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定位器常見的6個問題原因分析

在調節閥的附屬裝置中,最主要、最實用的是閥門定位器。閥門定位器是調節閥的關鍵附件之一。它具有閥門定位功能,既克服閥杆摩擦力,又可以克服因介質壓力變化而引起的不平衡力,從而能夠使閥門快速的跟隨,並對應於調節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實現調節閥快速定位,提升其調節品質。隨著智能儀表技術的發展,智能技術、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傳統儀表中,大大提高了儀表的功能與性能。

閥門定位器的原理:反饋杆反饋閥門的開度位置發生變化,當輸入信號產生的電磁力矩與定位器的反饋系統產生的力矩相等,定位器力平衡系統處於平衡狀態,定位器處於穩定狀態,此時輸入信號與閥位成對應比例關係。當輸入信號變化或介質流體作用力等發生變化時,力平衡系統的平衡狀態被打破,磁電組件的作用力與因閥杆位置變化引起的反饋迴路產生的作用力就處於不平衡狀態,由於噴嘴和擋板作用,使定位器氣源輸出壓力發生變化,執行機構氣室壓力的變化推動執行機構運動,使閥杆定位到新位置,重新與輸入信號相對應,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在使用中改變定位器的反饋杆的結構(如凸輪曲線),可以改變調節閥的正、反作用,流量特性等,實現對調節閥性能的提升。

現場使用閥門定位器的種類非常繁多,有氣動閥門定位器、電氣閥門定位器、有配薄膜執行機構的閥門定位器、有配活塞執行機構的閥門定位器、有力平衡式閥門定位器、有位移平衡式閥門定位器,閥門定位器的廣泛使用,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故障,為保質、保量、安全地生產,就必須及時排除定位器可能產生地一切故障。要排除閥門定位器地的故障,必須正確判斷閥門定位器的那一個環節、那一個元件發生的故障。通常有如下兩種故障分析法:一是根據閥門定位器的傳遞函數,對閥門定位器進行逐個環節,逐個元件的分析,這種對現場檢修不太適用,但對於疑難問題的分析,卻非常有效;二是根據檢修者對故障的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此種方法最適於現場檢修。

下面將閥門定位器可能產生的常見故障的起因分析如下:

1.閥門定位器有信號輸入,但無輸出壓力信號(1)電/氣定位器,銜鐵與線圈架之間有異物。(2)恆節流孔堵塞。(3)噴嘴擋板配合不良或噴嘴擋板損壞。(4)放大器中膜片(金屬膜片或者橡膠膜片)損壞。(5)氣路連接有誤(包括放大器)。(6)電/氣定位器輸入信號線正負極接反。(7)定位器的輸入接線盒內的二極管開路或接線不良。(8)氣源壓力的大小不合要求。(9)放大器耗氣量超額定數值太大。(10)電/氣定位器磁鋼極性的安裝相異。(11)放大器預緊力超重。(12)滑閥式放大器內的滑閥被異物卡死。(13)“手動/自動”切換位置不對(非手動位置和非自動位置)。(14)電/氣定位器輸入電信號短路。(15)平衡彈簧安裝,調試不好。2.下行程定位器輸出壓力變化緩慢(1)放大器的氣錐閥的錐度較小。(2)放大器膜片長期使用,產生彈性滯後現象。(3)氣動定位器的感測元件(波紋管或膜盒)長期使用,產生彈性滯後。(4)反饋彈簧產生彈性滯後。3.上行程定位器給出壓力變化緩慢

(1)放大器進氣球閥陷得過深。(2)放大器耗氣量較大。(3)放大器進氣球閥沾汙,流通面積減小。(4)恆節流孔的直徑與噴嘴直徑之比小於額定值(技術要求數值)。(5)噴嘴與擋板之間的配合不好。(6)銜鐵與線圈架之間有輕微的磨擦。4.定位器線性不好(1)反饋凸輪或彈簧選擇不當。(2)反饋機構安裝不好。(3)反饋凸輪或彈簧安裝不當。(4)噴嘴或擋板有沾汙現象。(5)滑閥式放大器內的滑閥與其接觸面有磨擦現象。(6)背壓有輕微洩漏現象。(7)整機安裝不當。(8)反饋連接杆面調節閥有卡現象。5.無輸入信號,定位器有輸出壓力(1) 噴嘴有堵塞。(2)放大器進氣球閥沾汙造成卡不死或者密封面損壞。(3)恆節流孔的直徑與噴嘴直徑徑比大於額定值。(4)放大器各氣路板的連接有問題。(5)放大器金屬膜片變形或安裝不良,造成閥杆將進氣球閥頂開(對預緊力不可調放大器而言)。(6)擋板已蓋住噴嘴的位置。6.行程不足(定位器輸出壓力達不到最大值)(1)反饋杆與執行機構推杆連接件的接觸位置不對。(2)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強度較額定值小。(3)擋板與噴嘴的配合不好。(4)反饋凸輪的初始位置選擇不良。(5)主槓桿平衡彈簧安裝不良。

找閥門,要上網,就上全球閥門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