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在出兵打仗前必須把糧草預備充足,人要吃飯馬要吃草,這說明後勤保障在任何時期的戰爭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影響戰局的可不僅是科技,還有後勤啊!隨著軍隊科技的發展在野戰條件下,傳統的“埋鍋造飯”食品保障體系開始被熱食快餐化保障體系所替代,這種熱食快餐具有無明火,方便攜帶,提高就餐速度和方便處理的優勢,大大提高了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的機動能力。食品的熱量高,豐盛可口受到了戰士們的喜愛。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野戰快速飲食說白了以自熱食品為代表,只需要2兩水倒在加熱包裡,可不是二兩酒啊。15分鐘一頓飯就上來了,生米這就煮成熟飯了,雖說你不能跟下館子比吧,但這營養一點也不差,反正我自己嚐了一份都給吃頂了,可想而知現在軍隊的保障體系有多健全。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在以前我們這麼吃飯你想都別想,更別說吃頓飽飯了。從炊事班的背大鍋,到新世紀的炊事班開上主食加工補給車都沒告別炊事員的“埋鍋造飯”時代,一旦明火出現真的是炊煙裊裊升起一傳千萬裡啊,對暴露行軍目標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那個年代就是不管出現什麼情況我們都能攻堅克難。

我軍75集團軍試點進行野戰快餐化保障,當著裡面的炊事員突然下到戰鬥班的那一刻起就得出了一個觀點,人人都是炊事員,人人都是戰鬥員。這就是該做飯的來訓練,常規訓練的也得會做飯了,那麼在未來戰場中炊事員到底會不會被此快餐體系所替代呢?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先來說一下炊事員,大家肯定就說了就是軍隊的廚子唄,因為軍事素質不行,所以只能發配發到炊事班去顛大勺炒個菜了,就這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吧。在外人看其形象就是帶個廚師帽,一件白色廚師服,你要不看他穿的是條迷彩褲還以為周圍館子聘請過來做飯的師傅呢,但是有從軍經歷的我來告訴你,炊事員的身體素質可能比戰鬥班的人都要強,人家可不是混日子做飯逃避艱苦訓練的,炊事員可以算得上是全能兵種了,既能做飯又能作戰,尤其是炊事班正副班長的素質,我敢說人間體能和特種兵集訓不會佔下風。

炊事員他得是先一個兵,其次才能是炊事員。我軍的炊事員戰鬥力可是經過戰火考驗的,在邊境自衛反擊戰時期,我軍後勤部隊的18名炊事員和一個連的敵人突然遭遇,大家肯定想:18個廚子這下凶多吉少了。結果是依託地形並且戰法嫻熟,愣是和敵人周旋了一天一夜,他們和之後趕到的增援部隊全殲了這股來犯之敵,奇蹟的是炊事員沒有一人傷亡。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炊事員是個背黑鍋的,但我給你60-70斤的大鍋你未必背的動,聽我們老班長敘述他當新兵那會,戰鬥班需要帶上武器彈藥,揹包墊磚的方式進行去跑5公里,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武裝5公里,炊事班也和戰鬥班一樣都要積極參與,目的就是在實戰條件下後勤得跟的上啊,不要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啊。炊事班的就會背上大鍋,野戰炊具和微衝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戰時的炊事員是要配備衝鋒槍的。有很多次5公里終點是炊事班先到達的,通過老班長的這番話說明炊事員不是老弱病殘更不是養大爺的崗位。

現代戰爭中戰戰機稍縱即逝,武器的升級和科技的進步讓戰場變得更復雜。沒有強大的後勤你就是已經走向滅亡了。誰家後院起火不是好事,就算你麾下千百萬精兵強將,不供給不吃不喝他們很快就會成為廢柴一群,有的直接就“有奶便是娘”了。現在我軍加強重視後勤建設是,後勤關乎戰鬥力,有了戰鬥力才方能強軍,強軍必先強後勤。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我軍開始對單兵口糧形成意識,這也得力於借鑑西方國家的思想,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採用炊事班統一給戰士做飯的方式,這仗打的太激烈了幾天吃不上一口飯是常事,因為炊事員也去打仗了。在朝鮮戰爭中戰士的炒麵+雪可以算是我軍單兵乾糧的雛形當真的和美軍交手後就知道人家的東西就是好啊,單兵補給方面面面俱到,能吃飯不說,還有零食呢。

美國在二戰時候後勤補給算的上是盟軍大哥了,不管是援助同盟國的武器裝備還是各種物資,人家絕對的不含糊,只要你打法西斯我就給你裝備物資。對自己的士兵那更不用說,那個時候對最前線打仗的美軍來說頓頓都有肉吃,人家口糧裡有壓縮餅乾,巧克力,肉罐頭,糖果,M豆,咖啡,火柴,口香糖,這是來打仗的還是來度假的?看過《兄弟連》這部電視劇的人都聽過K口糧D口糧這玩意,這就看出來了在那個時期的美軍已經很注意單兵口糧的重要性了,那會兒中國軍隊還在為能不能吃上飯而發愁呢。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到了70年代末我軍經歷了一次戰火考驗,那,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口糧體系了。761壓縮乾糧成和自衛反擊戰老兵成為了那個年代我軍的形象。那個年代前線士兵終於不用擔心“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這個狀態了。因為包括壓縮餅乾,午餐肉罐頭,,蔬菜罐頭,水果罐頭都是可以及時保障的,這些分分鐘就能讓你吃到撐。戰場機動能力提升了,戰士們當然能放開手腳好好大幹一場了。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761雖好可不要總吃啊,在戰場上雖說現在解決餓不著的問題,但是不一定健康啊。這些畢竟都是罐頭,誰也不去戰場上談養生。有的戰士曾說過壓縮餅乾硬的像磚頭根本咬不動,罐頭會因為寒冬而凍住,肉到嘴邊了還吃不了。不求別的就求有口熱飯吃,野戰條件下只有讓炊事員來用炊事車來做了,如果到了真的戰場,畢竟有些地形野戰炊事車開不上去或者不方便到這個地點進行作業,那就必須要辛苦我們的的戰士去找車了,為了吃口熱飯再貽誤了戰機那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吶,隨著今天單兵自熱食品出現根本的解決了部隊行軍的熱食問題,難道這就是我軍未來野戰條件下的趨勢嗎?

在未來戰場中,野戰熱食快餐將是部隊行軍作戰的趨勢,但是取消炊事員職位一時半會兒是不大可能的,雖說我們的自熱食品食譜龐大吧,但是天天吃,頓頓吃也不太現實,就算給你吃美軍最先進的MRE單兵口糧而且連續換著樣也會讓你煩的,炊事員依然是要發揮他的作用的。後勤保障依然要跟得上,你這些單兵自熱食品不也得是炊事員發給你的嗎。

阿富汗曾被美國和蘇聯兩個“大佬”的軍隊拜訪過,從裝備上看肯定不用說。阿富汗那個軍隊叫軍隊嗎?但是為什麼這倆大佬都沒嚐到什麼好果子,後勤跟不上,人員到不了。槍成了長矛,重武器成了廢鐵。蘇軍有多倒黴,海運想都別想,精衛能填海,除非蘇軍能出個牛人能造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空運成本又太高,還是節儉一點好。使命交給了陸軍,卡車就源源不斷的向阿富汗開進,但是類似“伏擊華北日軍觀光團”的鏡頭層出不窮。前線士兵物資緊缺,後方補給慘遭偷襲。補給線被切斷的軍隊真的就要哭爹喊娘了。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海灣戰爭中,強大的後勤體制保證了美國大兵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獲得充足的補給,隨時能吃上飽飯,因為人家有錢啊,採取戰略運輸,天上有飛機海上有軍艦。後勤都做到海空一體化,通過衛星定位部隊的作戰位置,本土和海外基地的“順風快遞”就開始發貨了,及時並準確地送到“買家”手裡。以便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這個保障體系的健全對部隊的機動力大有成效。出來混肯定要還的,伊拉克軍隊雖反映能力不如老美,但也不是傻子,因為傻子不能當兵。伊軍經常伏擊送食品彈藥的的美軍車隊,用零敲碎打足足除掉美軍一個營。足以證明後勤兵比一線兵更危險。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所以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就意識到這點準門派小分隊保護車隊安全,行動指揮官每次收到交火彙報的就會叼著雪茄長嘆一句:“就等著你玩這手呢,還真來了!”伊拉克游擊隊可能瞬間就被埋伏好的美海陸特種作戰小組給包了餃子。只要鞏固一個地點後勤部隊的各種補給就源源不斷的輸送,海灣戰爭是先來一大批跟著走,現在是每次都來一大批。然後跟著走,完事再來一大批,繼續跟著走。平時該打仗打仗,閒下來該吃吃,該玩玩。受傷去野戰醫院掛號去,給最及時的治療,是不是有一種家的感覺。

野戰快速自熱食品是在野戰實在沒有炊事條件的戰鬥狀態下應急使用,並不是用在任何行動中,所以炊事員並不是沒有用武之地了,如果在戰時露營狀態下依然要有炊事員做出可口的飯菜供給官兵的,若前線來視察的指揮官你總不能拿兩包自熱食品來吧,那麼你這部隊可就太不會做事了。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我軍野戰快速飲食體系出來了,食品質量真不比美軍的MRE差,我們已經是世界一流軍隊了,強軍不忘本。每一個兵種在部隊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這是革命軍隊的傳統,是打勝仗的保障,光榮傳統需要繼承啊,野戰快餐體系會是今後的主體,但是炊事員退出那可不是說說就完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