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3月30日,美團點評公佈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告,公司全年收入為975億元,同比增長49.5%;毛利為323億元,同比增長114%;經調整淨利潤為47億元,較2018年同期淨虧損84億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這是美團自成立以來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財報還披露,美團點評全年總交易金額6821億元,同比增長32.3%。平臺年度交易用戶達4.5億,同比增長12.5%。活躍商家數620萬,同比增長7.1%。

分季度來看,美團點評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282億元,同比增長42.2%;調整後淨利潤22.7億元,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團點評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成立十週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不可否認,這是美團點評自上市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期財報,2019年美團點評跑贏了經濟形勢複雜、跑贏了一切不確定因素。

對於如此優異表現,財報中稱,2019年美團點評在交易額、交易用戶數和三大主體業務均實現快速增長。與優異財報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在這一財年中,到店、酒旅業務成為了美團點評的中流砥柱。

從收入構成上看,美團點評三大業務板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和新業務及其他佔比分別為56.2%、22.8%和21%。

其中,餐飲外賣業務仍舊是美團點評營收佔比最高的業務,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548億元,同比增長43.8%,為美團點評收入的提振貢獻了最大的增量,毛利率也由13.8%同比上升至18.7%。

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全年實現營收223億元,比增長40.6%,佔比由2018年同期24.3%下滑為22.8%。毛利率為88.6%,較2018年同期89%的毛利率水平小幅下滑,也是三大業務板塊中唯一毛利率下滑的板塊。

新業務及其他板塊實現營收204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1.5%,毛利率則由去年同期的-37.9%提升為11.5%,成為美團點評業績扭虧為贏的關鍵因素。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從整體毛利貢獻上看,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依舊美團最賺錢的業務,2019年實現毛利197.46億元,為美團點評貢獻了61.1%的毛利。餐飲外賣業務實現毛利102.33億元,在美團點評毛利佔比為31.6%。美團新業務一改去年同期虧損42.5億元的鉅額虧損,在2019年為美團貢獻了23.4億的毛利。

現金流方面,美團點評經營現金流在2019年得到了極大改善,全年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由2018年的-92億元轉為2019年的56億元,由負轉正。

短期黑天鵝砸出難得上車機會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進入3月,伴隨海外疫情爆發,市場擔心海外疫情的持續會反過來影響美團國內用戶的到店消費需求,美團跟隨香港市場大幅下跌,截止3月19日,跌幅達40%,最低跌至70.1港元。

那麼,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會影響到美團今年的持續盈利之路?美團點評在本次財報中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產生的下行壓力,表示“由於疫情影響,餐飲外賣、旅行等業務從需求端到供給端都面臨挑戰,並預估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或虧損,目前尚不能評估此次疫情對全年營收可能造成的影響”。

但有市場專業人士表示,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這樣的數據會讓投資者超越短線看長期,鞏固市場對於美團的長期信仰,對於他們而言,短期黑天鵝砸出來的是難得的上車機會!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3月19日美團跌至最低點後,隨後走出深V反轉,開啟大幅反彈。3月31日,也就是美團此份耀眼的財報發佈之後的次日,在港交所交易的美團點評股價大幅高開10%,截止收盤上漲6.42%。可見投資者對美團點評依然保持十足的信心。

日前摩根大通發佈報告表示,援引美團點評管理層所透露的有關消息稱,當前外賣業務相較於到店內交易恢復的速度較快,預計將能夠在今年的第二季度恢復正增長。

摩根大通指出,美團外賣以及其到店業務的表現能力在當前仍然受到隔離措施的影響,因此美團短期內恢復盈利的能力較低,但是仍然看好其長期的線上擴張和改善盈利的能力,維持其目標價120港元和“增持”評級。

富瑞發表研究報告,美團點評的外送服務恢復較到店及酒店業務快,3月底的外送量達到在公共衛生事件時1月前20天前75%的水平。在本次公共衛生事件下,美團的外送服務量將會最快得到恢復。且在現有用戶訂單密度增加下,能刺激非繁忙時間及假日的消費需求,預計外送服務仍為集團長期增長動力。給予美團點評“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134港元。

國泰君安認為,2019年盈利超市場預期,自Q2以來公司持續盈利。2020年Q1受疫情影響,收入利潤下滑,但總體影響可控。上調目標價為119.7(+2.3)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被市場看好,美團點評底氣何在?

美團點評十年首次盈利,短期黑天鵝“危”中有“機”

股價、市值攀新高,全年盈利,美團的2019年不可謂不成功。不過,外界對美團能否把這樣的表現延續下去,或許還有疑問。

畢竟,餐飲外賣為代表的本地生活領域是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

不過,危與機往往相伴而生,此次也不例外。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後,生鮮電商的需求強勁爆發,本地生活服務線上化的習慣得以快速培育,美團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龍頭企業,也將從這一結構性利好中獲益。

回顧疫情期間,“外賣”、“送菜”等業務幾乎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標配,而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這一系列業務也已被列入“保民生”範圍。

在疫情期間,美團閃購、美團買菜及快驢等新業務,成為特殊時期保障人們生活的基礎服務設施,新業務潛在發展空間被進一步激發。

財報顯示,2019年,新業務與其他業務協同效應持續強化,收入增長81.5%至204億元。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毛利由2018年的負值43億元增至2019年的23億元,而毛利率由2018年的負值37.9%改善為2019年的11.5%。

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控制,各行業也逐步恢復中,外賣作為最重要的生活需求最先爆發。據美團統計,從疫情開始至3月18日,美團外賣新增了約33.6萬騎手,其中超過37%來自生活服務業,來源餐飲、健身等。

在美團長期的堅持下,在用戶、騎手、商家之間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而且通過精細化運營已經極大提升了效率,在全國形成了一定規模效應,2019年,美團不斷實現盈利就證明了這一點,而這正是美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高盛曾發佈報告顯示,相信美團在外賣及在線服務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可維持領先;相信美團去年的執行力強,市場份額約佔三分之二,而且外賣業務的單位經濟效益良好,有助提高其估值。

整體來看,儘管很難對2020年整年的業績作出預期,但長期看,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也為美團帶來了新的機會,疫情過後,美團點評或許真的會為投資者帶來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