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技術新風口:康佳向左,小米向右

1999年初,587位兩院院士共同評出了前一年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其中之一是在清華大學的牽頭下,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把氮化鎵製備成一維納米晶體。一同入選的,還有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的成功研製。

如今,氮化鎵技術再度成為了當下熱點,因其突出性的優勢,成為了第三代半導體代表性材料。而近期,康佳透露控股子公司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正在從事 Micro LED 相關的產品研發,其中也涉及了氮化鎵相關技術。

二十多年前沒有產生火花的兩個領域,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下,終於走到了一起。

氮化鎵為何突然火爆?

這個詞對於不少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

數十年來,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地位一直被硅牢牢佔據,以其製成的晶體管,奠定了微電子產業的基礎,人們對其也較為熟知。位於舊金山半島南端的聖塔克拉拉縣,因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芯片而被稱為“硅谷”,至今依然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的聚集地。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半導體材料也在不斷更迭,以砷化鎵和磷化銦為代表的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成為了信息產業的奠基石,目前生產工藝也比較成熟。但一種禁帶寬度更大、擊穿電場更高、熱導率更大的新材料正在進入我們的視野,也就是這次的主角氮化鎵。由其製成的晶體管,可以讓成品的體積和功率都再上一個新臺階,被譽為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

而當下,正是新一代移動通信、能源互聯網、高速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等領域高科技井噴之時,以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材料,在節能減排、產業轉型升級等方向都有極大價值,也真的就成為了“潛力股”。

不過,入局該領域對科技創新能力及資本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那些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才能引發市場的關注,比如有著央企背景、近年來業績持續正向增長的康佳集團。3月2日,康佳發佈公告稱,與中信控股共同發起成立"信佳新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進一步深入半導體等新興產業佈局,資本實力可見一斑。

方向分支,價值一致

2月13日,以網絡直播形式召開的小米發佈會上,一款65W氮化鎵充電器同樣備受關注。據小米官方稱,採用新材料的充電器,體積比小米筆記本標配的適配器減小約48%。發佈會上還專門“cue”了一下iPhone,按照小米官方測試,使用該充電器為iPhone 11充電,速度比5W原裝充電器還要快一半以上。

此前OPPO也推出了氮化鎵快充,其體積小,充電快等特點十分顯著。近期華為也傳出將在2020年推出氮化鎵快充,並且是標配。不少人還猜想,蘋果今年很有可能也會推出自家的氮化鎵充電器,來武裝新品iPhone 12。

雖然同屬氮化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但事實上,康佳與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方向並不相同。如上文所述,氮化鎵在多個產業領域都有應用價值,小米主要是圍繞主要功率領域,而康佳的主攻方向是光電領域,而在已經到來的5G時代,傳統的硅已經不足以應付高頻需求,氮化鎵技術在射頻領域同樣前景極為廣闊,據傳康佳後續也會涉獵該方面。也就是說,雖然同屬一個概念,但是其商用價值到底多大,依賴於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具體表現。

硅谷已然家喻戶曉,氮化鎵的認知度還在路上。小米和康佳的入局,為這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在頭部企業的主導下,各個環節都會加入越來越多的廠商,從而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氮化鎵產業生態,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新科技的發展。

康佳半導體還有存儲

據瞭解,此次主攻氮化鎵的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是去年9月新成立的,主要圍繞Micro LED材料、工藝、產品、設備的技術開發。與之相關的新聞關注度都不低,今年CES展會上,康佳亮相的APHAEA未來屏Smart Wall,就是應用了Micro LED技術。順便說一句,這個“不差錢”的研究院,氮化鎵工程師仍在持續招募中。

不過,這並不是康佳半導體產業唯一的研究方向。康佳副總裁李宏韜此前對媒體表示,康佳半導體業務包括存儲、光電兩塊,目前產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光電領域目前以Micro LED技術為核心,而存儲領域,更多強調的是“設計+封測+渠道”的完整產業環節。此前完成出貨的首批10萬顆存儲主控芯片,就是由其設計環節的代表企業合肥康芯威存儲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

兩個新聞先後拉動了康佳股票的大幅增長,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味道,看來投資市場對於康佳的能力還是較有信心。不過常言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從國家層面來看,康佳半導體肩上的擔子不止一個,一方面要儘快主攻新技術,取代舊技術,並拉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自主研發存儲芯片也要進一步佔據市場,避免我國企業再發生被國外“卡脖子”的現象。

兩年前,康佳集團總裁周彬為半導體產業定下的目標是成為國內行業Top10。如今,相關文字依然見諸報端,由此來看,當前的進展速度也是符合康佳自身預期的,氮化鎵的風口下,一場“彎道超車”的好戲正在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