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左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句話:"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故兒得活。"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叫做司馬光砸缸,事情的經過以及最後的發展,相信大家都清楚,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時,主要是為了學習他的機智過人,那麼我們在學習機智過人時,為什麼不探究一下他救的人是誰呢?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司馬光

砸缸救人獲美名

對於這個故事,大多數人都是耳熟能詳的,畢竟我們從小就開始學這種助人為樂,或者是救人於危難之中的故事,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所有的老師都會給你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都會告訴你司馬光及其的聰慧,但是幾乎沒有老師告訴你,他救出來的那個人究竟是誰,今天就給大家揭開這個人的身份。難道是什麼神秘的大咖麼?然而並不是!他們之間在以後還有多次交鋒,各有立場,不相為謀。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小兒擊甕圖

先說一下當年司馬光砸缸的結局,司馬光當年將缸砸碎之後救出了他,後來整個京都都傳了一幅圖,這幅圖叫做《小兒擊翁圖》,而司馬光的勇敢之名便因此傳開,當時可謂是人人皆知司馬光,而後來在《左氏春秋》中,也有對司馬光這段歷史的記載,便是我們所說的開頭的那一段話,那麼這被救之人又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恩情的呢?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小兒擊甕圖

根據《宋史》的記載,被救之人名字叫做:上官尚光。提到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是比較陌生的,可以稱之為路人甲或者是路人乙,這個人並不是很出名,歷史上的記載也僅僅是幾句話而已,但是他為自己的恩人修建了"感恩亭",可見其用心良苦。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感恩亭

那麼這個上官尚光真的是籍籍無名之人嗎?其實,在宋朝的改革變法年間,上官尚光也是任有一定的職位的,只不過上官尚光屬於保守黨,而司馬光則是繼承了王安石的變法,屬於較為激進的變法黨,也就是說在幾十年後的朝堂之上,兩人處在了對立面,而之前司馬光救過他的事情也被翻了出來,兩兩相對卻在朝堂的對立之面,雖然司馬光是上官尚光的恩人,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政治立場。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王安石

道不同不相為謀

每個人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但是上官尚光不忘司馬光的恩情,在私下報答他的恩情,私下恩情不影響朝堂之事,而同樣朝堂之事,不為私下恩情所累,兩人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維護著宋朝的統治,雖然兩個人的思想觀點經常有碰撞,但是縱觀兩個人提出的種種決策,皆是為了維護宋朝的統治,也是為了維護自己所在階層的利益。

而許多人從這件事中讀出了另一個小細節,司馬光7歲的時候就能夠砸缸救人,而在他接受了王安石變法之後,已經是五、六十歲的年紀,而他在五、六十歲的年紀,卻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所以大家認為,能在小小年紀救人,而能在年老之後救天下百姓,這便是內心真善美的存在,不少人認為人性是從小培養的,這便是許多人獲得的小細節,也是大多數人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但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介紹他?

司馬光晚年

其實司馬光一生的功績不僅僅體現在他真善美的救人上,他最大的功績應當是編寫了《資治通鑑》,當時大家的參考資料大多是紀傳體的《史記》,編年體的通史,讓大家更好的串聯了歷史事件,而並不是每個人物的獨立列傳,這彌補了我國曆史上沒有編年體通史的空缺,也開創了編年體同時的先河。

結語

所以司馬光救的人是誰並不是重要的,我們小時候之所以要學這節課,最重要的是學會司馬光的機智過人,學會司馬光的學會變通,同時也學會司馬光身上所蘊含的精神,而至於大家所說的老師不教他救的人是自己的對立派這一觀點其實是立不住腳的,因為7歲的司馬光並不知道自己救的會是幾十年後與自己站在政治立場對立面的人,同時,司馬光砸缸,我們大多數是作為文學作品來看,而不是歷史作品來看,所以沒必要將所救之人的姓名也列出來。

我們所要學的僅僅是他的善舉而已,所救之人的姓名列出來,並不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做好事不留名的習慣,所以我們並不用深度的去解讀這件事,只是抱著:"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態去做事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