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大漢雄風展南流: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屯兵玉林紀事

東漢初年,封建統治者對嶺南地區實行落後的貢納奇珍異品制度,要求嶺南地區每年向中央王朝上貢珠璣、翡翠、犀角、象牙、玳瑁等奇珍異寶。當地官吏憑藉這種畸形的朝貢制度,趁機搜刮民財,上承權貴,下積私賄,嶺南地區各族百姓不堪重負,終於在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在交趾地區(今天越南北部)爆發了“徵側、徵貳姐妹叛亂”,交趾太守蘇定被殺,並引發嶺南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地區少數民族的大規模叛亂,叛亂隊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規模,六十五座城市被攻破。嶄新的東漢帝國很快被南部邊疆燒起的這片熊熊烈火所震驚。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冬,光武帝劉秀在洛陽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以扶樂候劉隆為副將,率兵數萬,南征交趾剿滅徵側、徵貳姐妹叛亂。

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楊凌西北 )人,公元前14年生於顯貴家族,其先祖為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他少年時長得身材魁梧,足智多謀,喜歡相馬,精通相馬骨法。為人慷慨有大志,常說:“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矢志不移”。成年後適逢西漢末年亂世,追隨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東征西討,為東漢建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光武帝器重。一次,光武帝設宴犒勞馬援,文武百官道賀。近臣孟冀為了邀寵,在皇帝面前盡說些恭維的話,馬援眉頭一皺,生氣地說:“眾臣賀喜,你應該進言忠告。今北有匈奴、烏桓侵擾邊境,頭髮花白的我還要主動請纓,前往征討。大丈夫應保家衛國,戰死疆場,就算是馬革裹屍還鄉,也在所不辭!”眾人聽之無不為之感動。

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馬援一接到南征的命令,便召集眾將商議南征軍事方略,眾將皆以為從灕江走鬱水,陸路西進雞陵關老路,馬援搖搖頭說道:“西進交趾舊路,叛軍重重設伏,關山阻隔,後援糧草勢必不濟,我軍也無法達成進攻突然性,必然無功而返”。只見老將軍用手指著地圖中間一個不起眼的小河說:“沿鬱水南進便是北流江,江之南部還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獨流入海,可達合浦郡。我軍可在兩河之間的小段陸地駐紮休整,先讓北方軍隊適應南方氣候,然後轉移輜重軍資沿河南進入海,然後海陸並進對叛軍發起突然襲擊,必獲全勝”。眾將拜服老將軍戰略奇謀,皆點頭稱“諾!”。

初春的洛陽,北方的天空還飄著雪花,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將馬援,臨危受命,開啟萬里遠征,他率領大漢子弟兵,日夜兼程,取道靈渠,下灕江,經蒼梧,上鬱水,入北流河,一路浩浩蕩蕩水陸並進。五月,在一片旌旗飄揚中,馬援策馬提劍來到鬼門關隘,只見兩岸石山高聳對峙,奇石突起,虎嘯猿啼,他確信漢軍終於抵達地圖上兩河之間的“那一小段陸地”。只見關隘山下有一片平地,可容納萬人,正面一條小道蜿蜒而進。馬援命眾將先在此安營紮寨,儲藏軍械糧草,屯兵休整。鬼門關南邊不遠處有一條小河,縈繞漢軍的營壘而過,河岸兩邊長滿茂密的樹林,林下是一片豐茂的水草,漢軍正好在此餵養疲憊的戰馬。馬援確認此河便是地圖上的南流之河,便命副將劉隆率水軍在河邊駐紮,打造戰船器械以備南征。

漢軍安營紮寨的這片平地,正是南北兩條河流的銜接之處,馬援敏銳的意識到,自己沒有看錯,這可是一塊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漢軍想要徹底平息交趾的叛亂,就必須解決戰略物資運輸的困難問題,而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則是在南征的咽喉要道——北流江和南流江之間建造一座承接南北戰略物資轉運輸送的軍事城堡。戰事緊逼,馬援立即下令:在軍隊駐紮的這塊平地上建造一座軍事城堡,長寬各五百餘丈,合灰沙夯土而築,限期兩月建成。霎時之間,鬼門關下塵土飛揚,數萬漢軍揮汗如雨在一片茂林之上,一座嶄新的城池便逐漸嶄露出輪廓來。當光武帝派來的使者詢問這座城堡叫什麼名字的時候?工地上的漢軍們抹了抹臉上的汗水,異口同聲地說道:“馬援城!”(漢代馬援城遺址位於今天玉林市玉東新區山電社區,已成為五彩田園景區的一部分)。

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當漢軍如火如荼的建造馬援城的時候,馬援還參照漢代中央律法,對當地的律法重新進行編制,修改和廢除多條嶺南地區落後的地方律法 ,並對借朝貢舊法侵害各族百姓利益的地方官吏進行嚴厲的懲處。在附近的州郡,馬援組織官兵解救了大批被當地官員擄掠為奴隸的西甌族人,其中有位西甌越族族長之公主名叫詩黛,年方16歲,生的花容月貌,因族人未能按時繳納貢物,被當地官員抓捕,將她與數十個族人一起質賣給當地豪族為奴,詩黛受盡屈辱原本滿懷仇恨正要號召族人響應徵氏姐妹的叛亂,誰知馬援親自將她護送回到本族,還給西甌族受難的族人留下大量軍糧和帛布,詩黛一時心生感念之情,仇恨之心也隨之化解。經過馬援一番精心治理,南北流江之間出現了一片軍民融合、民族團結的祥和氣氛,北方文明的種子也在玉林大地上開始萌發新芽。

轉眼已至七月,馬援城已經聳立於群山之間,南流江邊漢軍操練的雄壯號角之聲此起彼伏,軍械糧草正在有條不紊的轉運,正當馬援準備拔營揮師南征的時候,嶺南夏日的驕陽卻顯露出猙獰的一面來。在烈日照耀下,鬼門關群山之間突然瘴氣大起,從早晨至傍晚瀰漫不散,白天操練的士兵已疲憊不堪,加上瘴氣的襲來,士兵傳染寒熱病嘔吐不止者日見增多。隨軍軍醫用了幾十個藥方都毫無療效,幾日之間,得疫病而死的士兵就達千餘人之多,馬援看到此景憂心如焚,徹夜未眠,想起自己在光武帝面前壯懷激烈的豪言壯語,眼看著將士們不是戰死在疆場,而是命喪在這南方可怕的瘴氣之中,這可如何是好?不免心生憂憤,突然也染疾一病不起了。漢軍的操練戛然而止,為了防止瘟疫向北方蔓延,馬援城的軍資轉運也被迫停止,數萬南征交趾的漢軍在鬼門關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就在絕望之際,忽見十幾個長髮赤足,身上畫滿紋身的西甌族人簇擁著一個美麗的姑娘來到了馬援城下,只見他們每人身上揹著一個揹簍,揹簍上堆滿了一顆顆的小珍珠,在陽光的照曬下顯得特別耀眼奪目。一個高大黝黑的西甌男子在漢軍的營寨前用生澀的漢語叫道:“漢人朋友們,請你們打開營門,我們詩黛公主前來報答馬將軍的恩情”。馬援不顧病體前去開門迎接,原來漢軍染上瘟疫的消息傳到詩黛所在的部落—古黨垌,詩黛感念馬援將軍的解救之恩,打算獻上部族治療瘴氣的“秘方”以幫助漢軍度過難關。當時古代嶺南盛產一種“薏苡”的草本植物,果實成熟後像珍珠一樣漂亮,當地的西甌族等越族人用它和“鬱金”一起來煮水喝,可以治療抵抗瘴氣和寒熱瘟疫疾病,並且可以增強體質。馬援按照詩黛公主的配方在軍營裡熬製了十幾大鍋“薏苡鬱金湯”分與染病的將士服用,不消三日,馬援和士兵們的寒熱疫病全部消退了。這種神奇的小薏米不僅讓漢軍士兵能夠抵禦和治療瘴氣還能增強士兵的體能,大大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很快,馬援城邊漢軍威武雄壯的操練聲又重新響徹曠野。

八月,戰勝了瘴氣瘟疫和適應了南方氣候的漢軍士氣倍增,馬援一聲令下,全軍沿南流江向交趾進軍。只見一路上金戈揮舞,鼓角爭鳴。三萬漢軍浩浩蕩蕩水陸並進,出合浦郡沿海岸線西進,隨山刊道千餘里,出其不意地突襲交趾浪泊(今越南河北省仙山縣)大敗徵氏姐妹的叛軍,俘獲徵氏姐妹並將其斬首,至此交趾地區的叛亂得到迅速平定。馬援得以大勝而歸振旅還朝,最感念的還是南方的薏苡,北歸時他裝了整整一馬車的薏苡運回北方分給士兵播種,當時洛陽的權貴們以為馬援帶回的是嶺南珍珠寶玉卻未與他們結納,因而嫉恨馬援。馬援死後,這些人紛紛上書皇帝誣告馬援在嶺南私藏珍寶,皇帝大怒至使馬援死後蒙受冤屈,這就歷史上有名的典故“薏苡之謗”。可嘆南方的薏苡成就了伏波將軍馬援的英雄史詩,卻也給老將軍畫下了一個悲情的註腳。

馬援南征交趾屯兵玉林期間,修改和廢除多條嶺南地區落後的地方律法,維護了嶺南各族人民的利益,促進了民族團結。他率領漢軍不辭辛勞在玉林修建馬援城,重建南流江航道,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促進了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馬援大半生都在“安邊”戰事中度過,為國盡忠,殞命疆場,實現了馬革裹屍、不死床簀的志願。他忠勤國事,公忠為國的精神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參考文獻:施鐵靖《馬援徵交趾經廣西行軍路線考》;《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

馬援南征越南險些在廣西玉林全軍覆沒,漢軍在嶺南經歷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