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青春是什麼?

是十七八歲時的懵懂?是面對暗戀的人的面紅耳赤?

而到了現在,你還記得你青春時的模樣嗎?

如果你忘記了,那你就跟著拾柒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重新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青春吧。

這就是今天要帶給大家的電影——《過春天》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該片講述了十六歲少女佩佩為了完成和閨蜜一起去日本看雪的約定,為了找尋自己的存在感,為了內心懵懂的好感,她冒險走上“水客”的道路,一段頗有“冒險感”的青春故事就此開始。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不賣苦不矯情,這是新人導演白雪在這部影片做到的令人稱讚的地方。

而她更想要以真實和殘酷重新定義青春片。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電影英文名叫“The Crossing”,既有“跨過”的意思也有“十字路口”的意思。

這既是對該片劇情的影射,也是對女主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隱喻。

女主佩佩處在青春的節點之上,為了和閨蜜前往日本看雪,她必須在短時間內湊出一筆機票錢。

而在她和這筆錢之間,要跨過的,正是長大成人的距離。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2007年,蘋果公司發佈了第一代iPhone,重新定義了我們的通訊方式,也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水客

水客就是將便宜的港版蘋果手機走私到國內售賣,以賺取差價的人。

在iPhone最紅火的那幾年,不僅價格有差,連國內和香港的發行時間也有很大時間差,讓水客成為了一個頗為賺錢的行當。

而佩佩在閨蜜Jo男友阿豪的引薦下,加入了水客組織。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片中的

“過春天”是水客們的一句行話,指的是“過海關”

而交了貨之後,交代一句“過了春天給我打個電話”,就是順利過關了。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女主佩佩的家庭是完全割裂的。

父親是來自香港的卡車司機,也經常穿越港陸兩地,母親則是住在深圳的大陸人。

在父母離婚後,她成了往返兩地的“無家的人”。打工時,別人問她家在哪裡,她也是閃爍其詞,只說“很遠”,因為她不知道她的家究竟是香港還是深圳。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大陸對於佩佩來說,就像是她鄙夷的那個母親,沒有家的溫暖。

而父親則代表了佩佩對香港的印象,情感上親近,但現實裡卻很疏遠,並非是真正的歸屬。

靠著學生裝偽裝的佩佩,每天的日常就是穿梭在香港和大陸之間。

也正是她既屬於兩邊又疏離於兩邊的狀態,讓她成了偷帶蘋果手機的最佳人選。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當破碎的家庭不足以寄託情感時,就必須在別處尋找歸宿。

在加入水客組織後,她把全部感情投入到組織中。所有人都叫她“佩佩姐”,組織裡最令人尊敬的“花姐”,更主動要求收她做乾女兒。

初入社會的佩佩,有些飄飄然。但阿豪卻提醒她,你不是“佩佩姐”,你只是個孩子,而這些人並不是你的朋友。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在本片中,導演白雪捕捉到了深圳和香港兩地雖然有著不同的特質,但二者之間卻只隔著一道海關

香港是充滿誘惑的大都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每個人的位置又早已固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出頭之日。

雖然阿豪站在山頂大喊“I’m the king of Hong Kong!”,但事實上,他可能永遠只是個“loser”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而深圳則是一個渴望開放,帶著飢渴的城市。

這裡的人更多的是迷茫,迷茫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迷茫未來到底在哪裡。

一個手機就可以在電腦城引起騷動,大家爭先恐後的搶購,這足以證明他們對這個世界的飢渴。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飾演佩佩的黃堯本是個東北人,卻在廣東佛山長大,自帶南北差異,而飾演阿豪的孫陽則同時擁有香港跟臺灣兩地的身份證。

他們都曾在數個城市之間輾轉,這樣的親身經歷投射在電影裡,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將置身其中的感情展現的無比真實。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本片雖然是一部講述青少年犯罪的電影,但與同類題材一般更注重懸疑不同的是,《過春天》的導演更關注於青春少女這個群體。

佩佩之所以選擇當水客,並不完全是因為缺錢,而更是為了

尋找認同

她其實早已存夠了去日本的機票,身邊的人也都在勸她收手,但她卻並沒有,因為這種認同感成了她最大的動力。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而佩佩和阿豪的關係從他們兩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看到了結局。

佩佩的願望是看雪,阿豪的圖騰是鯊魚。

一個安分守己的學生遇見鯊魚,輕則傷殘,重則致命

其實從那天佩佩踏上那條郵輪開始,她之後的悲劇就已經註定。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片中最有魅力的一場戲,也是最曖昧的一場戲,就是佩佩與阿豪二人在霓虹燈光下,互相撩起衣服“膠帶互綁手機”

的長鏡頭橋段。

悶熱的小屋,斜射的紅光,潮溼的溫度,淋漓的大汗,他們在大聲地喘息,你似乎也能透過銀幕感受到青澀中透著慾望的那種心跳加速的感覺。

那從年輕身體裡迸發出來的荷爾蒙氣息,讓互相信任的兩個人成為了彼此的歸宿

佩佩的成人禮,在這一刻,已經完成。

《過春天》:你什麼時候來給我“綁手機”?

可能本片的結局顯得過於倉促,但這不正像我們無疾而終的青春故事一樣嗎?

沒有那麼多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沒有那麼竭盡全力的挽留。

一切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這也許就是殘酷青春所帶給人的最終成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