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首先聲明,以下基本為純數據客觀分析。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對於咱中國人來說,這世界上只有一個大國,那就是美國。喂喂喂,人家明明叫“超級~~~大國”好伐?

至於日本呢,叫了幾十年的“小日本”、幾百年的“倭寇”……

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可從來沒有當過什麼小國家。

事實上,除中美之外,這個星球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有底氣”(此處得打引號)地管日本叫做小國家。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只看國土面積,如果把日本平移到歐洲,比法國略小,比德國大,比英國大,妥妥的歐洲一霸。單算面積的話,在全世界也不算小,可以排到大約前三分之一。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放在中國的話,約等於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這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面積綜合。日本給我們的感覺小,主要是由於他的國土形狀特別狹長,顯瘦。

其實日本的南北長度一點也不短。從日本北海道的稚內市拉一條線到九州島南端的鹿兒島市,直線距離大概在1900公里。這個長度是什麼概念呢? 從莫斯科打到柏林才1600公里,1900公里大約是廣州到呼和浩特的直線距離。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如果算海域專屬經濟區(EEZ),日本在全世界可以排的非常靠前,比加拿大略少,大概有450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到了中國陸地面積的一半。而中國的EEZ大概只有200萬平方公里,只有日本的一半都不到。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紫色為日本EEZ,淡粉色為爭議區域)

如果我們算可開墾土地的佔比,中日都在11%左右,日本並沒有比中國更貧瘠。但作為一個狹長的島國,日本有個天然優勢,就是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離大海50公里範圍內,這對於中國這樣的深腹國家來說不可想象。海洋在商業上的作用基本等於老天爺為你修好了天然高速公路,玩過太閣立志傳的的人都懂。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面積算完我們算人口,許多面積比他大的沒有他人口多,一億玉碎聽過麼。現在人口過億的國家一共才幾個?歐洲(不算俄羅斯)一個都沒有。日本的人口約為1.27億(2016年),可以排進世界TOP10。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比例扭曲,注意臺灣和澳大利亞的大小)

1.27億人,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致相當於英國+法國,或者沙特+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阿聯酋,或者5.5個澳大利亞。1.27億人放在中國,大致和湖南+湖北人口規模相當,或者相當於上海+浙江+福建。 一個跨有數省人口規模的區域,崛起一支可以和中央政府對抗的勢力,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至於東京,我們看一下這張圖: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日本東京都的每個區域分別對應相應人口的國家)

東京3600萬人口,超過整個加拿大。我們開一點腦洞,如果日本分裂,東京圈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其經濟規模也將僅次於美、中、德、法、英、意6個國家,是世界第七國。

最近網上有很多形容北京到底有多大的帖子。其實東京一點也不遑多讓,按照日本首都圈整備法中定義的東京首都圈,其面積達到1.3萬平方公里,和北京1.6萬平方公里相接近,都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存在過的巨獸型城市。

至於日本在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需注意的是,20世紀30年代末的日本,比今天的日本要強大且強勢得多,我們先看一張圖: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在77事變時,日本挾紅色+粉色區域的人力物力與中國開戰。到了1937年底,中國中央政權連淡黃色區域都失去了,剩下的部分和日本控制地區比起來,誰大誰小還指不定呢。更不必說到了1942年,日本控制了圖片上所有的彩色區域。

而這塊淡黃色佔領區,恰恰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因為我手頭沒有1937年的東亞人口數據,所以我們用今天的人口來推演一遍: 在1937年初,日本控制的區域為本土+朝鮮半島+東三省+臺灣,以今天的人口相加,為3.5億人,大概是日本本土的人口乘以三。到1938年,再加上中國人口最稠密的淪陷區,日本控制下的人口接近7億人(以今日計),而中國抵抗地區人口不到9億(以今日計)。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所以,通過非常草率的計算可知,抗戰時期的局面是9億級(以今日計)的區域對抗7億級(以今日計)的區域,是規模旗鼓相當的。這點從抗戰後期的偽軍規模大於日軍也可以從側面得到印證:百團大戰後,在華北日軍出動60萬人次的日軍以及90萬人次的偽軍。1945年初,僅汪統治區就有偽軍40萬。滿洲國偽軍有足30個旅。可見抗戰是同一數量級位面上的對抗,而不是我們過去理解的什麼以小吞大。

而在戰後,從經濟總量上看,日本長期是世界老二,而且遠遠拉開第三名。在20年前,如果用經濟總量作為尺度來重新畫世界地圖的話,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的: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比例扭曲,注意韓國和非洲的大小)

在1995年,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大國,並遙遙領先其他所有國家。這圖裡面的中國還是用購買力平價調整過的,不然看著更小,大概只有日本的八分之一。日本的總經濟規模只有在最近幾年才被中國以十倍人口超過。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上圖可見,1995年是日本經濟最巔峰時期)

往近了說,看這幾年的碳排放量,日本雖然比不得中美,但其一家就可以抵的過全歐洲總量的三分之一。鋼產量就更誇張,日本一家就相當於全歐洲鋼產量的65%,比美國要高20%,比俄羅斯高50%。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日本如果移到歐洲,以今天的實力計,絕對是歐洲第一大國: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這還不叫大國,試問這星球上還有幾個大國?

論日本國的真實實力、國際地位、世界歷史角色,以及人民富裕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