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月16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佈了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50處),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在其中。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崗上遺址位於東沙河鎮陳崗村境內,上迄北辛文化,活動於大汶口文化時期,延續至龍山文化,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延續2000多年。1977年12月23日,被授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著滕州高鐵新區的開發建設,對於崗上遺址與崗上遺址文化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崗上遺址的保護工作已列入滕州高鐵新區的戰略規劃。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崗上遺址於1955年由著名墨學研究專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知寒教授考古發現,展現的是母系氏族社會轉至父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其中,在這裡發現的山東第一片彩陶,也被考古專家確定為中國境內的第一處彩陶遺址,徹底否定了長期在我國史學界流行的“山東無彩陶”的觀點,在史前文化考古學上有重大價值,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引起中國科學院郭沫若院長高度重視。崗上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大汶口文化的第一頁,雖早於大汶口文化遺址發現,卻惜因種種變故未能命名成中華文明發展史遠古文化時期代表,“崗上遺址”失去了在考古學上的應有地位,淪落成眾多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的一個,形成了一個無法彌補的歷史遺憾。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滕州東沙河鎮崗上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