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隨著西方國家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迅速激增,特別是美國更是從半個月前的確診幾百人迅速攀升到如今的33萬人,淪為全球疫情“震中”。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於是,不和諧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例如,一位網友就曾這樣發文,說自己一位華裔朋友從小在美國長大,最近在網上問他:“中國不可能只有8萬多人確診吧?更不可能只死了三千多人,是不是死了幾百萬呢?”


這位網友很好奇他何出此言,華裔朋友便說了幾點原因:
1、歐洲和美國這麼發達,但是,意大利死亡一萬多,美國死亡近萬人,中國落後很多,絕對不可能比歐美死亡還少。


2、中國三大通訊公司,最近這兩個月少了2100萬用戶,這些用戶去哪裡了?


3、中國發布的消息很多是不真實、虛假的,而且中國的檢測能力、醫療能力怎麼可能超過歐美?


看完這幾個觀點,網友不禁啞然失笑。想不到已經21世紀了,美國人還在用幾十年前的眼光看待中國。


於是,這位網友有了如下回復: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1、歐美確實比較發達,但是最近的20年,中國的變化巨大,你沒有親自來中國體會下,不過每天看美國的媒體報道,不是很武斷嗎?


中國為何確診只有8萬多,那是因為中國醫療專家建議及時,武漢較早就徹底封城,堵住了大部分的源頭,而隨後中國又舉國封城。


本著“待在家中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想法,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防疫互相配合,40多天街道上幾乎沒有車和人。


更不要提全國一省救援湖北一個市,這是很多西方國家羨慕不來的。


說完,網友為其發了些疫情期間街道上完全沒有人的圖片、視頻給他,以及各地隔離的標語,值守的人,還有醫護人員“戰鬥”的圖片。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2、關於三大通訊公司最近這兩個月少了2100萬用戶。


首先,中國有10億左右的用戶,很多人都有多個號碼,疫情期間停掉多餘的號碼很正常。


其次,中國目前在升級5G,很多4G用戶升級到5G, 所以4G用戶少了而已。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見過去世的人自己跑去銷號的嗎?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3、再來說能力。


中國短時間內就研發出了好幾種試劑檢測盒子,最快的15分鐘就出結果,而美國呢?現在還缺試劑盒子,請問強在哪裡? 美國的最早一批試劑盒子還是馬雲捐贈的。


最後,這位網友告訴他的華裔朋友,如果真有幾百萬人死了,那麼各地的華僑、留學生肯定不會願意回國,但是現實情況是,他們爭著要回國。


而且現在中國滿世界支援醫療物資, 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親自打電話給中國了,中國物資第一個抵達紐約機場,到底是誰更落後呢?


華裔朋友聽完後,沉默了。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不得不說,這位網友的回覆讓人心裡非常暢快。但仔細想想,就連美籍華裔都是這樣的想法,那麼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只會更誇張。


為何那麼多美國人對我們有偏見,肆意嘲笑、抹黑我們中國?只能說明他們在坐井觀天。


事實上,很多來過中國旅遊或者居住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幾乎都有這種共鳴:中國的變化太快了,只要隔一兩年沒來,就會發現自己落伍了。


“你在外面聽到的大多數關於中國的信息可能是偏見,甚至有些時候是虛假信息。”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心理學上有句話叫“瞭解越少,偏見越多”。


偏見是什麼呢?


偏見是人們主觀的看法、片面的推斷,從自我的角度去臆斷和推測一個人或事情。


在我們身邊,這種偏見比比皆是,例如曾經網絡上一度非常流行的“地域偏見”。


偏見,是一種比無知更可怕的病。它歸根結底,是一種思維惰性,一種簡單粗暴的歸因。


《傲慢與偏見》,這部經典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劇照


伊麗莎白從別人那裡或多或少了解到的達西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傲慢之人,也因此心存偏見。


即使達西對伊麗莎白頗有好感,但是追求過程中坎坷不斷。


好在,女主在和達西的接觸中,通過他的種種作為和表現,瞭解到他善良的一面,一段美滿的姻緣也最終成就。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不同的偏見,偏見是會傳染的,孩子難免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這些偏見會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思維觀念,而且被偏見影響的孩子心靈總會受到打擊。


被偏見傷害的孩子容易消極厭世、敏感自卑,難以適應社會生活。他們平時性格孤僻、衝動易怒,最後沒有人願意和他們交往,生活中非常孤獨。


偏見阻止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給他的人生永遠蒙上一層陰霾,傷害會伴隨他的一生。


形成偏見並不是孩子的錯,應該反思的其實是家長。


作為一個家長應該明白觀念的力量,不要讓孩子被偏見同化,更應該幫助孩子理智看待偏見,積極幫他們走出偏見帶來的傷害。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1. 做好榜樣,平時要以身作則。


讓孩子學會平等尊重他人,就應該先樹立榜樣。


2. 鼓勵孩子,讓他勇敢做自己。


當孩子受到偏見時,家長應該給予鼓勵。


從“靜悄悄”到淪為“震中”,美國疫情崩潰背後的傲慢與偏見


3.教孩子獨立思考,理解不同人的想法。


“獨立思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一個沒有獨立思維的人,將永遠被別人支配自己的思緒。


在今天我們已經處在“信息時代”,處在“知識爆炸”時代,客觀上對每個人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戰。


凡是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慾望就愈強,終身學習的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這種能力,使他能夠與時俱進,備受社會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