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在安徽的皖南山區中,隱藏著多條鮮為人知的古道,幽靜而又極具歷史厚重感的古道,對於終日穿梭於鋼鐵叢林中 的都市人來說,能沿著先人走過的古道,沉浸在大自然中,感受曾經的厚重歷史,是一件令人嚮往的事。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安徽省的徽青古道,又稱千年古官道,始建於隋朝,是古時通往沿江、中原的戰略要道,也是過去從徽州府至青陽縣的一條必經之路。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現保存完好的部分,僅箬嶺關兩端的南許村鎮茅舍村和北譚家橋鎮上嶺腳村。箬嶺關關口現存有越國公汪華忠烈廟遺址。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在徽青古道上,民風淳樸好客,由於處在官道要地,當年有“茶茶坦,板門面,家家戶戶開店面”的繁華鬧市盛景。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許村是徽青古道上一座古色古香的村落。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達,村落建設得到迅速發展。時至今日,村中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100餘座,種類多樣。漫步其中,沉浸許村厚重的徽州文化情懷中。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徽青古道之行,大多都為石板路,這條古道可以說是歷代的“高速公路”。當時,古道繁華熱鬧,行人熙熙攘攘。而今,沿著似乎已是走在時光的隧道里。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古道不少的地方已被荒草所遮掩,拾級而上,山中空氣的清新自不必說,環境的清幽更是讓人神清氣爽。徽青古道可以說是曾經那段歷史的載體,當行走於青石板上,在重溫歷史的同時,也盡享這沿途的清幽。


徒步徽青古道,在前行中尋找一份清靜。

背上行囊,去徽青古道走走,尋一份清靜,在一路前行中,恍如隔世。


徒步路線:譚家橋鎮——上嶺腳村——徽青古道——茶坦村——茅舍村——許村。整個徒步過程耗時5、6個小時,體力不好的注意適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