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2019年,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為4856億元,同比大降9.6%。2020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電力項目停產、停工,一季度的輸配電市場顯得更加冷清。然而,思源電氣卻實現逆勢增長,羨煞旁人。

日前,思源電氣發佈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1-3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為6,062.4萬元至9,000萬元,同比上年增長200%至345.37%。

在電力裝備這一國企林立、強手如雲的市場裡,思源電氣作為一家民營輸配電設備企業,竟然在整個行業低潮期逆勢崛起,它的制勝法寶究竟是什麼?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非常規已成“常規”

除了2020年第一季度大漲345.37%的超強業績外,2019年思源電氣的經營業績同樣非常不錯。根據思源電氣此前公佈的相關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思源電氣實現營業收入63.78億元、同比增長32.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94.6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5.10億元,同比增長158.11%。但是,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我們會發現,思源電氣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業績水平,其實已經趨於常規化。

據國際能源網記者瞭解,思源電氣成立於1993年12月,其前身繫上海思源電氣有限公司。2000 年12 月28 日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一家國內知名的專業研發和生產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火炬計劃企業,是電力設備製造與服務業中發展最快的上市公司之一。目前,思源電氣已擁有十多個製造實體,分佈於上海、如皋、常州、南京等地,產品覆蓋了超高壓、高壓開關設備、變壓器、繼電保護及自動化系統、無功補償裝置、測量監測裝置、電力電子設備、汽車電子等專業領域。

作為一家輸配電設備企業,其命運與電網項目緊密相連,可以說,電網企業的投資額度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類型設備企業的當期業績,但是,反觀思源電氣的歷年業績水平,似乎並不符合這種“規律”。

記者統計了最近10年(2010-2019年)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度,並將其與當期的思源電氣業績水平做對比(此處選取了歸屬淨利潤),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思源電氣似乎並不理會市場大環境如何,業績水平該漲就漲、該跌就跌,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單位:(億元)

2011年,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為3686.5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6.92,但2011年思源電氣的歸屬淨利潤僅為1.54億元,同比2010年反而大跌了72.25%。同樣的情形又在2015年出現,2015年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為4640億元,同比2014年增加5.79%,但思源電氣的當期歸屬淨利潤卻僅為38200億元,同比2014年下跌-16.26%。

自2016年達到最高的5431.49億元后,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開始走低,據相關數據,2019年我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僅為4856億元,同比2018年大跌9.62%,幾乎回到2015年的水平。但是,反觀此時的思源電氣,根據其業績快報,2019年思源電氣的歸屬淨利潤為5.74億元,同比大漲94.68%。

如果一家公司偶爾出現一次兩次與市場大環境相悖的非常規業績,我們姑且還可以將其歸結於某些偶發因素,但是當這種非常規成為常規,就不免令人好奇了。

獨特的內生增長

前文提到,思源電氣在最近十年的發展歷史中,頻頻冒出非常規業績,記者經調查發現,這種非常規實際上是因為其在大環境向好並帶動業績增長的時候,選擇攻堅技術難題,然後這種技術積累又在市場下行的時候站出來拉昇業績。簡言之,就是其佈局多年的多產品和兩個市場終於在2019年進入收穫期。

據國際能源網瞭解,思源電氣在1993年剛剛成立時是做電力二次設備的,其產品只有一種——避雷器在線檢測儀,銷售額僅為萬元左右。1995年開始,思源電氣開始研發抗干擾介損測試儀和消弧線圈自動調諧技術,嘗試突破單一產品的限制。

所謂電力二次設備,是對電力系統內一次設備進行監察,測量,控制,保護,調節的輔助設備,即不直接和電能產生聯繫的設備。例如電錶、絕緣監察裝置、控制和信號裝置等。

思源電氣主打的消弧線圈自動調諧及接地成套裝置,用於消除單相接地故障引發的接地電弧,減少跳閘事故,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當時由於國內電網結構相對簡單,這種安全裝置在上市時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不過後來隨著電壓等級不斷提高,電網規模快速擴大,類似消弧線圈的電力二次設備才逐漸有了市場。在2004年上市時,思源電氣實現了從二次設備到一次設備的跨越,其業務領域也拓展到電力電子綜合設備、高壓電器和高壓檢測儀等領域。此後,思源電氣一直堅持走技術創新拉動業績增長的路線,並在2012年後邁入了技術創新高速發展期。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消弧線圈

2012年,其GIS、電力電子產品的市場份額取得突破;2014年,550KV GIS通過鑑定;2018年,實現超高壓直流開斷、保護裝置就地化、超高壓直流功能變氣體絕緣等技術創新。可以看到,每次技術重大突破,基本與前文所述的非常規業績的時間點相對應。而2019年和2020年,思源電氣的技術深耕進入收穫期,在智能變電站、應急供電、超級電容器等熱門領域獲得突破,所以能夠實現逆市上揚。因此可以說,思源電氣的非常規業績源於其基本依賴內生增長的獨有發展方式。

超越國網旗下的競爭者

在投資圈有一句俗語:“風口來了,豬也能上天。”而這句話還有後半句:“風口走了,豬摔得一個比一個慘。”的確,當資本的大潮退卻後,究竟誰在裸泳可謂是一目瞭然。從2019年的逆市上揚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暴漲345.37%來看,思源電氣顯然不是裸泳者,而是有真正實力。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單位:(%)

記者統計了思源電氣,以及與其同為電力設備企業且體量大致相當的平高電氣、置信電氣、許繼電氣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可以明顯的看到,思源電氣的毛利率水平雖然有所下滑,但仍然領先於其他三家國網系企業,而這離不開此前思源電氣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其實,思源電氣作為一家民營電力設備企業,其發展思路一直很清晰——向全球客戶提供一流的電氣設備與服務,幫助客戶安全、可靠、高效地使用和維護電力。

在2010年至2016年電網基礎投資規模快速擴大的時期,其並沒有被連年增長的業績衝昏頭腦,而是始終立足於自身發展特點,堅持依靠技術創新的內生增長來拉動業績。雖然沒有像其他三家企業那樣在上一個風口期實現超高速發展,但是當風口走後,思源電氣卻憑著紮實的技術積累,一舉實現彎道超車。不僅如此,思源電氣還將視線放到國際市場,在肯尼亞、莫桑比克、巴基斯坦等國都可以看到該公司參與的電力項目建設。

平高、許繼、置信皆被超越!思源電氣今年首季業績大漲345.37%!

單位:(億元)

不僅在毛利率上思源電氣成功碾壓國網旗下的三家公司,在歸屬淨利潤方面同樣如此。許繼、平高和置信三家企業的歸屬淨利潤,在電網基礎建設投資下滑的2016年至2019年,都經歷了一次斷崖式下滑。其中,平高電氣的歸屬淨利潤從2019年的12.2億元,大跌至2018年的2.86億元,下降幅度高達327%,而置信電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2019年前三季度甚至處於虧損狀態。

反觀思源電氣,僅在2017年出現小幅下滑,緊接著便開始反彈,至2019年前三季度,其歸屬淨利潤已經反超其他三家國網系企業。而根據其2020年第一季度預告,思源電氣的增長期才剛剛開始,照此下去,三家國網系企業與思源電氣在這一項數據上的差距將越拉越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許繼電氣最新發布的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其2019年歸屬淨利潤為4.26億元,同比大漲113%,結合其僅次於思源電氣的毛利率,我們可以看到,未來電力設備行業的競爭,勢必會圍繞毛利率展開。而單個企業毛利率水平的高低,主要還是看該企業是否具有技術上的優勢。

目前,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我國用電需求也逐漸放緩,而用電需求的放緩則意味著我國電網投資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粗放式發展時代。在電網投資邁入集約化時代後,國網、南網等大電網企業勢必將嚴格控制投資規模,更加註重精準投資。對於電力設備行業來說,技術方面的差距也將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單一企業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