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考验的是管理者的能力和眼界。技术产品,不是真正的重点


远程办公考验的是管理者的能力和眼界。技术产品,不是真正的重点

第一个在于在线办公软件在疫情区间爆发,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现在很多人用在线办公软件,并不是真的喜欢,而是没得选,无非就是钉、微信、等这几家。

疫情让人不得不在家,但日子还得要过的,房贷要还 、车贷要还,开工还是要开工的,市场可不会等一切恢复正常才开始运转。

尤其是竞争对手不会等你。年前的很多项目都已经走了一半,根本停不下来。何况疫情带来了大量的新需求,尤其我公司互联网行业,比之前更要忙碌了。

再说,市场又不是一家独占,你休息了,你的竞争对手可不一定陪你咸鱼,真的等到一切过去再开工,恐怕公司都没了。

远程办公这东西的发展局限,主要的困难不是技术。

而是人性,工作制度,流程的弹性,生活和工作的界限以及老板的权威性需求。

为什么远程办公一直没有铺开?

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远程的好处么?

不是,而是拍板公司要不要用这些软件的负责人,他们到底愿意不愿意尝试。

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思考点。

连一些大公司的中层也不愿意去研究远程协作工具的用法,固执的认为办公室模式更加权威,更“好管理”。

门槛在人的脑子里,不是在技术和产品上。

要不是这次疫情导致去办公室工作反而成了一种高危行为,远程协作办公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公司的刚需,被传统模式绑住了脑袋的领导们才不会集体投降。

第二个在于人性和制度如何保障工作效率?

人的本能就是偷懒,就是利己,这个是很正常的。

所以远程办公的一大困难在于,如何保证员工是认真工作的。

即便在海外,在家办公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管理者依然会心有疑虑。

公司要想确保员工在家像在公司一样拿出足够的产出,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把“早请示,晚汇报”从一个段子变成实际的行为。

而不巧,职场最缺的就是科学的制度。

毕竟连传统工作模式的制度都纯靠领导拍脑门,就别提远程协同办公场景了。

如果很多公司没有完整的制度和流程,那么远程办公确实是效率下降的。

第三个在于工作和生活分不开。

大部分有过远程工作经历的人,都有过相同的感受: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工作开始,什么时候是工作结束,二十四小时等待微信响起,时刻精神紧绷。

感觉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每分钟都在准备工作。

而他们想认真工作的时候,家人、朋友、快递,都会成为打断工作状态的噪音,让你无法专心完成工作。

最后,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一边工作一边刷起了微博,一边玩游戏,一边警惕的盯着工作群。

现在疫情制造了一个强制的远程工作场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必然会形成一波淘汰。

那些能够借用这个场景,适应远程协同办公,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模式的公司会留下。而固守传统的公司,即使一时没有被淘汰,也终将落后于时代。

要知道,更新工作模式带来的效率提升不会随着疫情过去而消失。从远程协同办公中建立起来的,更完善、更高效的模式会一直留下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商界已经转向存量市场,之前大家圈地的时候,可以粗豪的砸钱了事,不用太追求效率,但进入存量市场的游戏中,效率的高低就将分出高下。

你比别人快一点,可能就比别人赢一大步。

远程办公考验的是管理者的能力和眼界。技术产品,不是真正的重点;制度和人,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