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鳴鳳小學相約“雲上”停課不停學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師生無法相約校園。按照省教育廳“線上教育”工作指引,全省中小學校3月2日起開展線上教育。收到線上教育的通知,大朗鎮鳴鳳小學老師們的腦海蹦出了許多疑惑。“見不到孩子怎樣上課?只播放教學視頻孩子們會認真聽課嗎?沒有上課條件的孩子怎麼辦?難道我幾十歲還要學網紅當主播?釘釘怎麼用?”問題一大堆,心情很忐忑。為了給孩子們上好課,鳴鳳小學的巾幗老師們參加了釘釘的使用培訓,迎來了人生的第一節直播課,和學生們相約“雲上”。

劉曉桃

身在湖北心繫學生

大朗鸣凤小学相约“云上”停课不停学

■劉曉桃在湖北老家開展線上教學 大朗供圖

原計劃回湖北老家探親的劉曉桃,沒想到卻因為疫情,被困在老家居家隔離了兩個多月。對於快要奔五的劉曉桃,線上教學任務著實讓她焦慮了許久。居家隔離期間,物資缺乏。手裡唯一一部手機時不時地黑屏、自動關機,關鍵時期總是掉鏈子,只能勉強維持通信。“快遞停業,淘寶不發貨到湖北,根本沒有辦法購買到一部新的手機,真的是‘四面楚歌’。”劉曉桃笑言。

為了把班裡的數據精準地上報給學校,以及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她只能用那部處於半癱瘓狀態的手機完成工作,時時刻刻拖著一個充電寶,黑屏以後再強行啟動。“有時候想給家長髮一條短信,也要開機重啟好幾次才能發送成功。”正常情況下一兩分鐘可以完成的工作,她常常要花費數十分鐘的時間來完成。儘管情況如此糟糕,劉曉桃也沒有耽誤工作,每項任務都能按時完成。

前期的數據表格可以反覆去填,這只是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可3月2日是孩子們正式開始線上教育的日子,沒有電腦和一部好使的手機怎麼能行呢?劉曉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可怎麼辦?她在親人群把自己的情況說出來後,侄子馬上把他的電腦通過社區工作人員送到劉曉桃家中,遠在東莞的妹妹也給她買了一部新手機,以“防控物資”的形式發到湖北老家。

設備到位後,劉曉桃開通了釘釘家人群。每次課前,劉曉桃都會在家人群裡反覆試課,直到熟練掌握直播技巧、確保課件能夠準確無誤後才上課。3月2日上午8:30,劉曉桃開始了人生第一節直播課,“雖然當時網絡有點卡,但還是達到了預期效果。”劉曉桃終於鬆了一口氣。

張穎

線上學習一個不落

大朗鸣凤小学相约“云上”停课不停学

■張穎(左二)心繫每一個學生 大朗供圖

根據省教育廳“線上教育”工作指引,全省中小學校3月2日起開展線上教育。小紅同學怎麼辦呢?大朗鎮鳴鳳小學的老師張穎馬上想到了所帶班級的小紅。據瞭解,小紅的家庭是低保戶,父親年紀大了,不能做事,母親又常年有病。她的家裡既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僅有的一部手機還是媽媽使用的老年人機。

張穎第一時間向校長謝慰意彙報了情況。經過商量,謝慰意立即聯繫大朗電信局和村委會尋求幫助。多方協調後,在各部門的全力配合下,大朗電信局不僅當天就免費給小紅家拉了網線,解決了終端電子設備。為了保護視力,方便小紅上網課,學校還貼心地給小紅準備了多功能手機落地支架等器材。

“小紅,這個手機以後就給你學習用了,我已經幫你在釘釘上註冊了賬號……”張穎耐心地給小紅講解釘釘軟件的使用方法,並叮囑她要把手機當作學習的工具,注意勞逸結合。接過安裝調試好的手機,看著流暢的線上教學畫面,小紅緊鎖的眉頭舒展了,露出了笑臉。

袁佩儀

平凡之中顯大愛

大朗鸣凤小学相约“云上”停课不停学

■正在開展線上教學的袁佩儀 大朗供圖

大朗鸣凤小学相约“云上”停课不停学

“這裡能不能改成排比句?”“結尾過於突兀,建議再寫長一些。”疫情發生後,教學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線下教育搬到了線上,但是大朗鎮鳴鳳小學的袁佩儀老師一點也沒有放鬆對學生的要求,常常一個學生的作業她會反覆溝通多次,指導更正。

“指導學生訂正作業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袁佩儀說。她非常重視作業的反饋與訂正,每次在課堂上,她都會明確作業要求,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課後,她會積極與家長溝通。從剛開始的敷衍了事到現在的認真答題,學生們的學習習慣有了非常大的改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此處畫面留白過多,可以再補充一點內容。”她把學生當作最好的、最親密的朋友,無論是徵文比賽還是繪畫作品徵選,她都盡心盡力,一一指導,學生們也樂意徵求她的指導意見。家長們對袁佩儀十分讚賞,“她那循循善誘的做法,既能讓孩子們保持獨立的思維,又能引導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她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教你寫一個答案,簡單又輕鬆,但是要你自己領悟了,才算是你的知識。”正是由於她對教育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她贏得了家長和孩子的信任與掌聲。她說自己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一位平凡的教師,然而她卻把“平凡”做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