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拼”多多

青島“拼”多多

拼多多“青島優品館”首頁。 資料圖片

青岛“拼”多多

入駐拼多多“青島優品館”的企業負責人正在現場直播賣貨。 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讓國際貿易受到衝擊。擁有2萬餘家外貿企業、全年進出口額近6000億元的青島,同樣面臨挑戰。

4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國內電商平臺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開展“出海優品·e購青島”活動。雙方將依託青島產業優勢和拼多多平臺優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戰略合作,共同幫扶青島企業拓訂單、穩產能,促進青島外向型企業實現國內國際市場協同發展,進一步提振國內消費市場。

為“青島製造”拼千億大單

青島與拼多多的合作並非偶然。

“品牌之都”青島是具有濃厚商業氛圍、勇於創新創造的工匠之城,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活力湧現。2019年,青島電商行業實現網絡零售額1600多億元,增長15.6%,居於中國北方領先地位。拼多多是目前國內增長速度最快、培育新品牌最多、開拓新市場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截至2019年底,成立不足5年的拼多多已經擁有5.85億年活躍買家,成交額達10066億元。

當前,拼多多從消費端無縫隙地與生產端的工廠相連,而擁有著齊全工業門類的青島,正在通過對企業的工業互聯網的改造,讓生產端實現更加高效的互聯互通。相契合的發展目標,使得青島與拼多多的合作水到渠成。

“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依託青島產業優勢和拼多多平臺資源,一定能夠使雙方在危機中找到機遇、轉危為機,為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穩就業、實現區域經濟穩增長、助力青島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企業平臺發展壯大做出應有貢獻。”青島市副市長薛慶國表示。

過去數月中,受疫情蔓延影響,青島不少外貿企業遭遇衝擊。對於企業而言,想要從源頭上解決當前的困境,訂單是最好的“解藥”。

“青島擁有雄厚的品牌資源和強大的產業集群,雙方的合作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拼多多將全力推動青島產業、企業的訂單量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助力青島企業在拼多多實現800億元的年銷售額。”拼多多副總裁湧泉表示。

據悉,此次雙方的戰略合作將圍繞兩套並行體系展開。

“穩產能、促訂單”方面,雙方將以“青島優品館”為窗口,幫助青島企業和產品打通線上消費供應鏈、擴大內需市場規模;“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雙方將圍繞協同建設青島消費類產業集群,構建青島農產品、水產品數字鏈,打造青島全國電商直播示範基地,推動青島定製化“新品牌計劃”體系等目標實施一攬子行動方案,從而有效提升青島產業競爭力,助力青島孵化一批新的知名品牌。

此外,雙方將聯手在青島自貿區內建立“新消費學院”,探索打造“中日韓線上自貿區”。

促“青島優品”數字化轉型

青島與拼多多的全新合作,為當地企業開拓線上訂單、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平臺。

通過拼多多,青島企業可面向全國消費者進行線上直播“賣貨”。活動當天正式在拼多多上線的“青島優品館”,則為青島企業量身打造了“高曝光度”的消費流量入口。

作為拼多多為青島產品打造的“流量”聚集地,“青島優品館”首期涵蓋食品生鮮、酒水飲料、美妝個護、服飾家居等多種品類的企業,預計6月底前,將有超過1000家重點優質企業入駐平臺。以此為窗口,青島與拼多多將通過引導入駐、流量傾斜、聯合補貼和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幫助青島企業和產品打通線上消費供應鏈、擴大內需市場規模。

青島雪達集團是首批入駐“青島優品館”的企業之一,其85%的客戶來自國際市場,目前正大力拓展內需市場。該公司總經理畢駟海介紹,集團正聯合拼多多通過新品測試和大數據支撐等方式,研發生產專供平臺的獨家產品。

同樣入駐拼多多享受到“福利”的還有青島一木集團,其董事長殷兆坤錶示,集團正以本次青島與拼多多的戰略合作為契機,將內需市場列為核心戰略目標。作為傢俱品類與拼多多合作的重點品牌,一木緊緊抓住了直播的風口,成為首批在拼多多開通每日店鋪直播的品牌。受益於此,自2月中下旬至今,一木的拼多多銷售額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盧緒軍用拼多多所代表的紅色與青島啤酒所代表的綠色“撞”在一起,來形容拼多多與青啤的合作。他認為,拼多多作為“新電商”的開拓者,它足夠實惠、足夠好玩,仍然處於快速生長期。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的優質品牌資源是完全可以實現與拼多多優勢互補,共同成長的。

與此同時,雙方還將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共同發力。圍繞協同建設青島消費類產業集群,構建青島農產品、水產品數字鏈,打造青島全國電商直播示範基地,推動青島定製化“新品牌計劃”體系等目標實施一攬子行動方案,以有效提升青島的產業競爭力,助力青島孵化一批新的知名品牌。

助“青島品牌”開拓新市場

“疫情初期,我擔心訂單轉移,想方設法復工復產,剛渡過這個難關,現在全球貿易市場又產生了新變化。”青島凱萊詩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東林介紹說,目前,凱萊詩的化妝品日產能達5萬盒,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美洲,眼下雖然沒有取消訂單的客戶,但也沒有新訂單。

來自政府部門的精準幫扶,為“賈東林們”帶來了新希望。

今年2月,青島市商務局就已出臺幫扶外貿企業的16條措施,涵蓋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利用境外資源擴大物資進口、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加強貿易救濟處置服務、推動外資項目加快落地等五個方面。此次聯合拼多多開展“出海優品·e購青島”活動,是青島圍繞解決外貿企業實際困難推出的重要舉措之一。

實際上,利用互聯網平臺精準幫扶企業,青島正在推出越來越多的有效舉措。

4月10日,青島市民營經濟局、市商務局、市工商聯和市貿促會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共同啟動“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利用互聯網平臺產業資源和渠道優勢,幫助企業開拓銷售渠道、尋求訂單。活動計劃持續到今年年底,將重點組織青島市企業與七大互聯網平臺聯合開展線上促銷活動,同時發展各類線下展會活動,爭取訂單,擴大銷售。該活動還將組織企業參加在青島舉辦的“2020中小企業國際採購暨技術合作洽談會”等線下展會活動,協調企業分行業、分領域走出去,赴外地參與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深耕國內市場,多元化拓展市場渠道。

“作為以編織產品為主業的外貿企業,公司生產的編織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國家等。疫情以來,我們接到的國際訂單量日益萎縮。現在我們不僅順利入駐拼多多‘青島優品館’,還有這麼多政府部門幫忙找訂單,這對公司拓展市場大有裨益。”青島祥宜籃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曉說。

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伴隨著春暖花開,青島企業的發展春天也已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