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關注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一 、意氣風發青年學子

1941年的冬天對於梁思禮來說是有些期待又有些緊張的,他即將隨著一大批當時的青年優秀人才去當時最為發達的國家——美國,進行留學深造。碼頭的風冰冷刺骨,他卻眼含熱淚的深深凝望著這片近代以來飽受欺凌的國土,併發誓一朝學成,定要火速歸國報效祖國。

其中大多數的學子和梁思成想的一樣,只望能夠學到技術為國家的發展發光發熱。但是,他們中的有一位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僅留在在了美國,甚至還為美國製造出了新一代洲際導彈,也就是俗稱的核武器。

而這個人就是——林燁

林燁在1920年出生於北京,從小便展露出了極大的學習天賦,小小年紀的他便能將很多中學才會安排學習的知識背的滾瓜爛熟,甚至還能舉一反三。在天賦和他自身的努力下,1940年林燁正式被清華大學錄取。

並在1943年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當時民國時期的公費生和他同時期出國的還有梁思成、梁思禮、錢學森、鄧稼先等一眾為國家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可以說他們的身上承載著去外國學習之後反哺中國的歷史使命。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去往美國後林燁選擇了在美國最為前沿的導彈設計專業,憑藉自身學習的天賦和刻苦地鑽研,林燁很快便在美國學術界展頭露角成為當時中國赴美留學生中最為出色的幾人之一。和同樣是天之驕子的梁思成、梁思禮等人在美國更是極為要好的朋友。

幾年時間過去,梁思成、梁思禮等都拿到了學位,掌握著科研前沿領域的專業知識,只待能夠早日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一份力,中國更是希望他們這批優秀的專業人才能夠儘早回國,為當時百廢待興的導彈領域帶來一份新的曙光。

可沒想到三人之中的林燁面對美國波音公司的高薪誘惑和便利的科研條件卻動搖了。

二、放棄中國國籍的“白眼狼”

在最初林燁有這樣的想法時,梁思成和梁思禮從大局出發對林燁進行了一番勸說,畢竟作為中國人民的一份子,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為國奉獻也是承載在他們身上的使命之一。可出乎意料的是,林燁最終決定留下來加入美國波音公司,選擇和梁思成、梁思禮等人分道揚鑣。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如果僅僅只是是為波音公司工作還不至於激起巨大的民怨,真正讓所有國人為之震怒的導火索是,林燁為了使美國人更加信任他選擇放棄中國國籍宣誓加入美國國籍。這也就意味著他要親口說出以下這番誓詞。

“我完全放棄我對以前所屬任何外國親王、君主、國家或主權之公民資格及忠誠,我將支持及護衛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和法律,對抗國內和國外所有的敵人。我將真誠地效忠美國。當法律要求時,我願為保衛美國拿起武器,當法律要求時,我會為美國做非戰鬥性之軍事服務,當法律要求時,我會在政府官員指揮下為國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絕無任何心智障礙、藉口或保留,請上帝保佑我。”

消息傳回國內時,國人除了不可置信,還引起了滔天大怒。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同樣也是最最需要幫助的關頭。林燁沒付出自己的貢獻也就算了,還臨陣反戈加入了美國人的陣營,這著實使人民對此難以接受。並且還是以公費生的身份才有機會出國留學,這樣的行為讓許多的中國人忍無可忍,視他為恥辱,更是將他稱為白眼狼。

曾是眾人引以為傲的青年學者,就這樣以“白眼狼”的身份徹底釘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實在令人唏噓。可人生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的,在美國漸漸老去的林燁隨著時間流逝回國的念頭也越來越深,可中國的大門再也不會為他打開。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三、落寞又孤獨的“異鄉人”

中國人在老了,處理後事時,往往講究一個“落葉歸根”。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華人華僑在老了後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在熟悉的街頭巷尾安度晚年。林燁,同樣也是這樣期望的。

在做出為美國工作後,他創下許多傲人的成績。

尤其是,著手創造了新一代洲際導彈——民兵,這使美國的軍事實力得到了極大地增強,連中國也在其精準打擊範圍之內。這種忘本的行為使得他老友梁思禮、梁思成還有家人等極為憤怒,從此與之斷交,再沒有過任何來往。

隨著林燁年紀越來越大,他在美國也慢慢退居科研二線,享受著優渥的待遇。可對於故鄉的思念卻不降反升。身處異國他鄉,雖然獲得了美國的國籍,卻始終給他一種“異鄉人“的感覺。像是沒有根根的浮萍一般,回國的念頭也愈發清晰。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放棄國籍入美籍,不知反哺為美國造導彈,晚年痴心妄想回國養老

可答案也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人民並不歡迎他回來。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林燁選擇了離開,那麼在中國騰飛的時代林燁也沒資格選擇回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司馬遷早在幾千年前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林燁的去世只是微不足道的鴻毛,而對於美國更是如此,說到底也就是利用關係而已,骨子裡的傲慢讓他們同樣不會對林燁的去世有什麼深重的惋惜。至多也就是一聲感慨罷了。

林燁出生時的中國被外國列強輪番欺凌,遂讓他和其他的優異學子秉承“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去外國汲取先進的知識喚醒民智、驅逐韃虜,他拒絕了這份光榮而又沉重的歷史使命;林燁垂暮時的中國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銳意進取、所向披靡。

他想要回到這樣有朝氣和生機的國家中感受故鄉的溫暖。可就如他當初拒絕中國的一般,中國也不歡迎他的到來!也許直到去世,他也會被蝕骨的鄉愁侵襲,深深的凝望著在東方的神州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