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懷孕之後,孕媽身體各系統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分娩後,身體的恢復取決於產婦在坐月子時的調養護理。若調養得當,則恢復較快,反之恢復較慢,甚至患上月子病。冬季坐月子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在冬天生孩子真的不容易,夏天生寶寶還能有三十度左右空調吹吹,但是冬天雖然有暖氣,但是空氣不流通對於身體恢復不好,而且冬天更容易著涼。特別是分娩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穿什麼好。穿太多怕生孩子不方便,不穿又怕著涼了不好。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冬天坐月子如何正確保暖?

環境要溫潤

冬季室內環境要保持溫暖、溼潤、清新,冬季坐月子”的重點是要保暖。室內溫度以20℃~ 25℃為宜,切忌忽高忽低。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可以採用空調和電暖氣等設備來保持室內溫度;而對於氣候乾燥的北方來說,保持室內適宜的溼度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室內溼度以55%-65%為宜。

此外,除了做好定時通風外,還要注意被褥不要過厚,即使冬天被子也應比懷孕後期薄一些。應選用棉質或麻質等輕柔透氣的產品。每1~2周換洗、曝曬一次。

特別強調切忌盲目閉門閉窗,一定要定時開窗通風!只要母嬰不置身於對流風中,不直接對著風吹,通風時適當保暖,是不會得“產後風”的。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穿衣要舒適

冬季天氣寒冷,新媽媽哺乳、照顧嬰兒更易畏寒,所以新媽媽衣褲要寬鬆、舒適。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一部分液體要排出,出汗較多,汗漬汙垢會弄髒衣物,所以應經常洗澡及勤洗勤換內衣,以保持皮膚清潔。

洗澡要避寒

產後洗澡能解除分娩疲勞、舒緩精神,而且還能保持身體清潔衛生,減少發病。但冬季坐月子的新媽媽,最好在生產1周以後再洗澡。洗澡時不適宜盆浴,最好淋浴,水溫要適宜,特別要注意防風、寒乘虛而入。(可提前開啟浴霸等浴室取暖設備,將室內溫度調整至 20℃後再進入。)

另外,也不存在謠傳的月子期間不能刷牙這一說,產後新媽媽可以刷牙,但是要用溫水。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飲食要營養

坐月子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1

保溫 ≠ 天天捂著

室內環境要溫暖,也要清爽。

一般來說,室內相對溼度55%65%為宜,溫度以20℃~ 25℃為宜,切忌忽高忽低。房間最好能夠有充足的陽光,這樣會讓新媽咪和寶寶感到心情舒暢,麻麻也可以多曬曬太陽,不過寶寶的眼睛不能陽光直曬哦。

2

保持清新的空氣

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是一種簡單、方便、有效的空氣消毒方法。換氣時,先將新媽咪和小寶寶轉移到另一個房間。待該房間恢復到適宜溫度後,再讓新媽咪和小寶寶回來。

3

清潔自己和環境

好多地方的習俗都是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甚至不能刷牙——會受寒!尤其是大冬天,怎麼可以洗澡?!看你老了不得病!

這是年輕麻麻們最不能忍的!一個月不洗頭不洗澡豈不是要臭了?其實只要身體狀態允許,是可以每天洗澡的呢!

產褥期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一部分液體要排出,汙垢會弄髒衣物。所以即使不是夏天熱到坐著都會冒一身汗,也要應在考慮自身狀況下,堅持每天洗澡(淋浴),不過要注意不要著涼哦!

另外還要勤換內衣內褲,被單床罩也需要及時更換清洗,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每週能夠曬一次被子。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洗澡小貼士:

洗浴必須淋浴,不能坐浴。洗後儘快將身體上的水擦乾,及時穿上御冷的衣服後再走出浴室,避免身體著涼或被風吹著。留意口腔衛生,漱口水要用溫開水。

提醒產婦:不宜空腹洗浴,但也不宜在飽食後馬上洗浴。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4

衣服不是越多越好

新媽咪哺乳、照顧嬰兒更易畏寒,但絕對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哦!衣褲應選擇寬鬆、柔軟舒適的全棉或毛布料長衣長褲。儘量不要穿套頭毛衣等,穿保暖、便於解開的衣物,如開身睡衣和毛衣以方便哺乳。

穿衣小貼士:

1. 文胸選擇純棉布料,避免乳腺管堵塞。

2. 不要穿過緊的衣服。

3. 內衣褲應每天換洗,保證清潔。

4. 選擇加長高腰長褲,可以保護肚臍。

5. 根據實際情況添減衣物。

6.穿上打底衣再穿上暖宮帶,溫暖子宮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飛樂思暖宮帶

5

麻麻的腳部保暖很重要

“寒從腳底生”而且腎經處於腳根部,因此宜穿棉襪、厚底軟鞋,如果腳受涼,會引發產後足跟或腹部不適,甚至出現腹瀉。平時可以多用熱水泡腳,可使血液循環加快,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不過時間不要太長1520分鐘即可。

在月子鞋的選擇上,有幾個關鍵的方面:

保暖。在穿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因為病從寒中來,寒從足下生。

不板腳。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鞋子不能板腳。不板腳的概念就是鞋子要完全隨著腳走,這就要求鞋底一定要軟。

吸汗。因為女人在月子期間經常出虛汗月子鞋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吸汗的功能,不然汗水滯留在皮膚的表面也是很容易著涼的。

密封性好,不能帶風。

6

補充營養 ≠ 吃吃吃

月子裡要補,冬天月子更是要大補!

其實這也是錯的,月子是要補,但一定要適度,更不能無限量的吃吃吃!

坐月子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月子餐小貼士:

1、食物不要過鹹,但也不可忌鹽。

2、催奶湯慢一點,在產後三天左右進食。

3、飲食以“雜”為主,營養平衡和全面。

4、不要大補,過量進補會讓乳汁變得粘稠堵塞。

6、規律的進餐習慣,否則腸胃會罷工。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分娩後24小時做對這5件事對月子期恢復非常重要

產後半小時——初次母乳

分娩後半小時是母乳餵養的最佳時機。將寶寶放在媽媽裸露的胸膛上,寶寶會本能地尋找乳頭並開始吸吮。這樣可以增加乳汁分泌,讓寶寶吃到更多初乳,增加免疫力,另外還可以幫助媽媽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

但是新媽媽生產完還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建議餵奶時間在5-10分鐘,並且採用側臥餵奶的姿勢。

產後2小時——觀察血量

產後出血量剛開始是暗紅色的,然後就會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褐色。媽媽要注意觀察,如果發現陰道有較多出血或掉出組織物,要立即通知醫務人員,及時處理。

產後4小時——排尿

順產的媽媽在產後4小時就可以進行排尿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發生尿瀦留。另外排尿後用溫水清洗,這樣可以減輕對傷口的刺激,也更衛生,也能更好地防止產後感染。

產後12小時——按摩乳房

並不是所有媽媽產後都會有足夠的奶量進行哺乳,所以在產後12小時左右建議媽媽們開始按摩乳房,這樣可以使得初乳提前分泌,還可以增加乳量,降低乳房硬結、乳腺炎等疾病的發生率。

做法:先用一條熱毛巾熱敷乳房3~5分鐘,然後用乾毛巾放在乳房根部下方,雙手從乳房根部把乳房環繞托起,從乳根向乳房柔和按摩,大約20分鐘就可以了。

產後24小時——下床活動

老人們總覺得坐月子要休息,那是得一動不動地躺著、養著,冬天更得“藏著”。其實是大錯特錯!

順產的媽媽在產後6-8小時左右就可以進行活動了,這樣有利於子宮恢復,便於惡露排出,減少感染以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促進膀胱和排尿功能儘快恢復,可以避免泌尿系統感染;還可以加快胃腸蠕動,增進食慾,減少便秘;能夠促進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防止發生子宮脫垂。

提醒產婦:如果會陰傷口大或撕裂傷嚴重,或腹部有刀口,或產婦身體很虛弱,可聽從醫生的指導,適當推後運動時間。

夏天生孩子不容易,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得“月子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