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縣“五個結合”打造“美麗公路”

掌上曲靖訊 為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羅平縣縣、鄉兩級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四好農村路”“美麗公路”工作實施方案,採取“五個結合”措施,大力推進“美麗公路”建設,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提升公路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助推全域旅遊產業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品味,為全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脫貧致富奔小康做出新的貢獻。

罗平县“五个结合”打造“美丽公路”

“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養護文明示範路建設相結合

認真調查、科學規劃,做好“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養護文明示範路創建工作。圓滿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鄉1個。示範鄉羅雄街道投入“四好農村路”示範鄉創建資金約120餘萬元,栽植行道樹60餘公里,18000餘株,製作安裝路長制養護公示牌、警示標誌標牌90餘塊,修補路面裂縫2400米,修補破損路面3400平方米。

羅平縣嚴格按照曲靖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文明示範路創建任務指標要求,對全縣農村公路認真排查、科學規劃、完成養護文明示範路創建工作。近年來,年創建示範路30餘條,示範路段里程300餘公里,完成投資780萬元修復破損路面5600平方米,種植綠化樹木74000株,增設擋土牆470立方米,完善標誌標牌216塊,安裝防護欄12700米。全面推行路長制,養護好農村公路,切實做到專群結合,有路必養,完善公路綠化、安防工程、修補破損路面,清理水溝,修整邊坡、路肩,提升養護水平,增強養護效果,打造“暢、潔、綠、美、安”的農村公路。全面落實縣、鄉兩級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村委會和村民的作用,做到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將日常養護經費和人員作為“有路必養”的重要考核指標,真正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

通過養護示範路建設,改善路域環境,提升公路綜合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公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人民群眾出行創造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條件。

與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相結合

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提升美麗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羅平縣以科學規劃為引領,實地調查,分析研判,堅持標準做好美麗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優化施工方案,嚴格技術規範,嚴把基建程序關,確保安防工程順利完成。近年來,縣交通運輸局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7000餘萬元,實施農村美麗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39條,1006.4公里。其中縣道11條、鄉道96條、村道32條。

隨著國家對農村公路建設投資的不斷加大,農村路網結構不斷完善,公路交通在數量快速增長和規模擴大的同時,質量和功能、服務和管理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特別是部分早期建成的農村公路臨水臨崖、坡陡彎急,缺乏必要的安全設施,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為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要求,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全面提升美麗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

罗平县“五个结合”打造“美丽公路”

與發展全域旅遊經濟相結合

堅持以人為本、城鄉一體、 產城融合、節約集約的發展方式。按照國際國內知名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勝地和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的形象定位,圍繞一座城市就是一個景區,一個小區就是一個景觀、一條道路就是一個景點的思路, 積極做好“全域旅遊”文章, 圍繞重點旅遊線路,打造多條美麗公路,改建新發村至九龍瀑布風景區美麗公路,板橋至小三峽風景區美麗公路,板橋至舊屋基(那色峰海風景區)美麗公路,鐘山至魯邑紅色革命旅遊美麗公路,黃羅公路(螺絲梯田風景區)美麗公路,提升路面等級,完善安保設施,植樹、種花、種草,美化綠化公路,推動縣域全面發展,打出了“城市圍繞旅遊建、產業圍繞旅遊做、項目圍繞旅遊爭、要素圍繞旅遊配、精力圍繞旅遊轉”的系列組合拳,油菜花海、金雞峰叢、九龍瀑布群等元素以旅遊為主線,跨出“產業融合、景城融合”的融合發展之旅。美麗公路建設促進了休閒農業的發展、打造一村一品,提升了農業生態價值、休閒價值和文化價值,著力推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遊客接待人數、旅遊綜合收入都有大提升。

與鄉村振興建設相結合

羅平縣立足三省交界、通江達海的獨特區位優勢,科學研判交通發展新常態,搶抓新機遇,將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和特色城鎮建設相結合,統籌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國省幹線高速化、縣鄉公路提質化、鄉村公路通暢化、村社公路通達化、聯網公路便捷化、旅遊公路專線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開展美麗公路,“四好農村路”(建設好、養護好、管理好、營運好)建設。嚴格按照農村公路建設施工技術規範建設好農村公路,提高路面等級;建立符合該縣農村實際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管理機制,做到“有路必養、有路必管”;落實主體責任,嚴格管理,路域環境大提升。重點整治農村公路亂堆亂放、打場曬糧、佔道經營、設置非公路標誌標牌及擅自挖掘公路、損壞公路等違法行為;加大農村公路清掃保潔工作力度,著力營造整潔、規範、暢通的路域環境;探索城鄉客運一體化,營運市場更有序,群眾出行更便捷。從根本上提升路域環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改善群眾通行條件,推動產業發展,振興鄉村經濟。

罗平县“五个结合”打造“美丽公路”

與助推脫貧攻堅相結合

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和多種舉措的有機結合,形成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及交通運輸部《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明確“十三五”期交通扶貧攻堅八大任務,“骨幹通道外通內聯、農村公路通村暢鄉、安全能力顯著提升、交通+特色產業扶貧、運輸場站改造完善、水運堅持條件改善、公路養護效能提高、運輸服務保障提升”要求,羅平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美麗公路”建設,通過對貧困鄉村交通扶貧建設項目的實施,修建了通暢、整潔、舒適的瀝青路、水泥路,不僅改變了人背馬駝的局面,方便了群眾出行,提升了沿線群眾人居環境,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還降低了群眾的生產、生活運輸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為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薛超 葉來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