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勝利的關鍵: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德軍勝利的關鍵: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德國在1935年有124.5萬臺機床,到1940年就有近170萬臺,1943年有210萬臺。是當時世界上機床最多的國家。而被德國佔領的法國、捷克等國,也擁有大量機床。有了這些機床所支撐起來的龐大工業帝國,希特勒相信他一定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德軍勝利的關鍵: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與之相比,其他歐洲工業強國的機床數量要少得多。蘇聯在沙俄時代,每年只生產1000多臺機床,進入30年代機器製造業才突飛猛進的發展起來,年產量到1940年達到近6萬臺。可是在1940年,蘇聯一共也只有71萬臺金屬切削機床;同期,英國大概有70萬臺機床。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雖然貴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卻也只有94萬臺機床,戰時逐漸增加到170萬臺。亞太地區工業不發達,只有日本擁有大量機床,但也遠不能和歐美列強相比。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只有22.3萬臺機床。其中5.5萬臺屬於陸海軍的兵工廠,另外有近17萬臺機床屬於民間工廠。

  世界大戰就是工業的戰爭,也可以說是機床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雖然在大後方展開,但也同樣驚心動魄。德國以“巴巴羅薩”行動,迅雷不及掩耳般的攻入蘇聯,嚴重威脅著蘇聯的東烏克蘭工業區。為了確保大量機床,特別是機床製造廠不被德軍奪取,蘇聯火速組織起大量工廠向東部遷移。重要的敖德薩和基輔機床製造廠,就搶在德軍攻入前撤離了。大量的機床從蘇聯西部運到東部的大後方,就地組織起生產。除了原有的71萬臺機床,蘇德戰爭期間,蘇聯自己又新制造了16萬臺機床,同時從美英獲得了4萬臺機床。可是蘇聯的機床數量還是遠遠不如德國。其他各參戰國也大量生產機床。英國在1941年新生產了80900臺機床,同年從美國進口了32000臺;第二年英國又新生產了95800臺機床,從美國進口24000臺。

德軍勝利的關鍵: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事實上,主要工業指標除了石油和人力,蘇聯都要落後於德國。並不像坊間傳言的那樣,蘇聯擁有資源上的絕對優勢,再有,德國本土擁有7000萬人,但還控制著大量僕從國的人力,而蘇聯也不過1.6億人而已。這種所謂的優勢,相當有限。

從軍事上看,巴巴羅薩計劃的前幾個月是非常成功的,遭到突襲的蘇聯西部邊境五個軍區的部隊基本上損失殆盡,部署在邊境附近的、裝備著全金屬單翼戰鬥機、T-34和KV-1等新銳坦克的蘇軍常備軍精銳因為蘇軍統帥部隊開戰時間和德軍動員程度的誤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而隨著戰線迅速向莫斯科延伸,蘇聯西部國土上的大量工農業產能也落入敵手。二戰中蘇軍戰機的機身多用木製,被軍迷們吐槽為“西伯利亞寒冰神木”,實際上就是因為西部國土上的電解鋁產能落入敵手造成鋁材產量跳水而導致的。

實際上,隨著巴巴羅薩行動的持續推進,在蘇德戰爭中,理論上是存在這麼一個時間點的——在這個時間點上,德國本土和德佔區的軍工生產能力將超過蘇聯本土(扣除被德軍佔領的西部地區)和美英援助帶來的軍工生產能力,從而支持前線的德軍持續不斷地將勝利發展下去,最終壓倒蘇軍。被佔領區有大量的人口,此消彼長,從而榨乾蘇聯人力資源。

然而,因為巴巴羅薩行動之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由於納粹這種制度的低效率,德國國內及其佔領區的軍工產能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動員,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證明德軍並沒有將勝利發展下去,摧毀蘇聯位於其更東部領土上工業產能的能力。而隨著東遷到烏拉爾山一帶的蘇聯軍工企業恢復生產以及美英援助的擴大,力量的天平很快就倒轉了過來。而在這之後,勝負就已經沒有懸念了。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懸念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即使是在太平洋盟軍力量最薄弱的1942年,日軍也完全沒有能力將戰火延伸到美國本土從而摧毀這個“民主國家兵工廠”冠絕全球的工業能力。在批量下水的“埃塞克斯”、“獨立”以及海量的“吉普航母”和自由輪面前,貌似軍容鼎盛的聯合艦隊只不過是一支可憐的“一次性艦隊”,日本海軍損失的任何一條主力艦都無法得到恢復和補充。

即使沒有珊瑚海,沒有中途島,沒有馬里亞納大海戰,即使日軍非常僥倖地在這些海戰中都取得了勝利,只要日軍沒有辦法永遠“零封”,那麼被盟軍恐怖的工業產能和龐大的人力資源壓倒就是遲早的事情。

歸根結底,戰術上的勝利再多,也無法彌補國力上的根本性差距和戰略上的重大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