的股票,那隻股票可能是對妻子的信任,也可能是對自己選擇的信任;徐敏靜的愛情一波三折在微笑與淚水中結束了內心的掙扎,卻倚首窗外望著李民勇遠去的現代車漸漸消失在朦朧的細雨中,等到的是李允浩那銷魂的摩的聲,彼此的相遇,彼此的對望,無言勝有聲。至於李敏浩和姜由美的“姐弟戀”也是在沙灘海洋的遙望中寄託一片深情。這個李氏家族的五個男性成員幾乎都是短腿的典型代表,受挫,失意,黯然神傷,卻始終相信手中的選擇是正確的,可這種選擇在世態炎涼的打擊下,卻已然走到最後,家庭乃至家族爭吵背後的互相和諧的力量是這部電視劇最大的成功之處,傳統盡顯韓國家庭之中,家庭乃至家族的問候始終是這些短腿們相信自己選擇正確的重要力量。

這當然是筆者對《搞笑一家人》第一部的淺嘗輒止,第二部和第三部亦有出彩之處,卻繞不開韓國家庭的因素,正因為有小家,傳統讓韓國人變得更加韌性。家庭背後的傳統是儒教原旨主義,這也是筆者這個短腿在閱讀《中國人的性格歷史》中關於中韓民族性格對比的結果,原旨主義讓韓國人容易走極端,至剛至純,缺少了中國儒家那點圓滑。筆者是可以理解韓國人的儒教原旨主義的,真!這也是國產電視劇在面對韓流一觸而潰的重要原因,因為本身文化的不同,圓滑加上這個浮躁,國產電視劇缺乏創意是無法避免的尷尬。

既然活著,筆者還是希望看到點純粹的東西,再將目光轉向《搞笑一家人》第一部,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只有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後,便看到一兩點曙光,李俊河在最後的等待中讓自己唯一的一次賭注中幸運而出。從一個備受凡人詬病的問題青年一躍上升為世人拍手稱讚的有為青年。問題青年也好,有為青年也罷,有為也好,無為也罷,對於短腿們而言,活著或許有點希望。短腿,一個被扣在筆者這類物以類聚的人群上,不接受亦能怎樣,既然腿短了,跑的沒有世人快,那也盡人事,聽天命,在苦苦的掙扎中好好的活著,或許,有一天;哦,不是,某一天,短腿的逆襲便是華麗麗的深情回眸,一笑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