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食之趣——小面

[散文] 食之趣——小面

[散文] 食之趣——小面


今日圍桌吃著面,與妻子談及了往事。舊年暑假全家去西安遊玩,聽說有一小吃,名曰“biangbiang”面,其名甚為難寫,據傳為漢字筆畫最多者,故為好奇,所以去回民街時特點一份來嘗,後問其果,答曰:“不復成都的小面有味。”

  川渝之地,本不主產麵食,然大街小巷,麵館眾多,不計其數。當年居山城,甚愛“重慶小面”。記得上清寺有幾家小麵館,味道特好,配上一碗酸菜湯,在糊辣椒的熱烈中,能吃出一種豪邁的精神來。

  尤其夏天,見上坡下坎的小巷子裡的麵館,幾個“棒棒”吃麵,特有生趣。挑繩綁於扁擔一端,斜立於麵館門口,一進店門,見有同行,不管生熟,先得招呼幾聲。後找空桌,隨心所欲,或坐,或立,抑或蹲上凳子,怎麼舒服便擺怎樣姿勢。更有趣者,人坐凳子一端,一腳落地,一腳曲於凳子另一端,斜著身子,先取竹筒一雙筷子,桌上頓齊,一邊拭汗,一邊頗瀟灑地喊:“老闆娘,來碗小面,二兩酒,多燙菜!”於是麵條就著小酒,微眯雙眼,能吃出幸福的感覺。

[散文] 食之趣——小面


  蓉城人吃麵,講究調料,清湯或麻辣,總得有上好的調料才算有味,故鄉人稱澆在一碗麵上的佐料為紹子。曾在寬窄巷一老茶館聽李白清講評書,談及查渣面的來歷,也頗具傳奇。

  多年前崇州一名曰羊馬的小鎮,鎮上一面館,專營小面與抄手,麵館主人名喚查素芬。那年正值夏日,因抄手餡久置易變味,於是老闆取餡於油鍋中爆炒,後再置醬油、姜蒜末,炒幹,第二日用作面的調料,不想竟成美味,往來鎮上的人們,特來她家店裡,專點此面,一時風靡小鎮,口口相傳,便成川西名小吃。又因創造者姓查,作料為肉末,渣滓狀,所以得名為“查渣面”。傳至今日,蓉城大街小巷,掛牌“查渣面”者,如牛毛之眾。

  其做法簡便。取姜蒜,切末;豬瘦肉(雞脯肉)煮熟,撕條,用刀背敲成粉末;鍋中放油,下姜蒜末,爆香,再放肉末,炒至金黃,加胡椒麵,待肉末炒干時,據個人喜好,加鹽,糖,雞精,生抽調味,用來拌麵可適當偏鹹,待水分炒幹,起盤。

  取膏湯,燒沸,下水葉子面(溼面),稍傾,面熟,撈起,裝碗,一匙油辣椒,兩片青菜葉,上撒炒好的肉末渣,一碗地道的查渣面便成。

[散文] 食之趣——小面


  川西面館,大多配其它小菜,如拌豬耳朵、辣雞片、蹄花湯、肥腸血旺……此皆不足為要,唯泡菜,免費,卻必不可少。

  十一年前回蓉城工作,家住城西犀浦鎮,城鄉結合部,所見引車買漿者流眾多,亦有佳餚菜館。然猶記街上轉彎處一家小麵館,其正對十字路口,遠遠便見招牌,上面赫然印著:查渣面,肥腸血旺”。

  孩子三歲,每天接送其上下學,必走麵館門前。每見冒出騰騰熱氣的血旺,飄著淡香的蹄花湯,以及紅亮的油辣椒,從未嘗過其味的孩子,總吞口水,腳步放慢,即便走過,也要回頭張望二三。

  索性帶著孩子徑直走進麵館。見老闆為一中年胖婦,僱三兩個夥計。其高大身材,濃眉大眼,一副笑面,見有客來,急急地招呼:“今日幾兩?”似老熟人一般。

  “二兩紅湯,一兩清湯,面耙。”

  一時間老闆端出小碟泡菜,但見水靈的蓮花白,紅的辣椒,綠的蘿蔔,孩子口饞,先捻一塊,送進嘴裡,只聽“咯嗞”脆響,邊吃邊嘟嚕:“爸爸,又脆又甜,好吃!”

  及至面來,便見面條晶瑩光滑,紅油鮮豔色濃,綠的青菜,金黃的肉末,熱氣騰騰,入口只須輕輕一吸,“唏呼”之聲,一碗麵條瞬間便剩湯汁。

[散文] 食之趣——小面


  多年來常去那麵館,或一碗麵條,或一份血旺,久而久之,亦成熟人;空閒與老闆寒喧,家常裡短,異鄉之地,心存溫暖。有時因急著出門,路過麵館,進店便叫:“往常一樣,二兩小面,一碗清湯。”正掏錢時,錢包不曾帶至身上,於是尷尬,支吾其聲:“老闆,今日未帶錢,可否賒賬?”

  老闆見狀,笑臉答道:“都是老客,一碗麵條,外加蹄花,算我請客。”

  於是十幾年來總記那味——菜脆,面耙,人熟。

  遙想二十幾年外地讀書,同學幾個酷愛籃球,玩至興起,廢寢忘食,及至夕陽西下,才覺肚皮“咕咕”亂顫。於是相議校外吃麵,或煮三兩,或煮半斤,更有甚者,一斤乾麵,囑老闆快快煮來。

  少時面好,活湯滾水,端上桌來,無菜無肉,便見一小碗、兩大碗、一大盆,先喝其湯,再放辣椒,一邊流汗,一邊吃麵,笑談聲中,能吃出青春年少的活力來。

  時過境遷,當年同吃面者,幾近中年,為父為子,生活也艱;幾欲晤面,然山高路遠,相見也難。

  於是望桌上小面,一聲長嘆:經年餘生,願歲月靜好,各自安暖……


[散文] 食之趣——小面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