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说的是一部50年代的荧幕经典,好莱坞黑白片的佼佼者《十二怒汉》。

本片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劲爆的音乐,没有俊男靓女,只是十二个男人在一间屋子里的谈话情景,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人们对嫌疑人的处理态度,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转变。

人性!人性的善恶。通篇都在不断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背景:一个乌克兰男孩被控为杀死养父的嫌疑人,邻居一个老头儿和一名妇女均为目击证人。由十二名陪审官讨论裁决,结果需要全票通过。十二人被锁在一间破旧的学校训练场开会。背景完毕。

开始,大家都很轻松,只是走个程序,然后打算各回各家。因为三天的庭审下来,大家一致认为那个男孩就是凶手,谁也没想到表决的过程会出岔子。选了一个会议主持,开始投票,主持人带头投了有罪票。投票投了两三次,有的人还没搞清需要投票的问题,其随意程度可见一斑。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平地起波澜

岔头出现了:11比1,有一个人认为男孩无罪。按剧情顺序,就称他为1号吧。没什么具体理由,只是因为终身监禁不是一件小事,他认为一个少年的人生不应被如此草率的决定。

“你买一个西瓜,卖瓜人说瓜是熟的,但你只有回家切开才知道到底如何。终生监禁,永远不能释放!至少我们应该讨论一下这个案子”这是一号说的话。随后他建议匿名投票,如果结果一样,他就投有罪票。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推波助澜

第二次投票,上厕所刚回来的2号投了反对票,结果10:2.

“案子有疑点,被告的辩护律师没有做有力的辩护,而且一直醉眼迷离——那孩子没有钱请好律师。”

接着,1号讲述了自身的经历。他之前是一个贫穷的物理教员,搞了一个高端发明“新型隧道二极管”(手机上的应用),有公司愿意高价收购,但是他决定自己卖。每个人都夸他的发明好,但没有一个人出钱买。他心灰意冷,开始酗酒,老婆也走了,他到处捣乱,挑衅警察等等。因为他想解脱,又不敢卧轨,希望有人能送他一程。在一列火车上,他大放厥词,侮辱乘客,希望出现一个被激怒的人把他瞥到窗外撞死,但是没人搭理他。有个小女孩说:“妈妈,那个人疯了,好可怕!”妈妈说:“不,他没疯,他只是太伤心了。”这对母女成了他现在的妻女。而新在一半的手机都用此项发明。

这段故事深刻的挖掘了他的人生,悲喜无常,绝望与救赎,令人感慨不已,单拿出来就是一部动人的小说啊!在座诸位也被震撼到了。1号最后要说的是:也许死在监狱就是那个男孩的命,我也该冻死街头,但是我没有,就因为有一个人比其他人稍稍关心了我一下。

接下来,1号拿来了证物——行凶的军刀。整个审判过程,所有人一直在强调这是一把特殊的刀,别人不大可能有。然后1号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把刀——和证物一模一样,并且说出了生产厂家。1号借此推翻证物——谁都可能拥有这样的刀,说明调查工作并不彻底。有人建议追查买刀的人。

3号暴躁哥强烈质疑:男孩是死者养老金的受益人,所以动机可信。刀可能是巧合,但买刀的人就是凶手更是巧合,不可能有诸多的巧合。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焦灼关头,2号神助攻,讲了自己父亲的故事。

他父亲很丑(他本人就长得不敢恭维,他说父亲比他还丑的多),战时住在犹太区。一个纳粹军官有个十分漂亮的立陶宛情人,很快他父亲就和那个立陶宛美女相爱了。战后,纳粹军官回德国,她却留了下来。后来,他父亲和她被关起来,释放后一起住在小农场,生了11个子女。他父亲因此抛弃了他的母亲。

结论是一切皆有可能。

又一个残酷而又现实的故事,活灵活现,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让人无可辩驳。大家有一次被震撼到了。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锦上添花

5号谢顶哥讲了叔叔的故事。叔叔是个水暖工,在当时是个不错的工作,人不错,爱喝点小酒。有次开了工资,叔叔带着钱喝醉了,去玩老虎机,把工资都输了。叔叔觉得没脸回去见妻子,于是去借高利贷,高利贷最低额度5万,于是就借了5万。转头又去打老虎机,又输光了!狗急跳墙,叔叔持枪去找老板,只有几个财务的女员工没下班,叔叔在柜子里只找到几十块钱,于是他在门外写了标识,要5万7000块赎金,否则杀人质。很快警察包围了这里,狙击手严阵以待!警察局长没带武器,只身进屋子谈判,叔叔和局长坐下喝了一顿伏特加,局长没有追究这件事。后来叔叔还清了欠款(在5号帮助下),生活说不上好,但也不算太坏。

马上有人质疑。暴躁哥说他脑袋进水,有人借此批判俄国法制混乱。

5号的结论:好人应该得到法律的宽容,坏人才应该被严惩。

6号助攻。他以屋子里的布局混乱的管道为例,管子上还有一个四十年前的布袋,这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工程队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学校无可奈何,只能任由那管子放在那。无暇顾及管子腐朽对孩子们健康的影响。6号借此说明俄国法律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有人附和,更多人认为男孩无罪。

投票。有罪票与无罪票对比7:5.

本来预计一个小时搞定的会议,已经搞了好几个小时,天已经黑了,找人开了灯。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实地模拟

1号主持模拟案发现场,演员身份的7号扮演有风湿病的目击老者(他演的真棒)。结果,凶手杀人、找钱、逃走可以在二十几秒内完成,而老者听到响声起身走到窗前,需要接近一分钟!

结论是老者的话不可信。

投票。有罪无罪对比5:7.

7号此次演出颇有心得,他讲了自己的经历。他演出结束开始讲严肃的话题时,人们都是哈哈笑,只当他是讲笑话,不管他说的是多么严肃的事,灾难也不例外。人们只能接受轻松的话题,无法接受严肃的事物。他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摔倒了,他扶不动外婆,救护车还没有来,外婆在痛苦的呻吟。于是他模仿搞笑的邻居们的行为,外婆虽然痛苦,却露出了微笑,直到她上救护车还在微笑。此次扮演,让他明白了但是老者的感受和恐惧,一如当年外婆身边的他。他的结论是老者由于恐惧过度,说了假话。

3号暴躁哥不认同,组织了第二次模拟,让8号体验一次一家人被那个男孩杀害的过程。他声色俱厉,很有代入感,把8号吓得满头大汗,去厕所呕吐。

他们又翻阅了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做出如下推断:死者所在区域要拆迁建豪华公寓,他住的房子是部队的,产权不归他,所以他不搬。所以老者伙同律师等人做了精密的计划杀死了他,并且嫁祸给他儿子。

谢顶哥等人也开始怀疑刀伤的角度,觉得矮个子的男孩不可能从上向下袭击高个子军官。暴躁哥又拿出暴脾气,拿着刀,以谢顶哥为靶子,亲自示范自上向下攻击的可行性。如同真实战斗,谢顶哥和大伙都吓坏了。

但是随后,谢顶哥反转局势,他把刀玩的刷刷乱转,吓得暴躁哥满头大汗。谢顶哥告诉大家刀是高加索人的灵魂,每个人都是行家,并且说明了自下而上攻击更加难以防范,而高加索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甩刀跳了一阵舞之后,刀扔了出去,落下时削断了8号正在吸的烟,直接让8号改变了立场。

投票。有罪无罪比3:9.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再补刀

9号讲述了自己墓地管理人的经历。家属提前订好墓地,下葬时,会有很多亲朋在场,旁边会出现一个老太太观看。老太太不经意的发现墓里面都是水,家属开始着急。老太太告诉家属找墓地管理人,墓地管理当然没办法。家属提议换到旁边的墓地,管理说那已经有人定了。老太太偷偷示意家属加钱,于是多花两千搞定。家属走了之后,管理和老太太分钱,然后撤去墓里的塑料布,水自然就没了,把塑料布放到下一个墓地下面。

管理靠这个赚大钱,买很多好东西。但是他也用这钱建教堂、建学校、给老师发高额工资,附近的人都夸赞他。只要有学校就好,没人在乎这钱是怎么来的。

9号以此论证,有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验证大家之前的推断。

有人立刻反攻:老者做伪证,那么那个女人为什么说谎呢?

1号解决了这个问题。

嫉妒!根据资料,1号做出如下推理:这个单身女人喜欢死者,但是死者当时已经结婚了。女人抑制不住感情,用乌克兰语给他写信。女人和死者、死者妻子曾有一张合照,女人手里那张只有两个人,剪掉了死者的妻子。女人邀请死者一家赴宴,然后说放在那个男孩位子上的东西丢了。死者以为儿子是小偷,狠狠打了他。后来大得太狠,大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女人又说东西没丢。男人妻子死后,女人和死者只见只有男孩一个障碍,她恨透了这个男孩。以为梦想就要成真了,但是这时候死者被杀,打碎了她所有的梦。于是她把所有的怨恨都推到男孩身上。

1号的推理触到了暴躁哥的痛处,他不再暴躁,坐到旁边想心事去了。接着,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来论证1号的推理。

儿子六岁的时候,暴躁哥的妻子跟美国佬跑了,后来暴躁哥开出租车认识了一个女人,组建了家庭。开始还好,没多久,这个女人开始对暴躁哥抱怨儿子,说它懒惰、什么也做不好之类,儿子总是笑着承认,暴躁哥于是经常暴打儿子,有一天打得实在太狠了,女人看不下去了,制止了他。

“我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一声也不叫,只是看着我微笑。”

“好像他很期待这一切。”

“他就一直眨着眼微笑。”

儿子由于惊吓过度,尿了床,他蹲在洗手间角落洗床单,像是罪人一样,眨着眼看着父亲笑。

暴躁哥和女人又生了一个儿子,顽皮的很。暴躁哥曾经打了小儿子一下,女人立马飞过来一个熨斗!

“差点把我打废了。”

“我打自己的儿子行,碰她儿子一下,她就跟我拼命。”

“有天我开车刚出门,感到像有人抓我的领子一样难受,于是我回家,在衣柜里找到儿子,他依然面带微笑看着我,不停地眨眼。他身后有一个绳圈,用我的皮带做的绳圈!”

……

暴躁哥彻底屈服,投了反对票,另外投赞成票的也彻底屈服了。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大反转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完事了,大家起身,准备散会。

这时候,主持发言了:我投有罪票!

愤怒的情绪收一收,听他怎么说。

主持就是主持,绝对深藏不漏,之前一直不说话,但心里有数。

“我早就知道那孩子没罪,但我投的是有罪票。原因如下:这孩子现在没有亲人,释放后没地方去,他一定会去找凶手报仇,凶手也会来找他,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死在外面,对他来说,监狱是相对安全的地方。然后再请法庭追查凶手。”

这……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负责这件事呢?

大家马上都表示自己有忙不开的事。主持无奈的说:“那么我们这个会白开了,什么也没改变。”

最后,大家都同意无罪释放那个孩子。主持收留了他。

十二个男人同室交锋,太燃了!

如果我们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我们可否轻率行事?

当知道一件事不好时,我们有没有决心去纠正?

当知道一件事是好事时,我们有没有勇气负责到底?

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决定他们的人生,我们要把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还给别人。

这是本剧的核心主旨,也是对人性最深层次的拷问。

怎么样,喜欢这个类型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