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提醒:駕車出行方便多,久坐疾病要警惕!

春暖花開的季節裡,街道馬路上熱鬧起來,駕車出行的人也多了起來。

自己駕車固然方便快捷,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問題:

長時間駕駛車輛,久坐不動,使得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手腳麻木抽筋;同時,注意力高度集中、體能下降,容易引起我們的神經和感官疲勞,從而出現睏倦瞌睡、四肢無力、反應遲鈍等現象。

全科醫生提醒:駕車出行方便多,久坐疾病要警惕!

而疲勞駕駛不僅容易致使交通事故的發生,還會危害自身健康,甚至引發一些疾病,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


要想避免這些疾病,駕駛人員最好養成以下習慣

1、多休息。

行車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一般需要保證7-8小時;行車中,一般駕駛3小時,就要休息一下,休息間隙做一些眼部保健活動,如轉動眼球、用手按摩眼眶四周;如果在開闊的地方眺望一下遠方或天空。

全科醫生提醒:駕車出行方便多,久坐疾病要警惕!

2、調整座椅。

在行車前調整好座椅,將其稍微向後傾斜,這樣可以使身體在駕車時保持平衡,緩解頸部與背部壓力。另外,在座位上加一些坐墊、靠墊、頸枕之類的,也可以緩解頸部和腰部的壓 力。

3、行車時多通風。

在駕駛過程中可打開車窗通通風,保持大腦清醒,減輕疲勞感。在確認行車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可適當活動一下手腳關節,也可以調整駕駛姿勢,有效避免單一動作導致的手腳肌肉疲憊。

全科醫生提醒:駕車出行方便多,久坐疾病要警惕!

4、控制車速。

高速行駛時易使駕駛員神經緊張,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以略低於正常速度行駛可減輕精神壓力,降低疲勞。同時,行駛時儘量減少超車,減少緊急制動等動作,也可減輕疲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