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作為在好萊塢最成功的華裔導演之一,李安的作品在全球範圍內都備受人們津津樂道。無論是滿含東方文化韻味《臥虎藏龍》,還是美輪美奐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其別具一格的個人風格,成功的將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實屬難得。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不僅如此,李安還是一位十分大膽的導演。作為一名技術探索者,李安在躍躍欲試的想法上付諸了實踐。2016年,李安首次沿用4K+3D+120幀超前沿革命技術,打造了戰爭劇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影片的細膩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臉上細微的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部電影在敘事上卻顯得十分單調,口碑兩極化嚴重。電影在國內獲得了好評如潮,在北美市場卻慘遭滑鐵盧。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好鋼沒能用在刀刃上。李安沒能發揮革命技術的最大優勢,只是純粹的刺激了觀眾了眼球,僅此而已。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時隔三年,李安再次帶著他的作品《雙子殺手》重返銀幕。威爾·史密斯+動作科幻大戲+克隆人,史皇一人分飾兩角,這樣的電影似乎才配得上最好的技術。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效果就一定能讓人大開眼界嗎?答案有些不盡如人意,甚至還不如前作。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截止到目前為止,《雙子殺手》在豆瓣上穩定在7分左右,只能算及格。電影最大的看點是老年版威爾·史密斯與年輕版威爾·史密斯的對手戲。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追求最完美的效果,影片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經歷在二者身上。年輕版史皇是先由替身演員與真正的史皇演完一遍。隨後再由史皇親自登場,戴上動作捕捉器,再完成一遍拍攝。也就是說,凡是有兩人對手戲的出現,都是威爾·史密斯一人分飾兩角,拍攝兩遍。這對創作團隊來說,是一場難度極大的挑戰。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特效團隊在打造年輕版威爾·史密斯時,還參照了他年輕時期的生活影像視頻,幾乎找來了他所有視頻素材。年輕的威爾史密斯,還是用特效做的數字真人。特效團隊只能一塊塊肌肉、一層層皮膚地狠摳。這場只有4分鐘的打戲,最終制作了長達9個月之久,只為讓年輕的威爾看起來更真實。《雙子殺手》在先進電影技術的運用上可謂是達到了前無古人的程度。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然而電影最大的敗筆也在兩人之間的對決上。放在10年前,《雙子殺手》的故事或許還稱得上驚豔。可在現如今看來,它卻顯得庸俗不已。影片講述的是由威爾·史密斯飾演的退休特工人員,遭到了上級派遣的神秘殺手追殺,而這個殺手正是自己的年輕克隆人。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李安擅長的是,將一個故事以緩慢的節奏,拍出它的精髓。但他並非一名好的動作導演,影片的動作戲份看起來平平無奇,大部分時間都在探討克隆人存在的意義,以及老年的自己與年輕的自己之間的靈魂交流。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影迷們本以為能觀賞到一場史無前例的動作名利場,卻還是深陷在克隆人與真實人類之間漫長而糾結的探討之中。這顯然並不是觀眾花錢去影院的目的。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此外,導演最終給出來的結局十分牽強——克隆人是為戰爭而生。還真是一點兒也都不感到意外。即便是以文藝青年的心態去觀賞這部動作科幻+自我深思的電影,也很難總結出什麼劃時代的感悟。相較之下,上個世紀的《黑客帝國》系列反而更具內涵。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從某種程度而言,《雙子殺手》是成功的,它再次打開了新銀幕的界限,開闢了一條無人問津的道路。李安在技術革新的道路上名列前茅,這對於絕大多數導演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但另一方面,如何利用好的技術打造更好的影片,這一點對他而言可能還需要點時間。

李安的《雙子殺手》到底如何。全新的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敗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關注:斯芬克斯電影。獨家視頻解說,各類影視劇資源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