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从夫妻关系、边界感和隔代教育,看宫蓓蓓买房分开住这事

在《安家》的剧集中,宫蓓蓓与婆婆之间因为育儿理念不同闹矛盾。

场景是不是无比熟悉?相信当妈妈的你也一定感同身受,并且亲身经历过。

《安家》从夫妻关系、边界感和隔代教育,看宫蓓蓓买房分开住这事


婆婆坚持要给快上小学的孙子喂饭,并且坚称,饭都是一口一口喂出来的。

不但如此,她还坚持要让他边看ipad边吃饭。


“不然他不吃怎么办”


于是看不过的她,出手阻止,拿走ipad。


孩子立马哇啦哇啦大哭,公婆赶紧劝架,一时间鸡飞狗跳。


育儿理念的不同,使得婆媳矛盾尖锐,这是所有家庭都会面对的问题。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

  • 因为住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空间吗?
  • 因为老公的不作为,无法从中协调吗?
  • 因为儿媳妇不能理解,既要上班无法带娃,又嫌老人家带的不好吗?

在我看来,答案是:以上全是!

任何一对婆媳矛盾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作为的老公、一对没有边界感的公婆和一个不够感恩的儿媳妇。

那么,面对这样的婆媳矛盾,买房分开住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答案是一定程度上,能!

本文着重从夫妻关系、边界感和隔代教育3个方面,深入剖析分开住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甩手掌柜式的老公,需要空间成长,才能有良性的夫妻关系

从宫蓓蓓第一次买房,房似锦给她安排房间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们婚姻当中的一个隐藏问题。

二胎马上就要出生。丈夫并没有跟老婆住在一起帮忙照顾小孩子,而是婆婆跟宫蓓蓓住在一个房间。

这种安排虽然可能是更加方便的,但其实也是把丈夫推在了养育孩子这一重大责任外面。

据统计,生完孩子后,夫妻分房睡的家庭,十有八九关系不睦。

宫蓓蓓跟老公吵架时,不断地质疑他: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二胎都这么大了,你有没有给他们换过一片纸尿裤?


你每天回家只会问大宝吃了没?二宝拉臭臭了没?买菜的钱还够吧?

其他的就完全撒手不管了。

但这样子的老公却也是宫蓓蓓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

《安家》从夫妻关系、边界感和隔代教育,看宫蓓蓓买房分开住这事

老公为什么一直都看不到宫蓓蓓和自己妈妈之间的矛盾呢?

不是因为他选择无视,而是男人本身就没有像女人这么敏感。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边是自己的妈妈,一边是自己的老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

在遇到婆媳矛盾时,大部分的老公都是选择两头劝。哪头好劝,哪头服软肯听话、肯退让,就劝哪头。而事情当下过去了,他们就觉得问题解决了;他们想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快速灭火。

立场不同,导致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只是隔靴搔痒。

殊不知女人之间的矛盾,完全不像男人之间那样。不是今天吵个嘴,明天说两句,说完大家没事,该干嘛干嘛。情绪会因为越来越频繁的冲突而累积,而怨气更是会因积压而久久不散。

长此以往,总有集中爆发的一天。而爆发点,往往就是某一次的育儿理念不同,双方各持己见。

谈恋爱和二人世界时的老公,跟大家庭里的老公完全不一样。人还是那个人,可所起的作用,所做的事情就大大不同。

这是因为,只要有自己的爸妈在,老公普遍都会变懒。很多原本该老公承担的家务和责任,都会由他的父母代劳,而他习惯性地默默躲在幕后,享受着轻松的生活。

遇到明事理、疼人的公婆,他们承担了家务,也不会为难儿媳妇;遇到讲究点、爱摆谱的公婆,可能会见不得儿媳妇闲,更见不得自己儿子忙,天天指着她做事。

因此,如果能买套仅够小家庭住的小房子,和公婆分开住。给这种甩手掌柜式的老公一个独立的空间,方便他学会转移重心,慢慢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可能最开始的时候,老公会不适应突然增加的家务,和突如其来的责任感;包括他在照顾孩子方面,也做得不够好,略显笨拙。

但只要在独立的空间里,老婆不再像妈妈一样地包揽所有事情,而是夫妻两个有商有量地慢慢撑起这个家。

老公便会成长起来,学会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不再做那个“幕后”宝宝。

只要老公能够深刻体会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就更能体谅你的劳累。

而分开住才更能让他意识到,所谓成家立业,不再是将家庭责任甩给自己爸妈和老婆,自己只顾风雨无阻地向前冲;而应该是自己和老婆一起承担,爸妈只是辅助,而非主角。

严重的理念分化,需要空间隔绝,才能建立边界感

理念不一样,这本是人之常情。两代人生活的年代不一样,代沟再加上生活经历的不同本身一定会产生冲突,而且教育理念也会存在差异。

有的婆婆可能会更通情达理一些,而有的儿媳妇会选择隐忍,于是双方安然无事。但更多的情况是,老公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调和作用。

只是,通情达理公婆+隐忍贤慧儿媳+左右逢源儿子的家庭组合,少之又少。所以,才会导致两代人住在一起,矛盾冲突特别严重,老公作为夹心饼也不堪其扰。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分开住,通过物理空间的隔绝,让我们避免99%的家庭矛盾。

  • 分开住之后,彼此之间能够有一个情绪缓冲带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双方及时分开。在各自的空间里,由另一半进行调和和劝解,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情绪经过一晚上的消化,没有发酵,没有积累,第二天自然能像没事人一样继续相处。

婆媳之间的许多矛盾,并不是单纯通过言语就能够化解的。而女人这种情绪化的动物,怒气当头要跟她们讲道理,那简直无异于火上浇油。

所以,经常长辈生气起来就拿“你不尊重长辈”说事;而晚辈又觉得“实在不可理喻”而委屈。当下要劝是劝不开的。

如果继续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就怕哪一方一冲动,觉得气不过,再拉出来吵一架。

  • 分开住之后,可以减少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摩擦

许多的争执,都是由于老人家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一个看不惯年轻人懒散,一个看不惯老人家过于节俭,或者过于不拘小节。这种看不惯,往往由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零距离,而使得各自心里那种嫌弃无法掩饰。

总会有人看到了忍不住说两嘴,然后另一个听完不爽。要么忍住不说,要么当场顶嘴,要么累积一段时间爆发。

生活中99%的冲突源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为什么吵?说起来都是不值一提、小得不能再小的事。

值得这样吵吗?不明白。大概就是因为情绪无法舒缓,彼此委屈到极限,总要借个由头发出来才好。

哪怕和亲生爸妈之间,都有可能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更不要提婆媳之间了。

爸妈嫌弃女儿,那嘴上说说而已,该疼还是疼;可公婆要是嫌弃儿媳妇,那是真嫌弃,真数落。一没处理好,往往引起大冲突。

所以,成立小家庭之后,两代人都尽量不要生活在一起。虽然分开住,少了长辈的照顾,年轻人会苦点累点。但会多些独立,少点摩擦。以身体的劳累换取心不累,何乐而不为?

缺位的家庭教育,需要空间来填补,才能解决隔代教育

宫蓓蓓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看到婆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行为习惯是很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这一点不容小觑。

也许孩子吃得好、穿得暖,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他的行为习惯,一旦在小时候形成了,以后就非常难纠正了。

所以,她不想放任自己的公婆去纵容孩子。只是她的插手,往往引起原本家庭秩序的混乱。

小孩子自然会闹,因为他知道闹了有用,公婆肯定会心软听他的,而自己爸妈又听公婆的。

我们以为孩子不懂,其实他们比谁都精。趋利避害的天性,使他们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依靠,从而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有长辈在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开展往往更加艰难。从夫妻两个的意见不合,变为四个大人的意见不合。

老公此时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如果他一味的偏袒自己的爸妈,就会导致老婆非常受委屈,因为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了。而孩子一旦发现爸妈在教育方面说不上话,以后将会更加肆无忌惮。

但这种教育方式是畸形的,由爷爷奶奶来决定怎么教育和照顾孩子,而非亲生爸妈,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越位。

孩子是自己的,必须有夫妻二人来教育。而不可能因为婆婆带娃辛苦,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撒手由老人家来决定。

所以说,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因为拼命工作,而把孩子完全撒手给老人家照顾;更不可能看着老人家对孩子的纵容不管不顾。

现代双职工的家庭模式,导致隔代教育的问题严重,而许多父母又理所当然地在家庭教育上缺位。

因此,只有分隔空间,才能有效填补这种缺位。在小家庭里,夫妻二人的教育方法才得以开展。也在独立的空间里,树立爸妈应有的威严。

结语

自古以来,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就非常难处理。因为媳妇在进入新的家庭后,很大程度上就是跟公婆一起分享丈夫这个人。而丈夫又作为儿子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这个身份会在大家庭相处时,成为一个重要干扰因素。

双方都会认为是在共享,公婆会觉得儿媳妇抢走了儿子的这份爱;而夫妻之间的感情更是会受到公婆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当于是相互作用。

夫妻感情好,公婆未必乐得见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受到了忽视;而老公偏袒公婆,他们觉得心安舒服的同时,老婆又很受委屈。

《安家》从夫妻关系、边界感和隔代教育,看宫蓓蓓买房分开住这事

所以,只要继续是大家庭住在一起的情况下,这就是个死局。除非找到双方的感情平衡点,否则,总有矛盾。而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分开住就是一个现成的好方法。

遇到婆媳矛盾,离婚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分开住之后,夫妻感情就能有自己充分的空间得到培养,排除干扰因素。同时,又强行地将两个家庭间的边界感规划出来。

久而久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猜你还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