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古玉沁色,沒那麼多。過於追求沁色,容易跑偏,本文娓娓道來。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記得剛剛接觸古玉,就聽到這樣一句話“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於是對花裡胡哨的古玉,特別感興趣。總認為沁色越多越好,顏色越重越好,有那麼一段時間,嫣然成了一名“好色之人”。恨不得紅橙黃綠青藍紫,全都在玉上表達,才是上等美器。後來經過十幾年的潛心鑽研,將館藏出土玉器做了詳細認真的分類比較後,才發現,絕大多數古玉,沁色都不重,且多為一種沁色。所謂的三色沁、五色沁,要在相當特殊的玉質與環境下才能出現,不能作為我們養玉人追求的目標,否則很容易跑偏而誤入歧途。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沁色是玉質蛻變的結果。高古玉很多都是透閃石玉,當然也有部分蛇紋石等,閃石玉的物理、化學特徵相當穩定,歷經幾百上千年很難發生大的變化。所謂出土之時玉材腐朽,那都是地方玉,且墓葬被水浸泡等,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大多數高古玉,都是王者之器,玉質精良,表面分子結構蛻變比較緩慢,所以受沁較少。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出土玉器基本都是乾乾淨淨的。筆者對《中國出土玉器全集》進行了數據分析,發現絕大多數古玉都是單一沁色,這其中表現最多的是土沁與灰皮。土沁是玉器受土壤中的鐵離子影響產生的,玉器埋在土中,最容易受土侵蝕。而受土沁影響,也大都是局部黃褐色,很難出現老土大紅一類,受沁部位往往出現在邊緣薄弱處或工痕處。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灰皮是古玉結構蛻變產生的視覺效果,也跟土壤侵蝕有關。初始表現為朦朦朧朧的土氣,進一步出現斑點狀白灰,灰皮對應土蝕痕跡,這是沁門,再進一步呈現局部白化,透光度降低,最終成為雞骨白。縱使如此,沁色也是唯一的,並不是花裡胡哨,出現雞骨白的古玉很少,主要是玉材不夠精良,加上特殊的墓葬環境影響產生的。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古玉是精光內斂的。

古玉特別乾淨,很清爽,縱使有灰皮或土沁,也並非亂糟糟的。哪怕是標本殘片,也絲毫不影響它的美。而現代仿品,刻意偽造表面沁色,使用各種造假方法塗抹、油炸、火燒等,搞得玉器表面亂七八糟,這就是所謂的“地攤貨”,而現在絕大多數玉友,都在玩這樣的東西。

一句“玉有五色沁,勝得十萬金”帶偏了多少人?

所以啊,瞭解古玉沁色的形成原理,看過出土古玉的樣子,在腦海中逐漸形成真品數據庫,才能一點點提高眼力,形成功夫。切不可再追求“五色沁”,不要再落入造假者的圈套。古玉收藏,沒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只有不斷耕耘,不斷學習,靠想入非非與自以為是,是絕對不行的。古玉收藏,如同求學,從一年級到大學畢業,是需要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很少有人能跳級。讓一年級學生去做微積分的題目,能行嗎?

在古玉收藏的道路上,不斷努力,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