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還是“放”?各國戰疫節奏不一

原標題:捷克等歐洲四國本週起逐步“解封”,意大利等國延長封城“謹慎重啟”

“封”還是“放”?各國戰疫節奏不一

在暗夜與黎明之際徘徊,在防控與“解封”之間掙扎。對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全球各國來說,眼下似乎步入一個艱難的中間地帶。

基於對各自疫情和經濟“傷勢”的判斷,是繼續封,還是逐步放?各國呈現出不同的節奏:有的已慢慢小心啟封,有的在醞釀重新開放,還有的則依然拉緊“警戒線”,不敢有絲毫鬆懈。

伊朗“低風險”行業逐步復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捷克、奧地利、丹麥、挪威成為首批開始逐步解封的西方國家。

捷克上週已先後解除一些禁令,人們可以戴口罩獨自鍛鍊,可以在建材和五金店、自行車店購物。捷克政府的一份新聞稿稱,從4月14日起可允許必要的出國旅行。

奧地利準備採取循序漸進的解封步驟。計劃先從4月14日起讓小型商店、五金店和花草園藝店先復工;接著從5月1日起開放所有商店、購物中心和髮廊;餐廳和酒店最早將於5月中旬重新開張;政府還將在4月底決定是否將關閉學校延長到5月中旬之後;大型活動最早在6月底重啟。

丹麥在小心翼翼地“走鋼絲”。丹麥政府表示,如果感染病例保持穩定,計劃從4月15日起讓孩子們重返學校和幼兒園。但許多限制措施仍將保留,包括禁止10人以上聚會、關閉教堂、電影院和購物中心等,以後逐步分階段取消禁令。丹麥的邊境也將繼續關閉。

與丹麥類似,在各項解封措施中,挪威也優先考慮重新開放學校。挪威政府表示,將從4月20日起開始減少封鎖措施,先開放幼兒園,一週後再開放小學。

CNN分析,這些正在或者即將解封的國傢俱有三點共性:第一,都不是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國家;第二,大多很早就實施封鎖或嚴格的社會隔離措施;第三,快速擴大對新冠病毒的檢測。不過,如何走出一條安全有效的“解封”之路,既能保護公眾健康避免第二波感染風險,又能化解經濟和社會壓力,對這些國家也是考驗,它們的成敗與否也是留給世界其他國家的鏡鑑。

另據路透社援引伊朗官方媒體報道,從4月11日開始,除首都德黑蘭外,伊朗大部分地區重啟“低風險”的商業和經濟活動,包括許多商店、工廠開始復工復產,政府辦公室也重新開放。美聯社稱,4月4日諾魯孜節後,伊朗政府宣佈大多數政府機構和所有非必要企業關閉一週。11日的舉措是首次揭去“封條”。不過,影劇院、游泳池、購物中心、餐館等“高風險”行業尚未鬆綁。大中小學校仍然關閉,大型文化、宗教和體育活動也依然禁止。本月下旬紀念穆斯林齋月的公共活動可能也不會舉行。

按照伊朗的“解封”計劃,若其他地區復工順利,首都德黑蘭的“低風險”活動將在18日重啟,一些企業、商家將被允許重新開張運營。首都的政府辦公室屆時也將重新開放。在恢復“低風險”活動的同時,伊朗總統魯哈尼也敦促民眾繼續遵守防控措施。伊朗衛生部門則警告,由於許多伊朗人無視居家禁足的指示,必須警惕暴發第二波疫情。

“現在不是放鬆措施的時候”

與上述已經或即將復工復產的國家相比,另一些國家已在籌劃如何放鬆限制,至少為“解封”那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

隨著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下降,西班牙在4月11日製定了放鬆封鎖措施後重返工作崗位的指導方針,包括提供適當防護設備、保持兩米的社交距離等。當天,西班牙通報的死亡人數為510人,是3月23日以來最低單日增幅。

此外,從4月13日開始,建築和製造等行業將被允許復工,數千人將重返工作崗位。

考慮到國內對現在“解封”可能為時過早的擔憂,西班牙政府試圖淡化“解封”事宜,表示目前仍處於封鎖期,還未開始放鬆限制,一切將取決於對疫情的控制速度。

與西班牙同屬歐洲疫情“震中”的意大利,近期也顯露出緩解的曙光,從3月底高峰迴落之後,意大利每天的死亡和感染人數均有所下降。

對於重新開放的態度,意大利政府表示,一邊繼續“封城”,耐心等待新增病例數出現明顯下降,一邊開始為解除封鎖令做好準備工作。

意大利總理孔特已將原定4月13日結束的長達一個多月的全國“封城”令延長至5月3日。不過,孔特說,在5月3日“封城”令結束後,希望能謹慎地、逐步地“重啟”。

德國的疫情曲線正在走向平緩,CNN稱,德國正在採取一些試探性措施以放鬆限制,但尚未確定“解封”日期。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是否以及如何鬆綁封鎖措施,將基於本週發表的一項科學研究。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博士警告,歐洲仍然是疫情大流行的“震中”,全球10個疫情最嚴重國家中,7個位於歐洲大陸,形勢仍然“非常令人擔憂”,“現在不是放鬆措施的時候”。

與歐洲隔洋相望的美國,儘管確診和死亡人數均已躍居全球第一,但總統特朗普始終未打消儘快“解封”復工的念頭,志在連任的他無法坐視美國經濟衰敗和失業人數飆升。

CNN稱,復活節的週末,特朗普待在華盛頓苦苦思索他總統任期內的這項“最大決定”,而沒有像過去那樣在海湖莊園的草坪上吃早午餐,滾彩蛋。

復活節復工希望破滅後,特朗普似乎又盯上一個新的“解封”日期——5月1日。據政府官員透露,上週,特朗普的顧問們在白宮羅斯福廳舉行了幾場深夜會議,詳細討論了美國在三週後重新開放的必要措施。特朗普還將於本週二宣佈設立一個負責重新開放的特別工作組來推動這項工作。

然而,CNN稱,將5月1日定為重新開放的日期,勢將引發一場新的辯論。希望重新開放經濟和對復工持謹慎態度的兩派將會再起衝突。

英法仍在打攻堅戰

在歐洲疫情重災國中,英法兩國尚未將“解封”提上日程。

英國自3月23日實施的三週封鎖措施將於週一期滿,並將面臨首次審查。但是目前來看,“封城”令本週恐怕還會延續,甚至再持續數週。政府官員們暗示,儘管入院人數的增長已趨於平緩,但英國尚未度過疫情高峰期。只有度過高峰期,才能作出改變。截至11日,英國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已接近1萬,確診人數也攀升至近8萬。

英國女王在11日罕見首次發表復活節講話,稱“新冠病毒不會擊垮我們”,為英國人鼓勁打氣。英國廣播公司(BBC)王室事務記者尼古拉斯·維切爾認為,在距離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女王再次發聲,意味著形勢的嚴重性,並已引起王室的高度重視。

疫情嚴峻的法國也未選擇鬆綁。總統馬克龍已下令將原定4月15日到期的全國“封城”令繼續延長。他將在4月13日的全國電視講話中向公眾說明延長“封城”令的安排及最新防疫措施。截至11日,法國死亡人數增至近1.4萬人,但接受重症監護的患者已連續第三天下降,這讓人們看到“封城”的效果。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全球健康專家彼得·德羅巴克博士認為,疫情國若要解封並想避免第二波危機,需要滿足三個標準:一是疫情曲線出現彎曲,新增病例數持續減少;二是醫療衛生系統足以應付,不必求助於臨時醫院、緊急設施等危機措施;三是擁有一個大規模檢測、追蹤和隔離的系統,確保感染者儘早被隔離。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主任克魯格則強調,任何抗疫策略的改變,包括放鬆封鎖或社交隔離,都需要慎之又慎,不然將會演變成“致命的重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