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正確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孩子有顆“玻璃心“

“我家孩子受不了一點批評,光愛聽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怎麼辦?”

“我兒子只能贏不能輸,一輸就大哭!”

“我家孩子膽子好像特別小,小區裡的攀爬架,稍微高一點的,怎麼鼓勵都不敢爬,見著就躲。”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秉性脾氣,偶爾表現出來是情緒的正當發洩,可如果上述“玻璃心”的情況頻頻發生,說明孩子的抗挫折力偏弱,父母就得注意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什麼是抗挫折力?

抗挫折力是一個人在處於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調和適應能力,一個有很好的抗挫折力的孩子能有效處理壓力,能從創傷中復原。

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生不遇到困難,我們希望他們在風雨之後能爽快地擦乾臉上的雨水淚水大步繼續前進,所以抗挫折力是我們能送給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保護傘。

哪些孩子抗打擊能力不足

1、在遭遇困難後很抓狂

每個孩子在遇到困難以後都會有一些低落的情緒反應,但有些孩子的情緒反應會非常激烈,比如會破壞物品,有不恰當的語言和動作出現;當有他人在場時,孩子會選擇不再進行嘗試,直接放棄。

2、情緒低落的週期比較長

抗挫能力不足的孩子,有內向的,也有外向的,但遇到挫拆後情緒低落的持續時間都會較長。有的孩子不對外表現,沒有明顯的語言和動作,但他的情緒會很消沉,一直都不說話,什麼事情也不做,別人和他打招呼也無精打采的。

3、很難接受有一定難度的事情

有的孩子剛剛嘗試騎車,摔了一跤,就哭著再也不想嘗試,說不定好幾天過去了,只要爸爸媽媽一提”騎自行車”,他就強烈拒絕。抗打擊能力差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自我評價過低,要遇到有一定難度與挑戰的事情,他都不敢嘗試,特別擔心事情的結果,對輸贏特別在意。


父母要正確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孩子抗打擊能力不足的原因

1、成人總是在孩子邊上指手畫腳

爸爸媽媽不妨回憶一下,自己平時是否對孩子看得太緊,盯得太嚴,而且還讓孩子感覺到了這一點。每個孩子在開始做事情時,都是很興奮的,他們願意自己來。不過,當他們第一次嘗試做不好,與成人內心的標準有差距了,就會有心理波動。如果在孩子嘗試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擔心孩子做不好,始終緊緊盯著孩子,一看到孩子有動手的苗頭,就搶先一步代替孩子完成;或者當著孩子的面把孩子做好的事情全部推翻重新做一遍;或者在孩的耳邊,不停地說著各種步驟,生怕孩子遺漏了什麼,那麼孩子就會特別緊張,心理壓力會很大哦1

2、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

爸爸媽媽如果總是給孩子遠遠高於他能力的任務,會讓孩子望而卻步。特別是當孩子剛開始嘗試一項新事物時,如果一直以失敗收尾,會非常挫傷孩子的自信,導致其一蹶不振。習慣性對孩子高期望的父母,還會經常用別的孩子的長處來衡量自家孩子的不足,這更會讓孩子有壓力。

3、孩子生活在人為製造的順境中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讓人成就感倍增,有些讓人遭受打擊,好的壞的,其實孩子都需要體驗。但是,爸爸媽媽總是過分在意事情的結果,覺得這件事只要孩子完成了就好,所以會不自覺地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幫孩子掃除障礙。孩子正和小夥伴起衝突呢,大人就一個箭步衝過去,幫孩子解決了。孩子遭遇的各種問題都是他成長的契機,不管他能不能順利地處理好,他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挫折教育,父母應避免三個誤區

誤區一:沒關係的,這有什麼呀

這是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受挫時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特別是在孩子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傷心難過時,我們常常用這句話來安撫孩子。本意是希望孩子好受一點,但這句話表達出來的意思其實是對孩子受挫的不重視,甚至可以說是在“嘲笑”。孩子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我們不能用自己對於這件事的認知去判斷孩子受挫的感受。看似安慰的話,其實是不認可、不認同孩子的受挫經歷。這樣的回覆常常會讓孩子更加沮喪無助,“自己最親密的人原來覺得這件事這麼簡單,我卻做不好”,孩子的自信會被慢慢地消磨,認為自己肯定處理不好,從此就真的放棄努力和嘗試了。

誤區二:別哭,我來幫你

很多父母見不到孩子任何的負面情緒,總是用應激反應來制止孩子的負面情緒,給予過多不必要的幫助,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這樣的孩子不僅“自我中心”的意識嚴重,抗挫能力也會比較弱。這類家長完全包辦代替,替孩子製造了一個“真空免疫環境”,孩子小時候完全沒有經歷過挫折,長大後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一蹶不振。

誤區三:你要勇敢一點

這應該是大部分父母的情況,在同情孩子受挫心情的同時,也常常在後面緊跟一句,”你要勇敢一點,你可以自己完成的”等類似鼓勵孩子的話語,這非常普遍。但這樣泛泛而談的鼓勵話語,卻沒有教會孩子任何面對挫折的方法,“勇敢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努力?”抗挫的關鍵是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分析挫折。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對挫折時消極逃避的態度。


父母要正確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玻璃心”孩子如何變堅強

1.讓孩子明白有挫折是正常的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遭受挫折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而且遇到挫折並不能說明自己就是失敗的;其次,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挫折只是暫時的,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兒,不要因一時的失利而對自己進行全盤否定。只要總結經驗,勇敢地站起來,就一定能夠走出陰影,使自己得到提高,取得進步。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典故,讓他們知道那些傑出的人物也是戰勝挫折後才獲得成功的。挫折是進步的基石。

2.讓孩子學會利用挫折

家長還要讓孩子學會換個角度看挫折,讓他們知道挫折的“好處”。家長要告訴孩子,挫折不是憑空產生的,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就是他們自身的不足和弱勢。在挫折中,孩子的不足會暴露出來,改進和努力便有了方向,學習起來便能做到對症下藥,這便是挫折的好處。在孩子受挫後,家長要幫著孩子分析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制定解決方案,使孩子能夠完善自己。在此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孩子振作起來,不要把挫折看得那麼可怕,要把它當作成功的基石。

3.讓孩子學會放鬆自己

在挫折面前,孩子有時會感到氣惱煩悶,覺得自己的勢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心血付諸東流,甚至崩潰、傷心。這時,如果家長對孩子進行批評,只會導致他們情緒惡化。因此,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不妨給他們一個放鬆的機會,讓他們到外面走走,去操場慢跑幾圈,或者打打球,找人聊聊天,使負面情緒得到宣洩。然後,家長再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挫折,鼓勵他們通過這次失利完善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


父母要正確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