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Master研究型碩士和Taught Master授課型碩士詳解

準備申請留學選專業的時候,面對十幾個專業類別幾十個專業細分,你也許會無從下手,不知道哪個專業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不過在選擇專業之前,你是否考慮好要讀哪一種Master了嗎?

Research Master研究型碩士和Taught Master授課型碩士詳解

圖源自網絡


目前大部分留學生申請的Master課程都是“Taught Master”,即“授課型碩士”,而與之相對的還有“Research Master”,也就是研究型碩士。


什麼是Taught Master?


Taught master授課型碩士,也就是字面意思,以授課形式為主進行的教學活動,主要有MSc(Master of Science)和MA(Master of Arts)。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到兩年的教學安排裡,要修滿十幾門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結束後會有學年考試或者單獨的結業論文。


而在快畢業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主題分配導師,誰做導師往往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而是自動分配給你的。大概情況就是這樣子。當然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具體安排。


什麼是Research Master?


Research master研究型碩士,在英國也稱之為MRes (Master of research)和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都是一種預備形式的研究生學位,而主要目的是為了畢業之後繼續讀PhD。


Research master申請難度較Taught master來講會高很多,因為學校要根據你所提交的申請材料來判斷你是否適合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同時也會評估你之前本科或者其他研究生階段(沒錯,有些申請者會專門讀一個Taught master之後再申請Research master)所學課程以及有過的學術研究經歷來判斷你的學術水平。所以申請材料中,你的畢業論文往往是你唯一能夠提供的能夠完整證明你學術水平的申請材料,而再提交一篇說的過去的Research proposal,說明你的研究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授予學位上,research master也更加獨立,同時在不同國家也會有不同的情況。在荷蘭,Research master和PhD是完全分開的項目,在美國,在博士階段的5年裡,前兩年被視為碩士課程,但稱之為博士前兩年,同時如果退學的話,校方會根據你已修的學分授予你相應的碩士學位。而在英國,如果沒能成功進入PhD candidate階段,校方則會給授予一個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學位。


~~~~~~~~~~~~~~~~~~~~~~~~~~~~~~~~~


所以總結一下來說,Taught Master和Research Master主要有以下區別:


Taught Master:


1. 上課形式和本科階段非常相似;

2. 每個學期都會有相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以授課,講座或者實驗室活動等形式進行;

3. 每個課程都會有對應的教授和助教負責教學活動;

4. 學位以MSc和MA為主。


Research Master:


1. 學位授予上更加獨立靈活;

2. 沒有固定的教學安排,但需要不斷跟進自己的研究項目,確保按照既定計劃進行;

3. 擁有一個固定的導師,導師會從頭至尾負責指導學術研究工作;

4. 學位以MRes和MPhil為主。


Taught Master和Research Master也有一些共同點。例如在學制上,一般都會持續1到2年。從需要掌握的內容上來講也是有相同點的。只不過形式上有所區別Taught Master會專門有教授負責指導,而Research Master更多需要自主學習。同時在畢業的時候一篇論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決定開始申請的時候,不妨多問問自己問題,是否喜歡做學術研究工作,自己是否適合獨立自主學習,是否對你所喜歡的領域有著向更深層次探索的慾望。如果答案皆為“是”的話,不妨考慮一下Research Master。


選擇Research Master後,你面臨的下一個選擇也許就是是否要繼續讀PhD,而到了這一步可以說是你將面臨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決定之一,有句話Xio君一直很喜歡,讀PhD是一種人生方式,所以到時候也不妨考慮一下。


無論最後是選擇Taught Master還是Research Master, 都是一項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的投資,往往需要你付出很多精力才能確保拿到碩士學位。所以,既然選擇留學這條路,那就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段寶貴的時光充實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