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花卉油畫作品《鳶尾花》欣賞


梵高花卉油畫作品《鳶尾花》欣賞

梵高 鳶尾花 1889年 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內藏

畫面被一片藍色佔去了大半,淺如海藍,深似墨團——難以揣度的愁楚與痛苦的凝結。連花葉也綠中偏藍,緣情隨性的。那憂鬱的藍色屬於他,伴著生命而來。構圖上,鳶尾花的整體造型 “內傾”,與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應。野菊的赭紅,與土壤色系相諧。赭紅與藍——一種躁動的情緒總在對話憂鬱的述說。二者相接處,有一白色的鳶尾花,朵大,莖長,花蕊正對前方,成為畫面的亮點。只是在一片一簇中顯得突兀——特立獨行孤傲的身影,彷徨於躁動和憂鬱而前方沒有路。這便是1889年5月間的梵.高,他將心魂留在了畫上。


梵高花卉油畫作品《鳶尾花》欣賞

《鳶尾花》(Irises)是知名的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之一,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進入位於法國聖·雷米的一間精神病院,後所畫的,目前收藏在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內。

梵高在聖-雷米病院中所畫的最初的油畫中,畫滿了這裡的花或植物。其中最出色的顯然是在花園裡畫的一幅大油畫,畫中的鳶尾花好像是由花和葉子精緻編成的紡織品,上面幾乎既看不見地,也看不見天。整個畫面構圖以相同形狀的花、相同形狀的葉子、相同的顏色反覆出現來表現百花盛開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情景。

1988年,這幅畫拍賣時賣出了5300萬美元的高價,這事為現代美術家的成功定下了新的標準。公眾又一次面對著一幅不可捉摸的繪畫作品,其價值的高低竟然靠拍賣時的竟價大戰來決定,其利潤的獲得者竟然是跟這件作品的創作毫不相干的人。

本畫是梵高1889年在獨立沙龍上展覽的兩幅作品之一,提奧曾說過這幅畫在獨立沙龍上"很受參觀者的欣賞……它遠遠地就吸引住你的目光。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畫面上洋溢著清新的氣氛和活力"。此後不久,提奧將它擺在了顏料商唐居伊設在蒙馬特爾的商店裡。1892年,唐居伊以300法郎的價格將這幅畫賣給了評論家奧克塔夫·米爾博——梵高最早的賞識者之一,從而啟動了一連串的買與賣,直到1988年馬利布·保羅-蓋提博物館購進這幅作品。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鳶尾花"標價的不斷上升與梵高聲望的上升是同步的。1988年這幅作品之所以能夠賣出如此令人目瞪口呆的高價,其原因不僅在於家財萬貫的富翁們把拍賣場當成了炫財鬥富的舞臺,也不僅是由於市場價值和藝術品內在價值的神秘莫測,而且還由於梵高生前的貧困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大大抬高了其作品的賣點。梵高在他生前十年的繪畫生涯中幾乎沒賣出過什麼作品,如今在短短的一年中"鳶尾花"和其他三幅作品卻賣出了創紀錄的價錢,這無疑是畫家在社會上具有諷刺意味的勝利,而這種勝利只會使他更具傳奇色彩。

兩年後,1990年7月29日「紐約時報」上出現了一則匿名公告,公告堅決主張文化和商業之間要保持道義上的距離,並且代表梵高對人們提出嚴肅的勸告:"藝術的價值與金錢毫不相干。"

本幅畫是梵高到聖·雷米之後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緻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


梵高花卉油畫作品《鳶尾花》欣賞

梵高畫的《鳶尾花》,她首先是自然美,然後才是藝術之美。因為她,我們可以想到鳶尾花的如此大美,可以浮想聯翩,可以對梵高肅然起敬。

梵高的《鳶尾花》這幅畫,整個空間幾乎都被鳶尾花所覆蓋,只有左下角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到棕紅色的土地;而整個畫面上的鳶尾花大部分是藍色的,其吸引人的視點又著重在鳶尾花的葉子上,似乎這些大量的葉子是主角,而這些葉子的顏色是藍色的,如大海一樣普遍普通的藍色,是否象徵著那些平梵的百姓,葉子的顏色在光的作用下,有點蒼白,是否預示著他們生活的艱難;他們所烘托出的美麗,又是那麼的驕傲,這種驕傲騎在他們頭上,把他們的痛苦,都明朗地畫在哪裡,確實是值得人們深思的。而她們彷彿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由此,而這些葉子們的身體都開始扭曲著,但不失其本來的一股劍氣。而畫的左上角是紅色的鳶尾花星星點點的比較多,其底色稍為暗些,是否預示著高處也有暗淡的地方,正如與畫的左下角的土地的顏色可以形成上下呼應的構圖。同時,這幾種顏色的運用,又使整個畫面在色彩上層次很分明。而畫的靈魂之處,就在於光的運用,使整幅畫的生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梵高在畫中還畫了一朵白色的鳶尾花,在整幅畫中顯得高貴而十分突兀,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再加上由於將鳶尾花的葉子畫得很柔軟開來。

這是一種用波動的方法去畫的結果,就是突出強調了色彩所賦予的動感,給人以眼目一新的感受。但是,其本質性格的特徵又是劍拔弩張的,這種變態的形象,是不是象徵著某種美好的東西,要破土而出並且在人間長出精神之美來,是要歷經千辛萬苦之曲折的?不過,這幅畫好象世上的一個世界,這世界中的美是自然的。


梵高花卉油畫作品《鳶尾花》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