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縣管校聘”開新篇 “變崗”教師心不變

永定:“縣管校聘”開新篇 “變崗”教師心不變

“在湖雷教書16年,沒想到還能被聘到坎市。我喜歡這裡的環境,舞臺更廣闊,我要綻放更大價值!”18日,永定區坎市彩金實驗小學新任英語教師張曉來顯得十分開心。

永定區作為我省首批“縣管校聘”改革試點單位,率先打破“一崗終身”制,探索建立競聘上崗機制。改革一年多來,全區教師資源配置漸趨平衡,教學隊伍活力大大提升。和張曉來一樣,今年9月,永定區共有169位老師完成跨校競聘,換了新的崗位,這些“變崗”教師心不變,依然熱愛三尺講臺。

轉變崗位 選擇更多

“在基層學校,許多老師一輩子都在一所學校工作,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改革,讓畢業到退休都在同一所學校成為歷史,流動和競聘成為新常態。”永定區教育局副局長徐燦輝介紹說,長期以來,公辦中小學存在在編教師流動性小、競爭力缺乏、積極性弱化等問題,一些區域性名校名師固化,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等種種弊端。此外,永定靠近龍巖中心城區,生源外流,導致中學教師普遍超編、學科結構性缺編。

去年2月,永定開始探索實施“縣管校聘”改革,促進教師合理流動,推動教育均衡。永定區花費近半年時間摸底,出臺改革實施細則,探索用頂層設計破題,建立起“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和均衡發展保障機制,統籌城鄉學校教師管理,使全區中小學教師真正實現系統統籌、學校自主用人,並在全區10所超編最嚴重的學校中先行先試。

“我校是全區學生最多的學校,急需補充師資力量。今年8月,我們吸引了12位外校優秀教師加盟,張曉來正是其中之一……”坎市彩金實驗小學校長姜建輝說。

雙向選擇 舞臺更大

“全員競聘採用了雙向選擇,老師有主動權,學校也有決定權,高效靈活的選人用人機制徹底激活了教師隊伍。”徐燦輝說,

“全員競聘一年一聘,懈怠了就容易聘不上理想崗位,現在每個人都有危機感,你追我趕的勁頭比從前強多了!” 高陂中學初三語文老師廖美玲感嘆說,上學年自己只帶一個班,而本學年不僅負責給兩個班授課,還兼做班主任。在校長林彬俊看來,競聘考核涉及日常出勤、課堂評估、教學質量等關鍵指標,充分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我們從人事安排中解放出來,能有更多精力去抓教學質量。”仙師中學校長戴清貴表示,比如班主任這個崗位事情煩瑣,以往沒人愛幹,每年要花大量精力和時間做思想動員。通過“縣管校聘”改革,班主任在競聘中有優先權,自然成了香餑餑,這個學期全校就有18位老師主動報名。

改革盤活了現有師資資源,形成“人人爭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此外,長期請假的老師退出一線,學科結構性缺編的崗位得以補充。

公平公正 平穩過渡

不少學校管理者表示,人事改革直接觸及教師的利益,起初最擔心教師隊伍的心態難以調整,最終發現擔心是多餘的。政策暖人心,改革基本實現平穩過渡。

試點學校結合教學需要,科學設定工作崗位,制定崗位競聘方案。全區10個試點學校中,競聘流程分為校內競聘、區內競聘和調劑頂崗三輪依次進行,並在暑期兩個月內圓滿完成競聘上崗工作。在今年的競聘過程中,對面臨退休人員、處於孕期和哺乳期人員、重病人員等特殊情況者,由學校給予直接聘用,體現人文關懷。今年,全區有47位老師接受統籌調配,到缺編的學校上崗,無一人落聘。

仙師中學嚴重超編,許多老師因課時少待遇不高,而過去通過支教等分流方式消化有限。今年暑假期間,30位教師主動“走出去”參與跨校競聘,全部找到匹配的新崗位。

“離開原先的崗位,許多老教師情感上難免會捨不得。”永定區教育局副局長徐燦輝說,除了做好前期宣傳,目前正通過校長走訪、崗位培訓等方式,加強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在新崗位上也能備受尊敬、找到歸屬感和獲得感。

按照三年規劃,下一步永定將探索“新崗新酬”,逐步建立“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新任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通訊員 蘇冠生)

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編輯:賴福香 主編:沈盛斌 監製:盧海強

永定:“县管校聘”开新篇 “变岗”教师心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